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绿树红瓦,碧海金沙

青岛,国内热门的旅游城市,坐落在山东半岛的东南部,面朝黄海。青岛的海岸线弯弯曲曲,有众多海湾,其中最大的是胶州湾。胶州湾和黄海一起环抱着青岛主城。

第一次到青岛旅游,是好几年前的一个夏日周末,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坐着周五晚上的火车,到青岛火车站时已是凌晨,于是住在了火车站附近的旅店里。周日下午返程,只有一天半的旅程,开启的是暴走模式。

青岛火车站

Day 1 红瓦绿树

那是8月底的青岛,阳光明媚,天透彻的蓝,避开了最旺季的暑期旅游,也没有盛夏那么燥热。

第一天选择的是环青岛老城区一日徒步游。走在高低起伏的街巷小路上,屋顶的红瓦掩映在绿树葱茏之间,转角遇见富有异域风情的建筑,站在高处眺望蔚蓝的大海,海上有点点悠悠的白帆......这样的青岛老城区没有像现在很多城市那样,陷入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之中,它仍然保留着很多百年前的样貌,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在一百多年前,这里不幸沦为了殖民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段近代历史塑造了如今的这里。

清朝末年,当时被称为“胶澳”的青岛是一个军事重镇,清政府派兵驻扎,修建军事防御工程。当时,西方列强环伺中国,肆意侵犯中国国土。青岛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优良的港口,又是一块尚未被大规模开发的“璞玉”,因此被德国盯上了。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攻占了胶州湾;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正式沦为德国的租借地。

德国在对青岛殖民、剥削的同时,在客观上也发掘了这座城市的潜力。德国人对青岛进行了细致的城市规划,建造了造型独特、色彩斑斓的欧式建筑,引入了多种树木美化城市环境。青岛老城区的城市格局和风貌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武力夺取青岛,同时开启了其在青岛的殖民统治。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才收回了青岛的主权。但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又再次占领了青岛。

如今老城区里很多有特色的老建筑,是青岛旅游的“流量担当”,它们是那段近代历史的遗产,承载了这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下面就随着我曾经的脚步,一起来丈量这块土地吧。

环青岛老城区一日游的路线

栈桥

从火车站一出来就能看见栈桥,它像一条长龙伸向了大海的中央。作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的栈桥是风景游览地,常年游客如织。19世纪末,清政府最初建造它是作为军用码头。德国占领青岛后,改为了货运码头。1904年,胶州湾东岸的大港开港,栈桥码头的功能渐渐转移。1931年,国民政府将桥身从最初的200米延长至440米,并在桥的南端修建了一座中式亭阁“回澜阁”,基本奠定了如今的模样。这座栈桥的历史,就是青岛近代历史的缩影。

栈桥

圣弥厄尔教堂(青岛天主教堂)

在栈桥上吹过海风后,向北步行可以看见坐落在浙江路上的圣弥厄尔教堂,也称为青岛天主教堂。建于20世纪30年代,拥有双塔楼结构,塔身高56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青岛建筑高度的“天花板”。和周围的楼房相比,确实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走在街上远远就能看见。它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祝圣教堂是主教用圣油祝圣过的教堂,传统上认为经过这一仪式的教堂是“不可亵渎”的,建在非天主教国家的教堂由于担心会受到亵渎,一般不会得到主教的圣油祝圣)。

圣弥厄尔教堂

圣弥厄尔教堂的内部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从圣弥厄尔教堂出发,在前往另一座教堂的路上也有惊喜。当时看到一座挺气派的建筑,就随手拍了照片。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建筑,1903年始建,1906年落成,耗费巨资,最初是德国胶澳总督(德国驻青岛殖民地的最高军政首脑)办公的地方,故名“总督府”。1949—1994年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办公楼。现在,这里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场所。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

青岛基督教堂

坐落在江苏路上的青岛基督教堂,入口没有圣弥厄尔教堂那么好找。但在看见它后,还是感叹幸好没有错过。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教堂,是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有着童话世界里的“颜值”。它的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钟楼上钟表的机械结构据说还是原装的,历经百余年仍能工作,准确报时。

青岛基督教堂

青岛基督教堂的内部

信号山公园

基督教堂东侧不远处,就是信号山公园。信号山位于老城区的中部,因曾经在山顶建有为船只引航的信号台而得名。如今山顶的三幢不同高度的红顶蘑菇楼,像三支红色火炬,非常显眼。信号山的海拔只有98米,比较好爬。在山顶远眺,“绿树红瓦、碧海蓝天”的青岛特色景观一览无余,刚刚走过的栈桥、圣弥厄尔教堂和基督教堂都在视野中。

信号山上的三幢不同高度的红顶蘑菇楼

从信号山上俯瞰青岛老城区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

在信号山上还可以看见一座让人惊艳的童话般建筑,这就是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这座具有欧洲皇室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最初是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其装饰之豪华、造型之典雅,至今仍居中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1932年以前,它一直是青岛最高军政首脑的住所。1934年改为“迎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负着接待中外领导人的任务。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它在信号山的南麓,距离并不远,可惜当时没有能到里面近距离感受它的奢华精致。

在信号山上看到的迎宾馆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

从信号山公园出来后,走到了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这也是一座德国古堡式建筑,厚重的红色砖墙、尖尖的塔楼,站在外面可能很难将它与监狱关联。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之一,也是中国监狱近代史上唯一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监狱旧址由“仁”“义”“礼”“智”“信”五座监房等组成。其中,作为监狱主体和标志性建筑的“仁”字监房建成于1900年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其余监狱建筑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相继所建。

也许前面走过的教堂和官邸为近代的殖民历史带上了一些“美颜”滤镜,但这座监狱见证了残酷的殖民历史。

青岛德国监狱旧址

德国监狱旧址的内部

德国监狱旧址里的日军水牢

德国监狱旧址里的旋转楼梯

八大关

从德国监狱旧址到八大关,距离有些远,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八大关有八条马路(后来增加到十条)是以我国著名的八个关隘命名的,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八大关所在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青岛政府规划的“特别规定建筑地”。这一次提升青岛城市形象的主导权,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当时的青岛政府要求八大关的建筑遵循保护绿地、建筑密度低于50%、采用透空围墙等规定。这一带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民族资本家、政府要员、建筑师来兴建别墅,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商人、外交官等来此居住。由于集中了俄、英、法、德、麦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八大关的每条路也有属于自己的行道树,春天到韶关路看碧桃,夏天到正阳关路看紫薇,秋天到居庸关路看银杏,冬天到紫荆关路看雪松.....一年四季皆是风景。

因为时间有限,只去了八大关里比较有名的花石楼和公主楼。

花石楼是一座融合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坐落于八大关南端一处伸入海中的岬角,三面临海,地势突兀。花石楼主体共分五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别致有序。相传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透过花石楼上的窗户,可以看见青岛第二海水浴场。

八大关的花石楼

透过花石楼上的窗户看到第二海水浴场

透过花石楼上的窗户看到第二海水浴场

透过花石楼上的窗户看到第二海水浴场

公主楼是一栋极具北欧风格的西式小楼,周身为天蓝色,屋顶为红色大坡度教堂塔楼式屋檐。沿着砖铺的小径,跨过花园式的庭院进入楼内,宛如走进了安徒生童话中的王宫。传闻丹麦驻青岛总领事设计建造了这幢小楼,准备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时居住,因此取名为“公主楼”。

八大关的公主楼

八大关的公主楼

八大关的公主楼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

从八大关出来,来到第一海水浴场。它呈半月形,拥有长约580米、宽40余米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也是青岛市区人气最旺的海水浴场,旺季平均每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这里最初是德国占领青岛后开辟的海水浴场,后来遭遇了多次破坏和重建。走到第一海水浴场时,已是夕阳西下,天空中泛着橘光,温柔地洒向波光粼粼的海面和柔软细致的沙滩,温暖而治愈。

夕阳下的的第一海水浴场

夕阳下的的第一海水浴场

小青岛

从第一海水浴场沿着海向西,走着走着,夜幕就降临了。在路过海底世界和鲁迅公园后走到了琴屿路,看见一条长长的大堤,那是小青岛的入口,也是出口。

小青岛因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最高处矗立的洁白锥形灯塔是标志建筑,也是船舶进出青岛港的重要助航和定位标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的南部有一个小巧的广场,广场中间立有手抱古琴面朝海面的“琴女”雕塑。

夜幕下的小青岛

小青岛上的“琴女”雕塑

白天的小青岛,红礁碧浪,绿树白塔;入夜的小青岛,海风习习,华灯初上,犹如海上的夜明珠,与栈桥相映生辉。其实早上在栈桥就眺望到了小青岛,它们隔海相望,看上去不是很远。这也是当时把一天的旅行终点选在这里的原因。结果低估了从小青岛走回火车站的距离。

Day 2 碧海金沙

第一天的暴走模式挺耗体能。第二天早上醒来,想着只有半天时间,去不了太多的地方,于是只选择了一个目的地。

金沙滩

位于黄海之滨的金沙滩,离青岛火车站挺远的。从火车站所在的市南区到金沙滩所在的黄岛区,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海通道——青岛胶州湾隧道。当时是从火车站附近坐公交车前往。

金沙滩水清滩平,沙细如粉,色泽如金,因此而得名,这是我国沙质最细、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沙滩之一。除了可以观海景外,金沙滩还有很多娱乐项目。只是光脚在细沙中走一走,也是挺舒服放松的,希望能把所有的不愉快和烦恼都丢进大海里。如果时间宽裕,在金沙滩住一晚也是不错的选择。

金沙滩

金沙滩

中山路

中午从金沙滩回到火车站,还有一点时间,就去火车站旁边的中山路逛了逛。中山路之于青岛,就如同南京路之于上海,王府井之于北京。这条街南接栈桥,北接大窑沟,长约1500米,始建于19世纪末的德国占领时期。这条具有百年历史、与城市共生的商业街,曾经是青岛的“十里洋场”,老字号的聚集区,是这座城市的印记。但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重心的东移,中山路也开始脱掉青岛最繁华商圈的外衣。

一天半的旅程虽然短暂,但很充实,青岛的老城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依海岸而建的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群,与大海交融穿插,在绿树红瓦间点缀着独特而灵动的欧式建筑,让行走其中的人们仿佛闯进了一个童话王国。

当时没有想到,时隔不到一年,我会再次来到这座城市。第二次我又遇见了一个怎样的青岛呢?下期揭晓。


文字/摄影 罗罗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更多游记:

大同华严寺,伫立千年的辽金艺术博物馆

大同善化寺,辽金木构建筑承袭大唐遗风

额济纳,三千年的守望,只为等待你的到来

北京法海寺壁画,低调的稀世国宝,明代壁画的巅峰之作

千年历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始建于唐代的正定四塔,一古朴、一清秀、一巍峨、一华丽

正定的一座寺庙,藏着你不知道的六个全国之最

光明之城,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胶州湾   青岛   石楼   金沙   基督   栈桥   旧址   德国   绿树   碧海   监狱   教堂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