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父亲,一个活得很真实的人

文 | 老理行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在你的亲朋好友及接触了解的人当中,谁是你心目中最为敬佩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父亲”。

这绝不是由于他是我的至亲,给予了我的生命,对我有养育之恩、教诲之情,亲情关系使然;也绝不是因为在我半个世纪的人生阅历中,自视清高,孤陋寡闻,工作和生活圈子狭窄,没有机会认识和接触那些出色优秀的人,眼界不宽所致。我自认为我还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不太容易感情用事。也还觉得自己的眼界不算窄:多年来,接触过不少人,经历过不少事,对亲朋好友知根知底,对名流贤达也不陌生(主要是通过阅读人物传记了解)。但当我在对众多的人进行了一番解剖、比较之后,还是把“心目中最敬佩的人”这一票投给了我75岁的父亲。特别是当我阅读完他撰写的20多万字《平凡人生》的书稿之后,就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

是的,就学历、工作、职务、成就、贡献、影响而言,我的父亲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人。论学历,他只是初中肄业;论官职,他连七品芝麻官都不是(正科级);论贡献,他没有做出惊人业绩;论影响,他也不是社会知名人士。那么,到底为什么父亲会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呢?我深思再三,来源于我发自内心的对父亲这一生“活法”的欣赏,即“活得真实、活得潇洒、活得有品位”。



父亲1957年冬在临潼华清池(蹲者)


先说活得真实。这是许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活法”,但往往都未能如愿。然而我的父亲却做到了。这种“真实”首先表现在他敢说真话,敢说实话,敢说硬话,从不忌讳什么、隐瞒什么。父亲是一个性格耿直、刚硬的人,他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最见不得的是拍马溜须、弄虚作假、夸夸其谈、不务正业、欺上瞒下、假五作六、仗势欺人那一套鬼把戏。最反感的是有些领导的官气、官腔、官行。凡此种种的一些作派、习气,一旦要是被他碰到、发现,无论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还是天王老子地王爷,他立即会给你来个“下不来台”,而且语言犀利,甚至尖刻,口下或笔下(他经常在报上发表一些短文章)绝不留情。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他得罪了不少人,也吃了不少亏。

比如,1959年他因说了些真话而遭到批判,并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以致被下放到边远农村劳动改造,最后不得不辞职回家当了17年农民,直到1979年落实政策重回检察院。这也正应了“性格决定命运”、“祸从口出”那句话。由于他从不怕鬼,也不信邪,该说就说,直言不讳,“敢于犯上”,因此有人怕他,也有人恨他,但更多的人是服他、敬他、爱他。父亲这种敢说真话的品格,尽管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些曲折、坎坷,以致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生活的十分艰难,但活得却很自在、坦然,心理和精神上没有负担。这也许是他能够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1957年在西安学习留影(最后一排中间为父亲)


父亲不仅敢“真说”,而且还敢“真做”。在他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难事,绝不会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前怕老虎后怕狼。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就敢于“大胆地往前走”,具有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拼劲和韧劲。为了给单位争取一个好的办公条件,他气哄哄地去找县长反映实情,县财政很快就给单位拨了20多万元的建房资金(80年代20万元还能办点事);为了让组织人事部门尽快落实政策规定的职级待遇,他牵头直接面见地、县两级领导进行陈述,使中央的政策很快得到兑现。



父亲1958年在检察院院内


为了将群众公认的本院副检察长合适人选推荐提拔上来,他以个人名义致信给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说明情况,力陈理由,最终使县委重新做出了人事任免决定,等等。总之,他在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从不羞羞哒哒、遮遮掩掩,也从不考虑可能会对自己产生的不利的影响,一切都按自己认准的处事原则去办,能成则成,不成拉倒。他常说一句话是:“求官不成秀才在,怕什么?”这种勇气和豪迈令儿辈们自叹不如。



1959年5月安康县吉河区部分干部合影(后排右3为父亲)


再说活得潇洒。人只有真实了,才有可能潇洒。一个人如果处处言不由衷、善于伪装,事事又工于心计、锱铢必较,是很难洒脱起来的。正因为父亲以真实为本色,心底透明,乐观向上,才会在沉重的生活面前表现出了应有的自信、轻松和洒脱。父亲一生共养育了我们7个儿女,他好像并没有因生活担子重而整天愁眉苦脸。在把我们姊妹7个养育成人、独立门户的同时,他自己也尽可能多地享受生活的美好。抽烟喝酒是他的两大爱好,至今仍伴随着他每天的生活。一天二两小酒是雷打不动的。烟也是想抽就抽,也无所谓档次高低。截止目前,他还没有戒烟的打算,一切顺其自然。

在70年代初期,在家庭经济还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他就想方设法给家里购置了在当时还是高档商品的收音机和飞鸽牌自行车,此举一时在生产队引起轰动,被传为佳话。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隔壁邻舍在收工之后,挤在我家收音机旁听样板戏的情景。而更让社员们大开眼界的,是他在1976年就给家里盖起了带玻璃窗的新式砖木结构瓦房,这在当时农村是凤毛麟角,为后来队里建房的社员纷纷仿效。



1986年父亲和母亲在北京北海公园


1986年,他带着我母亲和四弟去河北衡水看望分别多年的老亲家,并游览了北京。后来又多次带我母亲外出旅游,先后去了苏州、杭州、上海、南京、庐山、武汉、重庆、三峡等地(2003年10月又在我和媳妇的陪伴下,分别去了泰山、曲阜、烟台、大连、北京),开阔了眼界,愉悦了身心,丰富了人生经历。

他的这种从容、大气、洒脱的生活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美好生活地孜孜追求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对待个人的利益上。他对子女的教育总是以鼓励、引导为主,既不“望子成龙”,也不“恨铁不成钢”,从来不打、不骂、不催、不逼,只是多给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各人根据自身特点自由发展。



1991年父亲和母亲在杭州西湖


二弟1981年底从部队退伍回家后,对继续修理地球不太甘心,想重新复习考大学,父亲二话不说全力支持,让二弟休闲在家集中补习功课两年。经过刻苦努力,二弟终于不负众望,“金榜提名”,于1983年9月跨进了大学校园,完成了由“穿草鞋”到“穿皮鞋”的转变。这是张家坎李氏家族走出的第一个全日制大学生。四弟从小比较贪玩,且性格倔强,对念书兴趣不大,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一次老师错怪了他,便再也不肯上学,父亲在劝说无效后也不再坚持,让四弟辍学在家,从此四弟便有了个“拉兹”的外号(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男主角)。

更能反映出父亲那种洒脱劲的,还是他在名利面前所具有的那种淡泊心态。为了早一点给年轻人腾位子,他主动要求从副检察长的位置上提前退下来,而且在未满60周岁时就办理了退休手续。这与有些人坚持“超龄服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父亲退休后从事兼职律师工作的10年间,曾把许多慕名而来找他代理案子的当事人介绍给其他律师,从而在安康律师界赢得了好的人缘和名声。所有这些,都是一个被名利所累的人无论如何难以做到的。



有了真实和洒脱,父亲自然就活得有质量、有品位。这种质量和品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二是他内心所拥有的一片宁静。父亲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众多形形色色的人,从上级领导到下级同事,从朋友同学到农民兄弟,从原告被告到隔壁邻居,以及远的、近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总之,凡是与他有过交往的或者仅知道他名字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一种敬重感。在他60岁生日那一天(那时他已经提前退休在家),很多人主动前来为他祝寿。由于父亲一生胸怀坦荡,与人为善,处事公正,清正廉洁,不贪图名利,不阿谀奉承,不说大话假话,更不会整人害人(但也不怕被人整),因而回首往事,他能坦然面对,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淡定,而这种纯净的心境又是高品位生活不可或缺的。



在这里,我要谈谈父亲《平凡人生》这本书。父亲是在我们弟兄几人一再劝说下才动笔写这部书的。还是在十多年前,我就和二弟为此事一起沟通过,两人的一致想法是:父亲从1951年参加工作,到1992年退休,历时41年。这41年正是我们国家起伏变化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父亲个人和我们家庭变化起伏最大的时期。这就说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命运是和整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的。而父亲恰好就是这个时期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可以讲,他个人的这段历史,就是我们国家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我俩认为,非常有必要、也有价值让父亲把他个人的这段经历写出来,这既是对他个人丰富人生的总结,可以留作纪念,也是给儿孙们留下一点精神遗产,供后辈们学习借鉴。同时,也尝试一下可否通过一个人的平凡小事,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对那段历史多一点了解和感悟。父亲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和建议。他从2004年岁末开始动笔,以写实的手法娓娓道出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尽管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工作中的小事、琐事,但却都很真实。而真实的东西自然就有它的价值、力量和魅力。



在我这篇专谈父亲的文章的结尾,我要为我的母亲说上几句心里话。父亲一生虽历经坎坷,饱受风霜,但却能做到身体和精神不倒,并能幸福地安享晚年,除了他个人独有的“活法”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个好母亲。



母亲是一位典型中国传统女性。她善良无私,通情达理,克勤克俭,是个永远都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忍耐力的人。她对儿女是精心呵护、疼爱有加,对丈夫是悉心照料、体贴入微。在他们夫妻俩相濡以沫的56年间,可以讲,她不仅是父亲生活上的“保育员”,更是精神上的“调理师”。尤其是在父亲遭受了不公正处理期间,她与父亲心心相印,共度难关,终于使父亲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如果说,父亲是支撑我们全家这个大厦的“骨”,那么母亲就是凝聚全家人心的“魂”。作为他们的儿女,我衷心地祝愿父母二老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草于2006年12月,修改于2023年2月二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父亲   真实   活法   心目中   眼界   真话   洒脱   母亲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