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再忆烟园

再忆烟园

刘阳

这是一座矗立在渤海之滨的高校;这是一座历史不甚悠久的高校;这是一座起点相对较高的高校;这是一座承载无数年轻人梦想的高校。这是烟园,一座美丽的大学,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蓝天、大海、沙滩、城市、高山,与周围散落的人群,伴着大海有节奏的呼吸,交织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这座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校,为数届学子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进步平台。他们从这里起航,走向社会,从此扬帆万里,开启全新的奋斗征程。他们在这里求学,在这里筑梦,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无论学子们身处何处,身居何位,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美好回忆——烟园。

我向海而生,你为梦而来。谁能忘记,那年的金秋九月,烟园体育场内、青春广场上我们走过的齐步、踢过的正步?谁会忘记,我们与隔壁班级整齐拉歌的场景?谁敢忘记,一身橄榄绿,胸前飘扬着红领带,激情昂扬、活力四射的我们?八天的军训,在诸位教官的教导下,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拧成一股绳。我们黑了、瘦了、精神了!虽不能从军报国,但每个热血男儿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军旅梦!这里不是战场,这里是我们圆梦的地方。从陌生到熟悉,从相遇到相知。不论五湖四海,不管大江南北,任尔天涯海角!追求与探索的精神督促和鞭策着年轻的我们,在这块海滨沃土上,如饥似渴的汲取着知识的力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也是如此。我们的家乡在不同的地方,短暂相聚四年后,再分手。这短短的时间,却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依稀记得,大包小包提着行李,步入学生公寓的场景。八人间的宿舍,略显破旧,却挡不住舍友们的热情。同一栋楼的校友,认识的不认识的,擦肩而过时微笑着点点头。

三元湖里波光粼粼,钟楼的影子在水中随波荡漾。湖心岛上,三五成群的身影,或捧书认真阅读,或年轻恋人相互偎依。湖边的垂柳,如少女般垂手而立,清风袭来,随风起舞。初春乍暖,纤细的枝条上吐出颗颗嫩芽,鼓鼓的、浅绿的、含苞待放的。湖中的冰雪慢慢融化,支离的冰块在风中随波逐流,冰块间发出清脆地撞击声,声音不大却足以震动耳膜。偶尔,几只水鸟于湖中嬉戏,悠扬的啼鸣声回荡湖面。待夏日来临,骄阳似火,荷花在湖中争先恐后的竞相绽放。这时,立于湖畔,可欣赏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

三元湖偏东侧位置,一座小小的石拱桥横亘于湖面,连接湖的南北两侧。石桥虽小,却雕琢精细。这座享誉校内外的小桥,每天都迎来众多学子拍照留念。有毕业留念的,有情侣留念的,还有摄影爱好者尽情施展技能的。在烟园近四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此桥无人不晓。

石桥东面,一座红色小亭矗立,名曰:烟雨亭。小亭建成于2019年10月份。“烟雨”一词取自苏轼词《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烟雨亭地处湖心岛,东接莲桥,绿树掩映,湖水环绕,细雨蒙蒙,如诗如画,亭桥雨荷,意境幽远。烟雨亭高7.035米,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烟园建校35周年,代表着烟园对伟大祖国的真诚祝福。亭子以其古香古色、庄重典雅的形象与三元湖周边的建筑、绿化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联谊宿舍,是那个年代的特色词语。我们宿舍曾与数学系的某个女生宿舍联谊。记得有位山西女孩,面容姣好,谈吐优雅。后因忙于学习,渐渐忽略了联谊的事情。也正是这次联谊,让我见识到了省内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外省可以上重本的分数,在省内只能上二本。

在烟园读书时,手机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我的第一部手机是2005年,买的一台二手诺基亚。功能仅限于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后来,买了人生中第一部新手机—波导,和现在的手机相比,那是相当的厚实,功能也非常单调。正因当时手机不够普及和功能不甚完美,每间宿舍才配有一部电话,电话卡也成为同学们的必需品之一。我曾和舍友去其他公寓推销过电话卡,现在想起,也是人生的一种阅历。

那年,有一种游戏叫做CS。记得在学院上完课,我们相约在就近的机房,进行宿舍间对抗赛。哪个宿舍如有一两位高手,往往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些年,我们也会沉浸在短暂游戏的快乐中。但是,没有一位同学沉迷其中。

晚上十点过后,有同学在公寓的走廊,借着廊灯夜读。那年轻的身影,那聚精会神的样子,伴着不甚明亮的灯光。窗外传来海的气息声。夜色中,皓月悬空、众星围捧。喧闹渐渐褪去,银光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大海有力的呼吸,浪轻抚着沙滩。钟楼放下白日昂立的身姿,俯视着寂静的园区,眼里写尽温柔。夜深了,同学们相继进入梦乡。在这齐鲁大地的怀抱,在这黄海之滨的滩头,在这繁花似锦的小城,在这学海无涯的烟园,他们睡的是那么的沉稳,那么的踏实。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离开烟园已近十六载,时光弹指一挥间。十六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朵浪花。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依然值得回忆。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留下时代的印痕,蕴含着成长的足迹。

重回首,那些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夜阑珊,读无眠,听尽春言,每天都是新的一片。为了烟园,为了我们的明天,撸起袖子不再清闲!望着洒满月光的星星,奋勇向前。

作者简介:

刘 阳,山东临沭人,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文章见于《家乡》《作家美文》《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中国诗歌文学精品》等。

编辑:刘学光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齐鲁大地   临沭   钟楼   齐鲁   留念   不甚   烟雨   宿舍   高校   手机   刘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