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解析之结局,看似美满的收尾,或许只是一场梦

上回解析了《显微镜下的大明》帅家默人设属性,这回,我们再聊聊本剧结局。

这个故事,到底是he还是be?

直观上来看,《显微镜下的大明》剧版结局改编很大,它把历史原型、小说原著里的BE结局,完全改成了HE,正派获得全方位的胜利,反派全数自食恶果。

对于这个结局,大部分观众表示满意,甚至觉得更有意义、更为精彩。

历史是残酷的,四百多年前的帅家默流放三千里,影视作品里帅家默对“改正错误”的坚持得到百姓的认可赞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后人对遗憾的填补。

也有部分观众觉得剧版结局太过于理想化。

一个从根源上便带着悲剧内核的故事以HE收尾,或多或少都带着国产剧常见的“大圆满”执着,似乎在处理方式上多了点俗套,少了点真实抨击力度。

甚至,怀疑剧版结局是“过审”专用,改编上做了妥协。

不同观众有不同的感受,但客观来说,“过审”说其实很牵强,国产剧虽有一定的创作束缚,却不至于要求一个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故事必须呈现美满积极。

有历史原型的作品,更不必强行去改变基调,2022年的古装剧《天下长河》便是典型代表,该剧两位男主的结局,比历史原型还要更悲凉一些。

一个被羁押至死,一代河神只得了个草席裹尸的下场;一个落魄革职,晚年虽得到帝王的一点点眷顾,却也已经麻木,成为帝王虚伪地挽尊表演的看客。

内核悲剧的历史故事,并不需要一个为过审而存在的强行美好。

而且,仔细咀嚼《显微镜下的大明》剧版内容,你会发现编剧与导演呈现的这个收尾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个开放式结局,有HE的热血,也有BE的暗示。

对历史感兴趣,或者看过《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的观众应该清楚,帅、程两人的原型都没有得到善果,他们与剧版直观展现出的内容恰好相反的。

这与历史、影视作品涉及的复杂因素、呈现要求不同有关系。

影视作品为了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为了呈现大部分观众更易GET的戏剧看点,设置了正反分明的角色、利益集团,税收问题争议也简化许多。

叙事基调,也明显采用了戏剧化创新,虽然内核本质上是悲剧,故事呈现却是幽默诙谐的,让观众看起来少了点压抑残酷,多了点轻松热血。

历史上人丁丝绢案涉及到的博弈、舆论战、波折远远比剧版复杂,造成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并不是某一批人,很难鲜明地去定位哪个角色是“正派”、哪个是“反派”。

在七话来看,叙事语言更侧重戏剧化,是结局不同的起因,影视剧已经设置了明确的正反对立,这便会让大部分观众觉得,大家看得是一个戏剧性的悬疑爽剧。

如果一个爽剧叙事的故事突然告诉观众坚守正义的人无法成功,狡诈霸道的坏人永远能逃离法网,不了解史实的观众,可能会一脸懵:这是什么畸形的价值导向?

故事是历史的,看客却是当下的,影视作品在处理内核导向时,既要顾及历史元素,又需要思考能给当下观众带来怎样的思考,这点也的确需要顾及。

如果完全按正剧呈现案件原型中的复杂问题,悲剧是必要的,如果只是借历史缝隙呈现戏剧化为主的故事,那么,价值观与逻辑导向,便是更重要的。

与维持悲剧相比,延续故事前期铺垫的情绪递进,给出一个让正义迎来阳光的结局,更具感染力,帅家默辩诉、教学、丈田三连击,便高燃又温暖,相当动人。

在这里还要夸一下导演对音乐、镜头语言的把控,将帅父的悲壮抗争与帅家默的执着坚守通过音乐与画面交相呈现,情绪层层递进,每个点都爆发的恰到好处。

极致的追剧体验,出色的镜头魅力,一定程度上淡定了“HE”的俗套感,喜欢的尽情泪目,不太喜欢美满结局的观众,也会觉得画面处理的很有质感。

七话前面强调本剧HE结局是“直观上”来看的,为什么只说直观?因为仔细看最后几段剧情,你会发现,故事还给予了很多悲剧的暗示,其实是开放式结局。

注意作品最后一幕,丰宝玉、程仁清、丰碧玉等人都迎来美满生活,男主帅家默却背上行李独自远行,这一个镜头,是不是有点略为不合逻辑?

前面14集里的帅家默,一直是个沉迷于算学的“算呆子”,也是揽清土生土长的人,既没有表达过远游四海之意,也理应更习惯于熟悉的地方推演算学。

放到现在,妥妥地理工宅,这样一个人,为什么突然独自远行?结合历史原型来看,这一段更像是在暗示原型里的“流放三千里”结局。

再回看人丁丝绢案最后获胜的热血镜头,你会发现正派们的胜利,在最后关头像开了火箭,从帅家默表态能10日完成清丈开始,正反两派的位置完全变了。

在毛县令公堂试图杀人证时,你会发现原本支持帅家默小团队诉求的李世达,已经开始出现动摇倾向,明显对范渊集团的大胆感受震惊。

丰宝玉看到《丝绢全书》被烧情绪瞬间崩溃。

而李世达,只是一瞬诧异后恢复常态。

待丰宝玉、范渊对峙时,后者为自保拉各地乡绅一起下水,注意李世达略显慌乱的反应,在范渊提到的几位豪绅里,很可能有李世达利益链里的人。

与其说范渊在拖乡绅集团一起抵抗调查,不如说他在震慑李世达,后续也如他所愿,李世达当场便改变态度,试图草草结案。

帅家默当堂证实范渊隐田行为后,李世达也一度对范渊安排的结局产生意动,此时,范渊集团仍旧是占上风的,帅家默的助力很弱。

然而,帅家默立下FLAG后,范渊集团几乎立刻束手就擒。

他们没有再继续派人煽动百姓,没有派人通过收买等方式从中作祟,甚至没有拉出更大的官想办法从中制衡,一切都那么顺利便让帅家默达成目标了。

是反派突然降智了?是逻辑突然出了大BUG?

导演和编剧对前期剧情逻辑把握的如此缜密,突然掉链子的可能性其实很低,换一个角度来看,反派降智BUG,很可能是作品故事渲染出的“理想主义”。

表面上的大结局,更像是帅家默的梦,或许说,观众想要的“梦”。

导演在镜头语言的处理方面,也有暗示完美大结局是“梦”的痕迹,比如,结局与帅家默前期回忆镜头酷似的画风,比如,曾经出现在帅家默回忆里的“龙”。

也许,在帅家默苏醒那一刻,结局即进入“梦中”,孤身远走他乡才是梦以下真实的结局,《显微镜下的大明》,给了一个梦中的HE,也留下一个现实的BE。

当然,这些推测也是七话个人的理解,观众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能把一个看似闭合的结局做成能无限开放的视角,兼顾观众爽剧体验的同时又给予另一重寓意的思考,已经相当成功,这个结局,在戏剧角度,已经相当出色。

聊完对结局,下一回,我们再看本剧乡绅集团与《狂飙》强盛集团的相通之处,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大明   结局   乡绅   反派   收尾   原型   美满   悲剧   观众   镜头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