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这才是中美比拼硬实力的真正舞台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世界财富500强标志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之所以被公认为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主要在于选择的体量巨大,分布广泛,涵盖全球工业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证的检验,反映了最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最大企业的变化趋势。 通过纵向不同年份和横向不同行业的比较,揭示出全球企业兴衰群体分布的实时变化。

近年来,美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所能动用的制裁、造谣、造谣、抹黑、诽谤等各种肮脏手段遏制打压中国。理由当然很多,但是,当你打开世界财富500强榜单27年来的巨大变化时,你顿然体会到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2019年以来,世界五百强榜单确实体现出中美之间企业入围数量和行业规模的实质性变化。一个巨大问号始终让美国不得要领,为何穷尽暴跳如雷歇斯底里等各种龌龊手段,甚至威胁论崩溃论反复交替炒作,中国怎么从不停止前进脚步?


中美500强对比实质是硬实力的对比

一、中美在500强中的企业数量规模对比

1995年第一次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只有3家企业进入榜单。美国入围151家,领跑全球。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进入排行榜的企业为12家,以后逐年迅速增加。

2019年中国公司数量达到129家(含我国香港7家、台湾省10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的121家。

2020年中国(含我国香港7家,台湾省9家)公司数量达到133家,美国121家。

2021年,中国有143家企业上榜(含我国香港9家、台湾省8家),美国122家。这也是内地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我国500强总数超过日本(53家)、德国(27家)、法国(26家)、英国(22家)、韩国(15家)的总和。

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145家((含我国香港7家、台湾省5家),比2021年新增2家。比美国多出21家。


世界500强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产品覆盖低端、中端、高端,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攀升。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制造业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的增加值,等于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相当于美国之后10个国家的总和。

由此产生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诸多第一。

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是全球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世界最大境外消费来源国,世界粮食生产第一大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炼油大国。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高速公路体系、最大的电力设备产业链与电网系统、全球最大的港口群、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全球最完整的支付系统;量子技术的量子通讯、量子计算中国都走在“世界最前沿”;激光技术领先世界至少十年以上;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机在长江三峡投运,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翻番;微型计算机、手机、汽车、钢材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科研学术成果稳居世界第一方阵,开始与美国并驾齐驱;2021年,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占全球的比例已进一步提升至25%,出口总值达到9800亿美元。

同时,中国是全球利用外资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二、中美在500强中的各自优势对比


中美500强收入对比

第一,营收效益对比

根据五百强的分类,500家巨头企业总共涉及大大小小56个行业。在绝大多数行业里都能找到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身影。中美两国的竞争格局,在基础产业、制造业、消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个产业,竞争尤其明显。


企业营收排名前10的500强企业

2022年榜单,,我国上榜公司最突出的表现是,数量占比29%,营收占比31%,首次超过美国。前10名中,中美各有4家企业。前100名中,中国企业为35家,美国企业34家。在营收规模上,中国企业不但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最头部的企业数量同样也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809.8亿美元,同比大幅提升。平均总资产3,580亿美元,平均净资产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研究上榜企业的具体构成,中国制造型企业优势明显,金属产品、工程建筑、贸易、采矿和原油生产这四个领域优势最大,分别为16家、10家、9家和9家,美国全部缺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基建底子雄厚的本色。航天与防务领域,中国6家,美国5家。中国6家的总营业收入超过美国5家。说明我们国防工业的整体实力基本和美国相当。


中美500强利润对比

美国的优势领域,食品日用品,美国5家。中国缺席;财产和意外保险领域,美国7家,中国只有两家;在娱乐领域,美国4家,中国没有上榜。保险和医疗保健管理领域,美国4家,中国无上榜企业;制药领域,美国8家。中国只有3家。

在前10名企业当中,有3家中国企业,5家美国企业。中国三家分别是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美国分别是沃尔玛,亚马逊,苹果,CVS连锁药店和医疗保健公司,联合健康公司。只有苹果是制造型企业,而且主要靠海外代工。亚马逊可以视为软件开发企业和电商。其他三家是零售和健康服务公司。美国的医药行业比例如此之大,但是,偏偏美国是对抗新冠疫情最失败的国家。美国的经济结构几乎被非生产性零售业、娱乐业、保险业、医疗业等垄断。


500强中国上榜企业营收趋势

86家国企上榜,平均营业收入923亿美元,营业利润39.5亿美元,总资产4,153亿美元,净资产508亿美元。50家民企上榜,数据分别为614亿美元、44.2亿美元、2,608亿美元和349亿美元。上榜民企的销售收益率7.2%,总资产收益率1.7%,净资产收益率12.7%。均高于国企的4.3%、0.95%和7.8%。民企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明显强于国企。

工程机械领域,美国的CAT(工程机械)、帕卡(重载卡车)和迪尔(农业机械)上榜,我国的徐州重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还未能跨进门槛。但在英国KHL公布的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名单中均进入世界前十。特别是徐工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7.9%,居世界第三。建造的全球最大能级的XGC88000履带起重机制作起重机,突破了国际最大启动力矩六万吨米的设计极限,达到了八万八千吨米。上升势头显著。

美国消费类企业有19家。掌握全球80%粮食交易的全球四大粮仓,三家来自美国。即美国的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具备了全球粮食市场极大的定价权。

2021年,我国内地上榜企业营业收入89236亿美元。美国122家总营业收入96500亿美元。我国的平均利润35.37亿美元,美国51.18亿美元。

2022年差距进一步拉大。当年全球500强总收入高达3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约为3.1万亿美元,更是大幅增长88%,为过去1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美国124家公司平均利润100.5亿美元;我国平均利润约41亿美元,也低于500强世界62亿美元的平均水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美国公司受全球影响的波动性和季节性远远大于我国公司。

高科技产业更加凸显出中美竞争的“主战场”地位。在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美国有19家上榜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26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237亿美元。中国有12家企业上榜,平均营业收入787亿美元,利润77亿美元。

利润排行榜显示出我国企业的缺陷。进入榜单的10家中国银行,利润占全部我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1.7%,银行利润占比世界第一。如果扣除银行利润,其他126家企业平均利润仅为26亿美元。而117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将近92亿美元。


《2023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Global 500 2023)各国数量

第二,品牌价值对比

知名品牌估值和战略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自2008年开始发布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这是全面展示全球各行业龙头企业品牌建设的榜单,主要基于GYbrand品牌评估模型,从品牌基本面、品牌强度、品牌贡献、品牌业绩等核心指标,对全球近万个知名品牌进行评价分析,最终发布2023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

2023年的榜单,美国继续占据排行榜的主导地位,目前在2023年Brand Finance全球500强中,美国品牌占202个,占榜单总价值(4.0万亿美元)的一半。前五名均是美国公司,亚马逊、苹果、谷歌分别以2993亿美元、2975亿美元、281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前三。

79个中国品牌上榜,总价值为1.4万亿美元,居于第二,占比18%。中国工商银行、抖音两个品牌位居前十;中国建设银行、微信、茅台、华为等18个品牌跻身前一百。紧随前两名之后的国家分别是德国(24个品牌,6%)、日本(32个品牌,5%)、法国(31个品牌,3%)、英国(23个品牌,2%)以及韩国和加拿大,它们分别拥有15个和12个品牌,各占榜单总价值的2%。


全球500最有价值公司前20名排位

科技行业再次成为Brand Finance全球500强排名中最有价值的行业,上榜的48个科技品牌总价值为1.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500个品牌总价值的15%。我国的比亚迪品牌价值增长57%至101亿美元,是全球500强排名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零售业在Brand Finance排名第二,总价值1.06万亿美元,占比13.2%。淘宝、天猫、京东、美团等6个中国零售品牌上榜。银行业上榜品牌最多,达到72个,较上年增加8个。我国的工、建、农、中四大行引领榜单。紧随其后的是5家美国银行。


2022年中独角兽位居前十的企业

2022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估值计算截止日为2022年6月30日。全球共1,312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48个国家,259个城市。80%销售软件和服务,只有20%销售实体产品;52%是B2B企业,48%直接面向消费者。受独角兽企业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金融服务、企业管理、医疗健康和零售。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价值27.9万亿元人民币。排名前十的独角兽占总价值的17.6%。5家来自中国,3家来自美国,2家来自英国和马耳他。前三甲为中国抖音、美国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和中国蚂蚁集团。

第三,中美两国之间的500强对比

2021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利润总额60023.43亿元,比上年500强增长了7.75%;实现净利润40712.58亿元,比上年500强增长了4.59%。美国500强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了29.80%。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美分别有348家和200家企业进入各自国家500强榜单

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实现较高速度增长,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2.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08%,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资产总额为372.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43%;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3%。

入围门槛已经提升至446.25亿元,增长为13.74%,成为中国企业500强自发布20年以来入围门槛绝对值提高最多的一年。

1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244家超过1000亿元,占比接近50%。

202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规模相当于美国500强的97.74%;资产总额相当于美国500强的106.46%,连续两年超过美国500强。


找准中国经济的坐标和路径

三、正视差距,加快赶超

世界500强,不仅反映出世界企业的发展潮流,也已经成为各国衡量中美硬实力的关键窗口。我国数量连续取胜,当然可喜可贺。但是,正视在尖端科技、规模效益上的差距,更能够激发我们确立赶超的路径和目标。

第一,攻坚克难,突破美欧日韩瓶颈制约,实现高精尖技术产业质的飞跃。业内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需要70万左右集成电路工程师,但培养能力仅为50万,人才缺口巨大。目前我国半导体产品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中低端领域,半导体产能也主要集中在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0%。技术水平以及代差迫使我国需要大量进口中高端半导体产品。CPU、GPU、存储器等领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重中之重,是练就我国企业克服瓶颈产业链条制约核心环节的能力,拥有敢于创新另辟蹊径的独门秘籍,掌握全球科技前沿的发展动向,增强消除短板迎头赶上的战略定力,不仅能够实现不再受制于人的目标,而且真正形成独自具备的行业与市场两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第二,设立国家级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加快实施大中型企业优势互补联动重大战略。以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为契机,以组建主权基金管理公司的方式,设立总额至少为万亿级别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自有资金三者合力广泛开展创业创新创造。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技术研发、新产品试制及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企业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真正主体。

第三,强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取得主动权的致胜关键。依托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领先技术,促进在生产、物流、仓储、分配、交易销售、消费等环节增效降费,催生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为各个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的串联协同,共同提升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和相应的产业价值、技术价值、客户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着重培养中国品牌抗击风险的强大能量。中国要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从产品大国到品牌强国,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造就一大批具备独有的核心技术和持久的创新能力、具备和竞争者有显著区别的战略定位、具备开拓市场的差异化营销手段、具备全球广泛认知的国际化品牌的企业群体。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必须加快自主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建设,创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品牌。有了品牌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在国际化竞争中拥有自身的独有优势,才能真正分享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所带来的市场超额利益。

第五,坚定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有机结合之路,加大有实力的企业走海外收购兼并重组国际品牌的路子,广泛开展开展国际化经营。我们的诸多大型企业在走出去战略屡屡遇挫,还是在于国际运营能力差强人意。习惯于固守“血拼到底”方式维持市场份额的经营思路,面对国际竞争必须具备的综合优势积淀不足。面对境外市场,善于和敢于走出去,练就直面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全力以赴推动形成一批有能力推动自主品牌实施国际扩张的企业群体。不失时机,以跨国并购作为走向国际化的选择路径,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市场和效益。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彻底让美国以脱钩断链相胁迫的所有打压枉费心机,成为天下笑柄,才能在世界500强的行列里,不仅实现规模数量的不断突破,而且在最为核心关键的技术、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造就更多的世界超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美   世界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舞台   实力   美元   我国   品牌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