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二当家”赚翻了,业绩远好于老大哥中芯国际

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上的大公司主要分成两类,一类负责前端设计,比如高通、苹果,国内的华为海思等;另外一类负责把设计出来的芯片制造出来并量产,比如台积电、三星等。可别小看第二类负责量产的公司,他们的技术能力不比第一类差,甚至可以说“卡脖子”主要卡的就是量产制造环节。

芯片量产制造也被称为代工,全球技术能力最强的芯片代工企业要数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了,市占率超过了50%,第二名为三星,市占率不到20%。而中国大陆最牛的芯片代工企业非大家熟悉的中芯国际莫属,市场份额排在全球第五,大概在5%左右。之后便轮到了刚发布财报的华虹半导体,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拥有1.5%左右的市场份额,排在全球第七。

行业寒冬下四季报依然亮眼,净利润同比大增35.4%

2022年开始芯片行业的日子不好过,美国加息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人们收入的减少导致对消费品的需求下滑,厂商不生产产成品了,自然也就降低了芯片的进货量。

寒冬之下国内芯片代工行业老大中芯国际的四季度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中芯国际2022年10至12月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美元,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15%;净利润方面更惨,去年四季度总共录得4.25亿美元,同比下降26.4%,环比下降25.9%。

与此同时,中芯国际认为行业寒冬将会延续至2023年,预计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会在去年四季度已经大幅下滑的基础上再降10%-12%,毛利率则降至20%左右,业绩压力较大,直到今年年底才能回升到2022年的水平。

老大不给力,老二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

华虹半导体最新财报披露公司于去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亿美元,同比大增19.3%,净利润则为1.85亿美元,同比增加35.4%。整个2022年的营收规模突破24亿美元,净利润为4.06亿美元,均比上年有超过50%的增长。

相比于中芯国际的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芯片代工二把手看着并未受到整体环境不佳的影响。

聚焦中低段芯片领域,55纳米已是极限

我们判断芯片高端与否的重要指标是制程工艺,也就是常说的28纳米,7纳米、5纳米等。从全球范围来看台积电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量产7纳米和5纳米芯片,去年年底更是宣布量产3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中国大陆厂商中制程工艺最先进的中芯国际已能够量产14纳米芯片,虽然与台积电还有着不小的技术差距但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中芯国际追求的是高端领域的突破,死追台积电,华虹半导体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

从财报中发现华虹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两部分,一是电子消费品,四季度贡献了3.9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了62.1%;二是工业及汽车,1.7亿美元的营收占比26.9%;剩下的通讯与计算机加在一起只有11%。

家用电器和汽车上需要的芯片与手机和电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仅不需要10纳米以下的芯片,连28纳米制程的芯片基本上也很少使用,所以华虹半导体将主要精力放在中低端芯片领域。

我们从按制程划分的收入占比情况中也能发现这点。

2022年四季度华虹最大的销售源自0.35微米及以上的芯片,占总收入的4成以上,一微米相当于1000纳米,0.35微米及以上指的是350纳米及以上;90纳米至135纳米芯片贡献的收入占到了四季度总收入的39.8%。

换言之,90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是主战场,占总营收的80%以上,而华虹最高端的工艺节点为55纳米芯片,别说和台积电一较高下了,距离中芯国际的差距还很遥远。

华虹虽然赚的是辛苦钱但受环境影响较小

中芯国际业绩走低、华虹半导体业绩增强,同样致力于芯片量产代工,又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行业巨无霸,为何两者表现出了截然不同业绩呢?

主要还是双方的定位不同。

前面提过中芯国际紧追台积电,重心放在高端芯片领域,代工的产品中有不少是用在手机这样的高价商品上。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大幅下滑, 据IDC数据,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1.3% ,智能手机卖不动,芯片需求跟着减少,中芯国际四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不足80%。

华虹半导体面临的市场不同,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新能源汽车对制程工艺要求没那么高,几十甚至上百纳米的芯片完全够用了。大部分家用电器的价格不高,受经济不佳导致需求下滑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智能手机这样的高价商品。

另外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量产中低端芯片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华虹半导体去年四季度来源于工业及汽车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了69.7%,远高于其它细分终端市场。新能源汽车让华虹半导体收益颇丰。

当然,技术含量较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产品溢价能力不足,可以说华虹赚的是辛苦钱。

华虹半导体的四季报还给出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期,预计营业收入与四季度持平,维持6.3亿美元的水平,毛利率在32%至34%之间,虽不突出但比中芯国际营业收入环比两位数下滑要好得多。究其原因,依然在于中低端商品消费市场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小于高端商品消费市场。

中国需要中芯国际这样不断向全球顶级同行冲击的企业,也需要稳扎稳打、在成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就像我们既要解决“卡脖子”难题也要搞定吃饭问题一样,所以大家用不着觉得华虹国际不上进,毕竟并非所有人都有上清华北大的资质,考个985或者211大学也是不错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三星   芯片   业绩   老大哥   代工   量产   净利润   半导体   纳米   美元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