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关厢城及地名“新关”考述

一、引子

早些年国人乍富,兴起了一股境外旅游的热潮,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简称新马泰)这条线路,更是热点中的热点。此事传到了凉州城,有好事者不忿,于酒酣耳热之际,向旁人吹嘘:“我夜料个也走料个新马泰”,旁人不信,追问。好事者神秘一笑:“我昨天去滴新关、马儿坝、台庄,也简称新马台”。燎毛攒帮子的事暂且按下不表,今天重点说一说“新关”这个地名。

二、关厢城的营建

(一)明初筑造凉州城

明朝推翻元朝后,由于西北地区蒙古势力对于河西地区具有重大的威胁,作为河西走廊的咽喉重镇,凉州城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明帝国西北地区军事防御是否稳固。

明洪武九年(1376),为满足中央政权加强西北军事防御的需求,废永昌路,在凉州城置凉州卫,进行军政合一的统治方式。武威成为了一个河西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基于这一需要,明洪武十年(1377年),都指挥濮英增筑三尺,共高五丈一尺,厚六尺,周围减去三里余,止十一里一百八十步,旧有东、南、北大城楼三,吊桥四,濠深三丈许,阔三丈许,郭如之。城周建箭楼、罗铺三十六,北城西独建高楼一座,可以远望,月城西深一长四尺,阔六丈八尺。这一年所筑凉州城池,是在原土城基础上增高了三尺,使城墙高达五丈一尺,并缩减城墙范围,修建东北南三门,使城市周长为11里180步,奠定了近代武威城市大致空间范围。

宋晟镇守凉州时,又在城墙上开通西门,并修建了三座城门楼、四座吊桥、若干箭楼和深约六米的城壕,特别在北城墙西侧加建一处高楼用来眺望预警,使城市军事防御能力大大增加。

“万历二年(1574年),经督抚提请,大城用砖包砌。东关长一里许,阔五十步,为门二”,这也是武威地方志中首次提到关厢城。(以上据《[清]张玿美 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建置志•城郭》)

(二)汉语语境中“关”“厢”的含义

在汉语语境中,“关”有闭合之意,在需要突出某些边境的要塞时,也以“关”为名,如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明清两朝在城门口设立关卡,收取过往行商的税金,称为“税关”,后演变为“关税”。

“厢”的本意是指正房两侧的房屋,若把主城比作正房,那么靠近主城的居民区就被喻为厢房。真正给“厢”字明确定义是在明朝,据《明史·食货志一》:“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

“关厢”两字合称,就是指一个城市各城门外的居民区。有的厢城把城外靠近城门关口的区域也纳入管辖范围,将这部分地区统称为“城关厢”,如果居民较多较为集中就称“城关镇”。

(三)关厢城的兴建由来

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古代城池分城的意义”这一章节中明确指出:中国历代城池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军政衙署及其附属的书院、庙宇、仓场、草料场等,占据了城池的大部分区域,剩余的面积是不够普通百姓居住的,所以才要建设分城。

至晚到北宋时,主要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发生了西方学者所谓的“中世纪城市革命”,这场城市大变革的表现之一,即是城池的关厢区域有了明显的发展,关厢一带实际上成为了城市建成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上据[美]施坚雅:《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

然而,在研究宋代以后的城池史或城市地理问题时,却往往对关厢区域重视不够,譬如:探讨城市人口规模时,单单统计主城部分的人口数量;在论述城市的占地规模时,仅以主城城墙围合区域的大小立论;在探讨城池外部形态时,以主城城墙围合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为据。出现上述研究弊端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长官最为重视的是衙署、文庙、书院等所在的城墙之内的区域,对关厢一带的关切程度明显逊于主城区域,致使记载关厢一带的相关史料往往相对缺乏。(以上语出 郝平《明蒙军事斗争背景下山西关厢城修筑运动考论》)

(四)河西走廊地区关厢城的修筑

1、永昌县城,旧有土城,明洪武二十四年,指挥金事张杰增拓。周围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厚二丈九尺。

明成化八年,指挥高升添筑南关厢,周围二百八十丈,高二丈五尺,厚一丈。郭门二, 城郭周围攘阔二丈二尺,深一丈二尺。

2、镇番(今民勤)县城,洪武时在元小河滩空城的基础上展筑为县城,嘉靖二十五年,风拥黄沙,高于雉堞,筑西关以堵沙害;有东、西、南三门,月城三,呈方形。

又据《明嘉靖二十五年巡抚都御史杨博修筑紧要城堡以弥外患疏》:“今右参政张玺,欲于镇番添筑关厢,一则消除沙患, 一则增置重险,并将修饬柔远等堡事宜,开呈前来,谋之父老, 咸谓可行,质之官僚,殊无异议,急当整理”,由此可知镇番县关厢城修建时间。

3、平番(今永登)县城,城西南关厢一座。围九里三十六步,高连女墙二丈八尺,底阔二丈三尺,收顶一丈。腰楼八座,门楼三座,东北无。

以上据《[清]张玿美 五凉全志》

4、甘州府城,明洪武二十五年扩建,城为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开东、南、西、北四门,皆有瓮城;东、南、北三面有郭,北郭半之,开四个二门。(以上据《[清]钟赓 甘州府志》)

5、肃州直隶州城,洪武二十八年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呈方形,开东、南、北三门。成化二年增筑东关厢。(以上据《重修肃州新志》)

(五)凉州关厢城的外部形态

1、关厢城面积。张驭寰《中国城池史》“关于建设关城的意义”章节指出:为了扩大城市面积,采取修建关城的方法,在主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外,分别修建关城,面积为主城的四分之一,合起来刚好又增加了一个主城的面积;关城也有自己的城墙和城门。

“万历二年(1574年),经督抚提请,大城用砖包砌。东关长一里许,阔五十步,为门二”,也清楚的点明了凉州关厢城的大小,而关厢东门和关厢西门则证明:关厢城并不与主城连接,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区域。

2、为何在城东修建关厢城。中国历代各地城池在营建过程中,又因为地形地貌及军事斗争因素方面的考量,不一定完全修筑四个关厢城。如上所述,甘州在东、南、北三个方向修筑了关厢城,肃州在主城之东修筑关厢城;凉州也是在主城之东修筑了关厢城,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交通因素。为传递军情邸报,军队调动及官吏往来,凉州卫设驿站五所,配有定额军士、马匹、车辆,明清两朝兵防设施及驿站基本相同。

驿站:武威驿站,在城东南角处;武威递运所,在城西10里处;怀安驿站、怀安递运所,在城西30里处;大河驿站、大河递运所,在城东30里处;柔远驿站、柔远递运所,在城西90里处。

铺递:武威城总铺,在城西北角。

东路铺递:十三里铺、大河铺、河东铺、七里铺、靖边铺、阎家铺、双塔铺。

西路铺递:武威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怀安铺、昌隆铺、丰乐铺、沙滩铺、柔远铺;北路铺递:三岔铺。

从以上可以看出,驿站、递运所等都在东西方向铺开,以此为依托构建成了凉州府城东西走向的交通主脉络。

二是地形地貌的影响。修筑城池必有壕沟、护城河等,起到防御作用。而凉州城池周围天然形成的水系河流,在这其中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五》:“姑臧城东西门外,湧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对姑臧城周边自然环境的描述与今武威古城周边环境相吻合;东面杨家坝河从南向北流至郭家寨六组,向西拐后北至石羊河,西面的金塔河水分叉经小沙河向北汇入石羊河,最终进入民勤沙漠。

三是人口因素。几经战乱后,明初凉州卫人口锐减,休养生息后,人口才缓慢增加;而军户及堡寨的存在,又使得人口分散于各处营堡,只修筑东关厢城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3、凉州府城图

《[清]许荣 甘肃通志》卷一所在的凉州府城图,完整再现了东关厢城的外部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关厢东门进入,杨家坝河从南至北纵穿关厢城,其上为通济石桥(见于《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地理志·井泉桥梁》),过桥后,出关厢西门,又上迎恩桥(见于《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地理志·井泉桥梁》),过迎恩桥后,方才进入凉州主城的东城门。

以上也是明证:杨家坝河不是凉州城的护城河!主城与关厢城之间那座石桥跨越的河,才是护城河。虽现已不存,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将载于《五凉全志》中“武威县水利图”局部细节放大,可以清晰的看到:金塔河在凉州城东南部分为两股支流,一股为杨家坝河,另一股(图中红圈标注)才是护城河。

4、关厢门。

《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建置志·寺观》载:三司阁,关厢东门;三官阁,关厢西门。经认真分析比对,莫理循在1910年拍摄的一张老照片,正就是关厢东门。

这张照片最早的版本,附有英文注释,直译为城关楼;将照片放大、修复,可以看到其上的二层木质建筑物,挂有竖匾,匾额上“三司阁”的字样可识别出。

(六)卫城、瓮城、月城

明清两朝,凉州城池除了关厢城的营建,尚有卫城、瓮城、月城等需理清关系。

卫城:即满城。因战乱多发,乾隆二年在凉州主城东北方向筑新城,用来屯兵,新旧两城各司其职。

瓮城:附属于主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外的建筑物,主要作用为预警防御。

月城:源于南北朝时期“却月城”;唐时定名,指修筑于水边的半圆形军事城堡;南宋始,月城成为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并且使用灵活,根据修建位置不同起到不同的防御作用。明初,凉州城池主要敌患为来自北边蒙元残余势力,故凉州城池的月城修建在北城门西侧,大致位置在今天瑞一区北端,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图源《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凉州方位图”,局部放大后,红圈处即为月城位置。

三、关厢城的发展

1、人口的增加。因为处于军事斗争前沿阵地,终明一朝凉州卫人口增加并不十分快。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对清朝时期凉州府下辖人口数进行推算,乾隆44年(1776年)为134.8万,嘉庆25年(1820年)为150.4万,1861年达到166.6万,受西北回民事件影响,1910年回落至71.6万。另据信源,乾隆14年(1737年),仅在凉州主城区居住的人口就达2.7万人。

从以上数据得知,乾嘉时期凉州府人口数较为稳定,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哪里住?主城已被军政衙署及众多庙宇所占,可以提供的居住地并不多,继续在关厢城居住又显得拥挤不堪,急需另辟一地安置新增人口。

2、商业活动逐渐兴盛。康熙37年(1698年),重开嘉峪关,河西走廊商路恢复,贸易流通、商贾云集的景象重现。通过设立茶马互市、特许哈密回商免税到武威贩售等举措,促进了内地与少数民族间的商业往来;后逐渐发展,武威西通新疆、南通青海、北接内蒙,与兰州同为西北民族贸易之重镇。到此处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商业来往,必须依托驿站、客舍等进行,而凉州城东西走向的交通主脉络和关厢城的存在,也使得关厢城越发显得拥挤不堪。

3、“新关”的形成。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新关应运而生。查阅各类资料,并无新关形成的准确记载,据推断应不晚于乾隆时期。此时的新关,只是一个人员集散和商贸流通的地域,并不起到任何关防作用。其得名亦从简,旧关厢城称“旧关”,与之对应新近形成的区域为“新关”。

图源《五凉全志》“武威县水利图”。

4、一直以为,在1927年的大地震中,关厢城同主城的其他建筑一样灰飞湮灭,但不久前一则资料的发现,证明至少在解放初,关厢城依然存在。



在这个解放初武威驻军某部编印的小册子里,明确写着:驻军担任着五个城门的警戒任务。

四、结语

1、关厢城虽是呈现某种空间结构特征的人文地理现象,但背后隐藏的政治、军事、商业和人口的变化因素,更值得仔细考校。因此,在研究明清时期凉州古城的空间形态时,不应忽略关厢城的存在。

2、对城市微观地名的考察辨识,进而拓展到地名形成背后的各类因素,应是地名研究的应有之义;“泥古”或是“疑古”,恐怕都非学习研究历史的正途,在尊重历史典籍记载的前提下,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场景加以甄别借鉴,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关厢   东门   乾隆   城池   城门   地名   城墙   驿站   人口   区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