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适应好的产妇能主动学习育儿知识,从而会有更强的育儿能力

产妇分娩后其生理、心理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变化,产妇需要度过充满压力的母亲角色适应期,在此期间,产妇不仅要忍受分娩给身体上带来的创伤,还要适应家庭照顾中的转变,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并对孩子和自身的健康负责。

角色适应好的产妇注重亲子依附关系的建立,能主动学习育儿知识,从而会有更强的育儿能力;而角色适应差的产妇不善于学习和应用育儿知识,容易采取消极的方式应对育儿困难,出现无效育儿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在社会中也承担着各种角色,因此当面对新生命的到来时,需要更快的完成多重角色的转换。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也是家庭生活的一个新起点,产妇除受到更多关注外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生产后妇女转化成为人母的角色,她们需要不断适应新角色,受到内外影响也会给自己赋予更多新压力:孩子与自己是独立个体,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还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处理好家庭关系,这些都会印象到分娩后产妇的心态,因此适应好母亲角色,为孩子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可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是否参加产前培训、是否计划怀孕、配偶支持度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而在是否为全职母亲、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公/婆媳关系、孩子出生时的健康状况方面没有差异。孕妇有无参加过产前相关知识培训的经验,对于产后角色能力适应评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被调查者中,有一些孕妇表示在怀孕之前和怀孕之后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专业化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开始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途径进行技能培训,培训的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

但是近几年来,育儿知识相关的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欢迎,也有很多的孕妇开始意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技能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亲子互动的展开、婴幼儿的护理、以及亲子之间情感的建立和培养等。这种培训对于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产孕妇当中,因为很多具有生产经验的孕妇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且已经学习过很多相关的照顾技巧和专业知识。

归根结底,专业技能对于提升亲子关系、帮助产后孕妇快速适应角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相关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借助于专业的人才以及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对产前的妇女以及正在怀孕中的妇女进行相关的培训。

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本文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妊娠是否属于计划内对于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妇很早就开始对怀孕和儿女的养育进行详细周密的规划,但是也存在意外怀孕等情形。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主动的把握生育权、能动性的对生育和养育的时间。

因此对一个家庭而言,计划内怀孕使得家庭成员对于新生儿的诞生充满了各种期望、并且已经做好了各种迎接新的生命的准备。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生活环境、时间安排上面,所有的相关人员都会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这可以使得孕育后婴幼儿的护理可以有条不紊的推进,进而促进孕妇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意外怀孕的情形下,孕妇自身以及家族成员都没有相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条件的准备,新的生命在带给大家惊喜的同时,也会打乱大家原有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安排。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特别优越的人来说,婴幼儿护理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即便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人,意外怀孕的出现会打乱原有的计划,进而阻碍孕妇和婴幼儿之间亲子关系的建立。

通过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配偶支持度与研究对象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之间也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

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现存婚姻关系表示高度满意的孕妇群体,在角色适应能力中所获得的评分也高于其他群体;反之亦然。在现实生活中,孕妇在生产之后往往会出现很多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而此时正是渴望他人关心的时候。

丈夫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果得到丈夫的全力支持,那么这种对婚姻的满意度则会直接帮助产后孕妇找到归属感和自信、早日适应角色。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倍感压力剧增,而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配偶的重要性就越发的突出。

丈夫不仅是妻子的精神支柱,同时也会给妻子提供各种无微不至的生活上的护理。在这样的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产后孕妇能够感受到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快乐、并把孕育的婴儿当成是夫妇之间的爱情的延伸物。如此一来,产妇就更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其中。

与之相反的是,在一些婚姻生活不够幸福的家庭当中,夫妻之间的矛盾往往会给亲子关系的建立造成阻碍;妻子得不到丈夫的呵护,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会进一步增大,同时会将这种负面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孩子。

这样不仅不利于婴幼儿自身的成长,同时也会阻碍母亲角色的适应,让孕妇丧失信心。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外护理专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母亲角色适应;国内关于角色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题中按对象分类有教师角色、护士角色、病人角色等。

在研究时间方面,从女性怀孕起即开始关注母亲角色的发展,时间逐渐延伸到产后甚至幼儿期。从研究类型来看,有比较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干预性研究等。

分娩作为产妇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使得她们在分娩后不仅面临着身体康复的问题,还面临着个体向母亲身份角色的转变过程,而初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能力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及家庭日后生活。

但是,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与母亲相关因素包括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婚姻状况、育儿自信心等。

国内学者唐系甜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产妇年龄、是否为独生女是影响母亲角色适应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小的独生子女产妇其母亲角色适应水平越低,其原因可能为:这些初产妇年龄较小,对生活经验不足,对产后身心调试的知识储备不够,对育儿职责的认知多有欠缺,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较强,这些均可能导致其母亲角色缺无。

胡莎莎研究了学历对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的影响,结果发现本科以上的初产妇适应能力更强,主要因为:学历越高的初产妇,对新知识、经验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她们思维开放,不会受到固有传统育儿思想的影响,很快能够进入为人母角色中。

同时,教育水平越高,越能够帮助她们整合育儿知识、识别有效的育儿经验。与之对应的学历水平较低的初产妇,教养能力与关注能力不足,不能了解孩子需求,亲子依附关系较低。除了教育因素之外,经济收入也会影响到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一般保健活动或育儿活动都离不开经济基础,只有具有稳定收入,较好的物质基础才能帮助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经济一般的家庭中,初产妇更积极适应母亲角色,采取一些母亲行为,亲子依附关系更强。

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外请家政月嫂,帮忙带孩子,初产妇很少会积极主动去执行。需要提出的是,婚姻状态也会影响到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KeatingM对单身母亲的调查显示,由于未婚生育或离婚导致的单身母亲身份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得到的社会支持也很少,单身母亲有着更差的母亲角色适应。

国内的调查对象多为已婚女性,较少关注未婚母亲和离异的单身母亲,使用的变量多为婚姻满意度,具有良好婚姻关系的家庭会有更好的产后角色认同。

母亲的育儿自信也能够预测她们的角色适应情况及育儿行为,育儿自信心越强,母亲角色适应就越好。国内的一项产后家庭角色适应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亲子互动干预后母亲育儿自信也优于对照组,母亲角色适应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孩子相关因素包括孩子的健康状况、孩子气质等。

产后母婴分离是影响产妇母亲角色达成的高危因素,跟早产相比,重症新生儿疾病对母亲角色达成的影响更为显著。早产儿和重症儿母亲因对孩子疾病的不确定感而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不利于母亲角色发展;

与环境相关的因素产妇家人或医护人员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并帮助其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和技能,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都会增强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帮助她们顺利实现角色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产妇   初产妇   角色   产后   婴幼儿   孕妇   主动   母亲   能力   关系   孩子   家庭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