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大潮起!潮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今年GDP预增6%左右

潮州“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重磅出炉,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发出拼经济“最强音”。

回眸2022年,潮州亮出了一份沉甸甸、实打实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上游,跑出了振奋人心的“潮州速度”;“三大战役”取得斐然成效,见证了改革攻坚的“潮州深度”;引韩济饶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诠释了利民为本的“潮州力度”;潮团年会的申办赢得海内外潮人的竭力支持,国际性活动的举办赢得各方嘉宾的广泛赞誉,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潮州高度”;广济桥迎来历史空前的客流高峰,刷新了千年古城的“潮州热度”;疫情大战大考和急难险重时刻,广大市民守望相助,更是饱含令人感动的“潮州温度”……

答卷振奋人心,蓝图催人奋进。报告擘画了2023年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将紧紧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使命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打造“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现代化潮州新篇章。报告显示,2023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左右。

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作战蓝图”,更是一份人民至上的“民生清单”。笔者梳理报告,解读其中蕴含的发展机遇、民生实惠。

聚焦强县促镇带村,潮州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极。图为潮安区庵埠镇郭陇三村景色。陈敬松 摄

强县域

全力构筑新引擎

韩江之畔,千年古城迎八方来客,人气兴旺;饶平海湾,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机器轰鸣;工业园内,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热火朝天……新春开年,潮州城乡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热潮。

省委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吹响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高铁潮汕站。郑坚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潮州要聚焦强县促镇带村,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极。首要之务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突出各县区特色优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鼓励各县区各展所长、全力构筑县域经济强引擎。

其中,湘桥区要突出“中心城区”优势,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瞄准“首善之区”定位,做好城区经济和园区经济两篇文章,打造文化高峰、产业高地,努力再建一个新城区、再造一个新湘桥。

潮安区要突出“工业强区”优势,以产业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大力发展高端特色制造业,争当全市制造业当家生力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饶平县要突出“临港新城”优势,做好海洋和港口文章,坚持港产城联动发展,推动潮州港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园等园区扩容扩能、提质提效,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带,争当全省“融湾建带”排头兵。

加快高质量发展,既要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也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从五个层面拓展、再造发展空间,积蓄潮州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向新城规划建设要空间——要加速中心城区东进南拓,高标准规划建设韩江新城,推进半岛广场、北溪沿岸等重点片区建设,抓实抓好潮人公园、粤东城际半岛广场站、砚峰路等重点项目。

向旧城改造更新要空间——要统筹推动城市更新,实施韩江东岸“三旧”改造等重点项目,再启动1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激活恢复旧城区生产生活机能和内生发展活力。

向土地集约整备要空间——要推进年度1万亩“工改工”项目,以“工改工”“村改”带动产业空间再造,以连片整备和改造升级推动容积、投资、产能“三加密”和设备、税收、环境“三提升”。

向平台开发建设要空间——要支持凤泉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打造高新化、集群化、现代化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结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陶瓷、食品、不锈钢、包装印刷等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一批特色化、专业化、链条化园区平台。

此外,要向战略合作要空间。一方面,要更加主动对接融入“双区”“三大平台”,把握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园区配套服务和营商环境共建等重点任务,实行由深圳牵头主导的产业开发建设模式,探索推进澄饶联围片区合作开发建设,努力打造高新高端高效产业平台。

另一方面,要深化汕潮揭都市圈建设,在产业平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快推进潮汕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构建汕潮揭“半小时通勤圈”,推动汕潮揭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顺畅流通。

拼产业

升级再造育新机

坚持制造业当家,潮州以“做强做大产业经济”为突破口,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梁柱”。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点明了5个攻坚发力点——升级再造特色经济、培育壮大新兴经济、提振拓展商贸经济、提档升级农业经济和稳健发展房地产经济。

潮州将打响一批高端企业品牌,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纪金娜 摄

潮州将实施传统产业再造工程,不断提升潮州特色产业在全国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与竞争力,致力构建“买世界卖世界、买全国卖全国”的“产购销研”体系。

潮州是“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是潮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乘省委“下决心把食品工业搞上去”的东风,潮州将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休闲食品、水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等产业,打造鸡、鱼、牛、狮头鹅、茶、橄榄等食品系列。引进食品龙头企业,发挥无穷、真美、益海嘉里等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食品企业,打响一批高端企业品牌,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

潮州陶瓷产业在省内、国内乃至全球,均称得上是独占鳌头。作为“中国瓷都”,潮州市将加快陶瓷产业的结构化转型升级,聚焦智能卫浴、功能陶瓷等细分领域,结合“村改”打造一批卫浴、日用陶瓷、瓷泥等特色园区,做实专业市场、陶瓷原料标准化等延链补链工作,系统推动陶瓷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高效化发展。

潮州是全国唯一一座“中国婚纱礼服名城”,成为我国主要的婚纱礼服生产聚集地和贸易出口基地。如何开拓服装产业发展新路子?潮州将坚持挖潜力与引外力相结合,探索推动婚纱礼服产业与知名服装产区实施嫁接合作,谋划举办婚纱、时装等展销活动,打造高端化、国际化服装品牌。

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更是潮州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潮州市将以“链长+链主制”为抓手,完善优化“五个一”机制和“一链一清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包括壮大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拓展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安全应急等产业集群。其中,支持三环集团等领军企业扩能增产,加快陶瓷燃料电池、梯度材料等战略性项目应用推广;加快凯普医学科学园项目建设,打造核酸分子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基地。

在提振拓展商贸经济方面,潮州将探索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家门口的展会,滚动举办茶叶、食品等特色展会,以及家居、汽车等消费节。同时,深耕拓展贸易经济,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深度参与“粤贸全球”、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活动,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此外,坚持“线上+线下”“出口+内销”同步发力,培育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服务贸易等新业态,建设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发展壮大陶瓷、食品、婚纱晚礼服、包装印刷等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潮州还将提档升级农业经济,高标准打造凤凰单丛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等平台,高质量建设好潮安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入实施凤凰山茶旅走廊等重点项目,谋划举办工夫茶大会,力促单丛茶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在房地产经济的稳健发展上,潮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给,力争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超140万平方米。落实“金融16条”等政策措施,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激活住房消费。实施建筑业培育计划,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建筑企业,培育扶持专业资质承包企业,推动建筑企业晋级增项。

深改革

创优环境激活力

潮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冲开束缚发展的藩篱,唤醒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其中,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是重中之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致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企业“直通车”“同心暖企”等机制,打通招商引资、落地进驻、审批服务、资金支持、用地保障、用工保障、上市指导、投资指引等服务链条。

针对“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办事难”“用气贵”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给出了针对性举措。如在用地方面提出实施“标准地”出让模式,严控“工改居”“工改商”,确保新增工业用地规模“只增不减”,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不少于50%投向工业领域。在用工方面,将探索实行校企培训对接、地市劳务对接等模式,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用气方面,将新建中压管网50公里,更新更换老化管道6.7万户,全力争取上游低价管道天然气气源。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潮州将完善“一张网”“一键式”“一站式”融资服务体系,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市场开拓、企业融资、用地需求、物流运输、稳岗拓岗等困难问题,努力让民营经济真正成为深深扎根的“树根经济”。潮州还将通过打好“资源配置优化”战役,盘活优化国有资源资产,探索实施国有资本、民营企业相互参与“双向”混改共同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资本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

科技与人才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有力支撑。一方面,潮州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韩江实验室+科创企业+高新区”创新联合体,力促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至280家和220家;推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另一方面,强化人才保障支撑——落实“韩江人才计划”和“1+1+8”人才制度体系,大力引育各行业各领域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人才提供“安居”“乐业”“康养”“畅游”“文娱”全方位服务保障,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扎下根。

随着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也将跑出“加速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潮州要狠抓“大招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其中,将招商引资作为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工程,实行“每月一算账、每季度一汇总、年底算总账”工作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跑企业、谈合作、拉项目,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由此可见潮州招商引资的决心之强。潮州还将积极走出去,实施“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建立招商先锋队,派员进驻珠三角核心城市和重点产业空间,定向引进一批“潜力股”企业和战略性项目。

为推动产业项目,潮州将狠抓增资扩产。抓好恒升科技新型薄膜等年度投资155亿元的271个工业项目,加快推进35个拟投产项目。实施年度投资29亿元的技改行动,推动200家企业实施设备更新、8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0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此外,积极谋划申报一批专项债券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狠抓投资建设,攻坚一批待建在建项目,推动大唐潮州电厂5—6号机组项目6月底前开工建设,抓好年度计划投资281亿元的241个重点项目,推进粤东城际铁路潮州段、汕漳高铁等交通项目,北溪分洪桥闸重建等水利项目,西三线闽粤支干线二期等能源项目,220千伏径南等电力项目。

增自信

文化经济互融合

今年春节,潮州文旅市场非常火爆。数据显示,潮州市接待游客285.30万人次,同比上涨44.1%。古城依靠文旅带动消费的独特优势正在聚集释放。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回望2022年,潮州文旅的“答题卷”上,绽放着城市文脉焕发出的崭新生机。

枫溪池湖大锣鼓队在牌坊街巡游表演。金立敏 邢晓华 摄

过去一年,镇海楼复建工程完工,卓府后包房、铁巷陈宅等“百家修百厝”项目和道韵楼主体修缮工程顺利完成,廖厝祠、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1处……文物保育的成效,唤醒了那些在历史中沉睡的古老建筑,让这座千年古城与人们共生共荣。

过去一年,潮州成功入选首届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上线国内首个“元宇宙”地方工艺美术馆,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潮州工夫茶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一项项文化传承突出成果不断提升潮州文旅的“含金量”。

过去一年,牌坊街获评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潮安区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区”“中国最佳商务休闲旅游目的地”,潮安区凤凰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红色热土,凤凰美食”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饶平县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覆盖……一批批洋溢着活力的文旅新业态,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系列“文化+”将推动潮州文旅融合步伐更坚实。新的一年,潮州文旅又将有哪些新做法?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为更好延续城市文脉,潮州将持续深入实施文化大传播、大发展工程,深化潮州文化基础性研究阐释,实施潮州文化探源工程,加快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潮州是广东的非遗大市,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这是潮州独特的宝贵财富。潮州将引导非遗技艺走“产品+精品”路线,构建“保护+传承+发展”生态链,实施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潮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街一巷皆历史,一砖一瓦写故事。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潮州将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育活化的基础上,更多采用绣花功夫推进“百家修百厝”以及微更新、微改造项目,推进道韵楼修缮工程,抓好廖厝祠、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保护好潮州古城、龙湖古寨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依然是新一年潮州文旅的关键词。围绕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潮州将突出抓好“三区一都”创建,深度挖掘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旅游潜能,做优做精特色化文旅产业。同时,推进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下东平名人故居文旅综合体、潮汕铁路意溪站旧址修缮等项目,完善提升星级酒店、旅游民宿、商业广场、集散中心等文旅系列配套项目,策划举办文化踩街等传统文化品牌活动,打通“食住行游娱购”链条,以加强古城商圈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让潮州古城“有数有税,旺丁旺财”。

新的一年里,潮州文旅还将以文脉传承与文化产业并重为基础,展开更多新玩法。一方面,大力发展文旅、文创、文化艺术、文化科技等产业,将“府楼猴”“鉎牛”等标志性文物打造成文创产品,另一方面,迎合“Z世代”旅游消费需求,用好短视频等网络营销平台,探索发展“文旅+游戏”“文旅+动漫”“文旅+剧本杀”“文旅+手办周边”等新产品、新业态。在提升自身的同时,潮州将积极“走出去”,例如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多层面宣传推介潮州历史文化、投资环境、文旅产品和特色美食,同步做好潮瓷、潮绣、潮雕等工艺精品、特色产品展销展示,让文化软实力真正转化为发展驱动力。

“侨”是潮州重要的一张名片。2022年世界潮人寻根地项目在潮州启动,潮安区获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龙湖古寨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可谓成果斐然。2023年,潮州将继续用好这张“侨”牌,以“侨”为桥推进高水平开放。全力筹办第23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积极筹建潮州华侨博物馆,加强华侨文化研究保护,打造“世界潮人寻根地”。“以侨引资”“以侨促贸”,加强潮商侨企联系服务,开展“潮文化海外行”“潮侨潮商返乡行”,落实“惠侨暖企”“惠台暖企”等机制,把潮侨潮商等资源优势转化成高质量发展优势。

添福祉

和美潮州成色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这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绿色“家底”丰厚的潮州而言,更应着重守护好这份生态之美。政府工作报告中,探索绿美潮州生态建设新路径被放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首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潮州将扎实推进绿美潮州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统筹推进林网、水网、路网融合,优化提升绿廊、碧道、公园、绿地。同时,统筹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水环境方面,将强化韩江、黄冈河水环境保护,加快饶平县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面,将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启动潮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系统强化公共安全治理,推进平安潮州建设。今年,潮州将落实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人民调解工作,全面筹建义警队伍,深化基层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

解民忧方能暖民心。秉持着民生至上的“真情怀”,潮州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生活环境更美好。今年,潮州将扎实办好省、市民生实事,持续推进治涝、治堵、治脏等系列行动,解决好“城市涝”“交通堵”“环境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治涝”行动,推进凤城生态水乡示范区水利整治建设、古城特色区防洪排涝设施提升等工程,系统增强全域行洪排涝能力。深化“治堵”行动,推进银槐西路、兴利路、振工西路、金碧路、北站三路等道路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深化“治脏”行动,以创文、创卫为引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实施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和食品“两小”整治,坚决整治“脏乱差”问题。

——公共服务更走心。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等项目将持续推进建设:抓好韩东学校、凤泉湖高新区小学等总投资26.3亿元的30个学校项目,抓好潮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等总投资48.9亿元的21个医疗项目。教育方面,将大力推进兴学重教、质量强教、人才兴教、从严治教,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医疗方面,将以市域医疗集团建设为抓手,推进医联体、高水平医院、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文化体育事业方面,将加快“粤书吧”“粤文坊”以及乡村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圈”“健身圈”。

——基本保障更有力。聚焦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潮州提出了更细更实的举措。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将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并引导潮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在民政工作上,加快民生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社保、医保、养老、托幼、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加强“一老一小”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建设“大救助”“大慈善”等“五大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

【策划】苏仕日

【统筹】杨可

【采写】纪金娜 许钰敏 黄敏璇 李雨蔚

欢迎您的加入!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潮州市   潮安   潮州   经济   古城   产业   项目   人才   文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