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愉悦就是被满足,不满足就是不爽。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这种感觉叫做爽(更强烈的愉悦)

“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1.先天倾向,早期环境,诸多因素在冥冥之中,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会擅长什么,会对什么感兴趣,会有什么样的天赋。

这是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规律,我们应该运用好这条规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人性是最大的天理,我们应该顺天而行,找到自己的天赋密码,专注其中,发挥到极致。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枯燥的阶段,尤其是有些人过早的发现了自己的天分密码,他们会有一种不满足,我还没有足够的探索期,怎么就确定了呢?我不甘心,我还要再试试别的。

可以的,只要成本还够,就尽情去尝试吧。

但是兜兜转转一大圈,回过头来才能发现,原来天赋密码所在的事情上,才是自己叱咤风云的主场。

这有时候像宿命,如果你是个天生的厨子,就做好一个厨师。如果你是个天生的作家或者表达者,那请无论经历什么,都不要放下笔、闭上嘴。(这话我也对自己说)

2.用户很难结构化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有时候就算表达了,也会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换句话说,他说的和真实想法未必一样,有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想的。

那看什么呢?就看情绪。怎么看?满不满足。


亲密关系中有个“爱箱理论”。如果这一段关系为双方带来满足,那么双方共同经营的“爱箱”中就会储存进更多的爱,否则爱就会减少。

爱箱中的爱是一种资源,用于应对情感危机。就像是品牌资产用于应对公关危机一样。

3.“愉悦”的背后,是需求被满足。“爽”则是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

所以大家爱看球赛,自己支持的球队获得主动权,这会带来浅浅的满足,也就是愉悦。与此同时,进球的需求会不断累积,直到球终于射进门中,那就是爽。

“上瘾模型”的背后是行为主义,上瘾=微小愉悦+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随机性奖励)。想让人上瘾,一个是难度足够低,另一个就是愉悦和爽随机出现。

4.看一个人对什么有天分,判断标准有三个:

第一,敏感。容易发现问题和优化空间,在该领域有更强的悟性。“这么做效果不好,应该那样做才对!”

第二,不能忍。看到问题之后难以忍受,恨不得立刻去纠正和修改。在表达方面,无论是听别人讲话,还是看别人写的文章,对于缺憾之处我都经常有上去修正和优化的冲动(对我自己过去写的文章也是)。

第三,能做得更好。你行你上啊?我上我真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愉悦   随机性   天分   上瘾   天赋   规律   危机   需求   密码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