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欢欢 如何从自闭症融入到普通幼儿园的生活?

妈妈描述:

我家宝宝2岁时还不会说话,性格内向,语言发育迟缓,别情绪急躁,对于想要又立刻得不到的东西,总是大喊大叫。到了3岁多的时候,不随群,不听指令,说什么都只会说“不”,到了快4岁才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课堂上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跑来跑去,幼儿园老师建议我们带孩子做康复,停一段儿后再来上幼儿园。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事情有多严重,东奔西走,开始到处找机构。最终被医生诊断为轻度孤独症。

刚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天打雷劈,第一时间去一线城市,辗转去了北京上海等很多机构,奈何要么费用太高,要么需要很长时间排队预约才能得到康复训练。

张老师描述:

这位妈妈当时来的时候,目的很明确,寻求集体融合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克服社交障碍,提高孩子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告诉他妈妈:“对于这类特需儿童来说,融入社会是最终目的。在个训课中习得的内容还需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个训课程中,孩子接受的是一对一的训练,所以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有意识的发挥技能,但这样的训练氛围与生活氛围不同,无法保证其在生活环境中主动使用以学习的技能,集体课就成为了个训成果的巩固与应用重要补充。”

在接下来的集体课程内容设置上,舞蹈课、游戏课、运动课、绘本课、手工课、认知课、感知课、学能课等形式就成了孩子的教学项目,其核心是让孩子能够在集体环境中应用所学习到的技能。课程的设置依据孩子整体程度而定,根据儿童能够完成的度设置所要完成的目标。


经过几个月的集体融合课程以及情景式互动教学后,在引导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道路上,孩子的集体意识,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有了很大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自闭症   幼儿园   目的   孤独症   氛围   集体   技能   妈妈   课程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