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杠杆能否撬动车市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家装等系列促销活动。不仅仅是四川,2023年开局不过两个月,便已有近20个省市出台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提振车市,成为各地政府今年“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01

大搞基建 改善用车环境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及要释放出行消费潜力,其中专门强调要“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多地围绕着充换电设备、5G基站以及智慧化道路改造等新基建建设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针对困扰新能源车主多时的充电难问题,山西、河南、天津、贵州、浙江等地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天津出台的《“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天津《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密度,做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保障。同时,多地强调,要在居民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停车场、客货运枢纽等车辆密集区域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浙江《行动方案》”)更是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建设换电站,建成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平台,推进“浙里办”App“一键找桩”数字化应用。预计到2025年,浙江将累计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10万个以上、加氢站50座。

值得一提的是,为调动充电运营企业积极性,山西、天津等地均表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领域,充电运营企业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山西更是提出,鼓励各地创新扶持方式,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改造及运营服务等支持力度。同时,为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河南、山西还特别强调,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另外,浙江还针对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浙江《行动方案》,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地区率先建设5G-V2X车联网,实施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工程、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工程,支持在具备基础设施条件的路段或区域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同时,推动杭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宁波国家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德清省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等建设,打造一批智能汽车典型应用场景。

除了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新建、扩建停车设施,优化用车环境也成为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据了解,天津计划在老旧小区、医院、交通枢纽、商业街区等新建、挖掘一批停车设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大力推广智慧停车场。

山西也强调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匹配,并要求各区县完善停车收费政策,强化资金、用地政策支持,加大力度使用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停车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出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充换电站、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充电难等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参与,解决用地、供电容量、收费标准等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说。

02

力促消费 创设购车便利

除了大兴基建为公众营造良好的用车环境,各地政府更是推出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刺激汽车市场。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发放购车消费券、给予新能源补贴等现金支持体现了各地政府对促消费的积极态度,对提振当地车市、拉动消费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前几天我去4S店逛了一下,看车的人特别多。”郑州市民小王告诉记者,自年初开始发放汽车消费券,自己就动了购车的念头,趁着周末跑了下车市,与她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据了解,自今年1月1日起,郑州统一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其中燃油车消费券3000万元,新能源车消费券2000万元。随后,为满足市民汽车消费需求,郑州又将2023年“兔年迎春”汽车焕新季活动延长至3月10日,并增发1亿元汽车消费券。其中,燃油车消费券增发6000万元,新能源车消费券增发4000万元。除了郑州,山东、浙江、大连、太原等省市同样发放数额不等的汽车消费券。

此外,上海、湖南、合肥等省市则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推出5000 10000元不等的新能源购车补贴。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到,将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车型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的财政补贴。

除了针对购买新车给予优惠政策,为活跃二手车市场,河南、山西等地还专门针对取消二手车经销的不合理限制、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完善二手车发票管理、便利二手车转让登记等方面提出具体管理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成为各地今年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点工作。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2023年 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随后,各地纷纷响应该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针对扩大新能源汽车流通消费的具体措施中,河南专门提出加大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和城市建成区的载货汽车(含渣土运输车、水泥罐车、物流车)、邮政用车、市政环卫车辆、网约出租车新能源更新替代推进力度;浙江《行动方案》指出,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公务用车除特殊场景外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达到100%。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日前召开的“推进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将引导推广新增和更新车辆使用新能源重卡,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辆新能源车辆占比不低于85%,巡游出租汽车、网约车不低于1600辆。

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不仅需要政策引导,更需要创设市场环境,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不过,崔东树表示,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并不会推动汽车消费出现显著增长。“去年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在20万 30万辆,今年能够达到50万辆,既有20万辆的增量就很不错了。相对于如今年销量2000多万辆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这一规模显然不足为道。”他说。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也表示,受限于中央及地方财政压力,公共领域车辆想要在今年全面实现电动化尚有难度,切勿操之过急。

03

纾困解难 降低发展成本

除了针对消费端出台各项刺激消费政策,多地政府也将目光聚焦产业端,对汽车企业推出金融扶持政策的同时,更是推出多项具体举措,推动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力图减轻汽车产业链企业发展压力。

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浙江《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根据要求,浙江将加大对传统汽车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鼓励风投、创投、民间资金等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相关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推动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拓宽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充电桩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同时,针对去年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的供应链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多措并举做好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加强国际资源开发合作,推动加快国内开采进度,积极开展整车、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合作,打击投机炒作、捂盘惜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国内原材料开采上,日前,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有关方面将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构建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中央、地方、企业协调联动新机制。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政府将主动提供勘查区块;另一方面将加大勘查力度、提交资源储量。今年年初,自然资源部透露,8个锂、钴区块正在开展出让前期准备工作。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资源需求稳定,促进行业发展。据了解,贵州新一轮找矿行动已完成重要成矿区带的比选、论证,未来3年将重点实施寻找与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相关矿产的找矿行动;青海将加大盐湖资源勘查开发力度,重点开展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钾锂盐勘查,深层卤水资源可利用性研究,锂、铍、铜、镍、晶质石墨、萤石等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等。

一边找新矿,一边“淘旧货”。在加快原材料开采进度的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受到更多关注。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强调,要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天津《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利用体系,发展换电和电池租赁服务。目前,随着供需关系趋于缓和,碳酸锂价格今年已迎来两个月的持续下跌。在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的持续推进下,未来动力电池成本或将进一步降低。

04

盘活车市 政府要“对症下药”

“汽车产业上下游链条长、覆盖面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出口也有极大促进。整体上看,刺激汽车消费不仅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就业率,还能扩大出口规模,相当于可以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金荣(化名)表示,汽车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当前,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是重振经济的必然之举。不过,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到刺激终端市场消费,再到扶持产业发展,多管齐下,究竟能否带动今年的汽车市场?

曹鹤认为,为避免房地产行业爆雷带来巨大冲击,今年经济发展主基调是稳房市,而目前多地政府承担较大财政压力,房市、车市两手抓很难保证各项政策都能落实到位。此外,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便已达到680万辆的规模,发展速度超乎预期,此时再利用行政力量干预汽车市场容易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过于激进,反倒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缓一缓了。”他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会持续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需要也应该放缓,不应有过多政策性干预,而需把主动权交予市场。

根据央行报道,今年1月我国新增存款达6.87万亿元,同比增加3.05万亿元,平均全国每人新增5000元存款,存款增加额又破纪录。金荣认为,这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较大影响,对未来预期不稳定,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导致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同时,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双双退出,透支了部分今年上半年的购车需求。刺激政策究竟能否点燃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尚难估计。相关研报指出,由于2022年部分预支了后期的汽车需求,政策效果存在边际递减风险,今年汽车消费可能难有更突出的表现。

金荣认为,各地政策需要结合自身汽车市场特点,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解决消费者购车困扰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盘活市场。“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需要的可能不是购车消费券,而是取消限购。这些城市不是没有购车需求,而是这些需求被限牌、停车难等现实状况约束了。”他说。据了解,广州已明确提出今年上半年额外增加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并临时取消非本市户籍人员申请节能车增量指标的缴纳职工社会医疗保险条件要求;天津也指出将优化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措施。此前曾有消息透露北京之后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牌照购买或将完全放开,燃油车限号会变严格,由每天限2个号变成3个或4个号。但崔东树对此表示,北京汽车限购、停车难等问题都是一环扣一环,目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旦放开,容易出现交通瘫痪风险,“北京限牌政策肯定动不了”。他说。

“各地推出这么多政策肯定能够促进汽车消费,在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出口两大市场的带动下,今年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预计会有1%的微增长,批发销量有4%左右的增长,无需太过悲观。”崔东树如是说。

文:张奕雯 编辑:黄蓓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政策   山西   天津   杠杆   新能源   浙江   车市   力度   车辆   领域   政府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