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全球影响力日渐突出

  2022年以来,南欧智库愈加关注当前中国的国际角色和发展进程,其文献成果成为研究欧洲“中国观”的重要支撑。其中,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全球存在指数》报告表明,许多国家的对外活动及其代表的全球影响力正从欧美向亚太地区加速转移。报告基于经济、军事和软实力等主要维度,衡量了各国对外合作表现,并据此评估当前全球化进程,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也发文表示,不少发展中国家基于国际格局力量对比的新变化,逐渐将“中国模式”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

  “全球存在指数”创立于2011年,由16个项目的指标组成,涵盖贸易服务、旅游文化、发展合作等诸多变量,基础数据均采自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由于所涉150个国家,涵盖了全球经济规模的98.4%和世界人口规模的98.5%,该指数被视作评估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年来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认可。2022年《全球存在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在国际场域的影响力及活跃度均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显著衰减。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具有较大全球影响力前20个国家的排名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的快速崛起成为唯一例外。各年度“全球存在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对外活动不仅规模巨大,且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在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等重大议程中,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中国的对外表态、政策法规和实践行动,证明中国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行为体的角色无可替代。

  报告将欧盟作为整体单位纳入国际比较。尽管欧盟2021年“全球存在指数”(分值3377)高于美国(分值3241),但事实上,由于疫情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冲击更加剧烈,叠加英国脱欧的后续影响,近年来欧盟的全球影响力已大幅削弱。2020—2021年,欧盟的“全球存在指数”下降了10%,同期美国小幅回落,中美欧三方唯有中国的指数继续攀升。

  疫情对欧洲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影响在于,欧洲国家在经济和软实力领域的预期增长受到严重抑制,使得欧盟“全球存在指数”跌回2012年水平。以全球影响力倒退最大的西班牙为例,由于经济(-12%)和软实力(-16%)的较大跌幅,2021年该国“全球存在指数”重挫11%。这与西班牙工业制成品出口下滑,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国际旅游业在疫情下复苏乏力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软实力表现上,由于旅游(-57%)和文化(-17%)领域遭遇断崖式衰退,依赖国际市场的欧洲国家要真正走出疫情阴影,依然任重道远。

  亚太国家推动全球化进程

  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在“全球存在指数”对各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量化分析中得到客观呈现。总体来看,西方国家仍然掌握当前全球化进程的主导权,并占据主要份额,但亚太国家正在加速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在国别比较中,除中国高居该指数次席外,日本、印度、韩国和新加坡分列第4、第11、第12、第17位,且大部分亚太国家在疫情冲击下延续了增长态势。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各国在“全球存在指数”上的数据表现普遍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映了亚太地区对实现共同发展的信心和行动,在全球化进程止步不前甚至有所倒退,特别是在西方舆论和民众疑虑加深、信心不足的形势下,尤显可贵,成为延续全球化进程的希望所在。

  应当看到,该指数并非一国权力和硬实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展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的对外影响力,且近年来呈现出强化软实力表现权重的趋势。小国若经营软实力得当,也可获得超越硬实力的全球影响力,如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世界第37位的新加坡,其“全球存在指数”长期稳居世界前20位。报告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高水平的竞争力和高质量的开放性给予客观评价,表明中国的积极对外合作受到国际社会肯定。

  软实力对全球化有带动作用

  “全球存在指数”报告判断,全球化进程正在进入以去全球化为阶段性特征的“后全球化”时代。各国“全球存在指数”总和的峰值出现在2015年,随后小幅减少,证实全球化进程在疫情发生前已显现萎缩态势。疫情的出现对各国“全球存在指数”总和施加不利影响,加剧了全球化面临的发展困境。2021年,“全球存在指数”总和较2020年继续减少2.35%,成为该指数体系创立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在经济、军事和软实力三大衡量维度中,尤以软实力活动受疫情冲击最大,2021年各国软实力表现收缩达7%。

  尽管从结构上看,经济仍为全球化提供基础性动力,但全球化进程中软实力活动快速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2011—2021年软实力存在总和增长达5.4%,同期经济和军事存在分别仅增长1.6%、1.7%。换言之,最近10年的全球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软实力增长驱动的。展望未来,各国的软实力表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教育和发展合作等关键领域的互动与竞争,或将成为重振全球化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模式”受关注

  中国日渐突出的全球影响力及其溢出效应在南欧地区受到普遍关注。西班牙汉学家、巴塞罗那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肖恩·戈登(Sean Golden)在《“中国模式”成为西方自由民主的替代方案》一文中直言,中国的平衡立场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事实上也符合占世界人口绝大部分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戈登表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体现人民意愿。文化道义优势突出的“中国模式”,为亚非拉国家提供了受西方操控的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模式的替代方案。在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体系陷于政治极化加剧、社会共识缺失、不平等扩大等自身困境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突出公正和效率等价值理念的“中国模式”日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特别是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回应民众需求方面,“中国模式”被认为更有效率。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模式”以多极化和多样化世界替代西方国家主导的霸权秩序的核心主张,毫无疑问将为彰显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大空间。

  在关涉发展的国际认知中,由霸权主义操控的西方发展模式被证明难以契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诉求,不仅“水土不服”,而且难以持续。加上疫情冲击,国际发展合作动能明显衰退,导致南北发展鸿沟进一步扩大,“逆全球化”不断抬头,引发国际社会担忧。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国家发展中取得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内外表现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各国聚焦并热衷于讨论和研究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中国模式”,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潜能巨大。事实上,南欧国家长期以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发展,始终期待中国能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助力该地区的协同发展,这为中欧关系的健康持久发展注入了宝贵的稳定因素和正向预期。

  以长远视角看,在西方国家对全球化进程有所疑虑的关键时刻,加快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南欧、地中海等地区更大范围落地,为全球稳定增加信心、为共同发展增添动力,可谓正当其时。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拓宽渠道、加大力度,针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具体合作诉求,加速制定并落实发展合作规划,将全球发展倡议打造成为惠及各国民众的重要公共产品和主要合作平台,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争取更大国际话语权创造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面对全球影响力竞争由经济转向软实力的重要趋势,有必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对外合作的质量和成效,着力展现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新一轮的务实合作为各国重塑全球化信心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作者:朱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南欧   中国   影响力   全球   疫情   进程   实力   指数   模式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