女排巴黎奥运会目标冲冠,志当存高远还是好大喜功

“五朝元老”赖亚文出任排管中心主任后,提出女排巴黎奥运会目标是冲击最高领奖台。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在我初入职场时,就接受过关于目标设定SMART原则的培训,其中提到目标设定需要有可及性(Attainable),所谓可及性,通俗地说就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去年世联赛和世锦赛,中国女排在缺少朱婷、张常宁的情况下均获得第六名,年终排名世界第五,业内普遍认为两次大赛成绩和世界排名与中国女排的实力相符。现在看来,张常宁复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朱婷倒是大概率会参加巴黎奥运会。那么以目前的国家队阵容加朱婷,中国女排能否从世界第六名跳一跳,来到世界冠军的位置?女排巴黎奥运目标是否可及?我心里是有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首先,从第六名到第一名,看似只需进五个名次,却需跨越好几个台阶。进前四是一道坎,进决赛又是一道坎,决赛战胜对手是第三道坎。可见,这是需要“跳三跳”才能够得着的成绩。

其次,朱婷回归补强阵容后,中国女排的实力能否增强到可以和塞、意、美、巴四强一争高下的地步?我认为可能和巴西有一拼,但仍落后于塞、意、美三强。由于术后康复不甚完美,再加上年龄逐渐增大,朱婷已经从“神”变回了人,她也会打出38扣10中的低效率,也会在关键分屡扣不中。如今的朱婷在队中的作用更类似于稳定节奏的底盘,而不再是大功率发动机。而2019年世界杯结束之前,朱婷在与不在之所以差别那么大,是因为她几乎总是能在五局大战或关键分较量中统治比赛,也总是能在每次世界大赛上以断层领先的优势霸榜进攻成功率和效率。

第三,在离开巴黎奥运会只剩一年半的时候,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有潜力的新人冒尖。须知,在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从2013年开始,几乎每年冒出一位新星,2013年是朱婷,2014年是袁心玥、张常宁和杨方旭,2015年是林莉,2016年是龚翔宇。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正是凭借12人的车轮大战,才摆脱险境,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可是2022年有谁,王云蕗勉强算是一位,但实际上她既不年轻也不新,其他就没有了;2023年呢,从集训名单里看好像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靠一套阵容打到底的中国女排要在巴黎奥运会冲冠,我觉得只能期盼幸运女神的眷顾了。

其实,从可及的角度出发,把女排巴黎奥运会的目标定位于登上领奖台,可能更理性些。可是,大部分人都喜欢听高目标,似乎定了高目标才代表定目标的人心怀雄心壮志,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当然,我很敬重赖亚文,只是对于她定的这个目标,我很难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巴黎   里约   女排   奥运会   目标   好大喜功   领奖台   中国女排   阵容   决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