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一夜之间又大势所趋了?

只因近期理想汽车CEO李想的一条微博,引发了业内关于增程式动力的热议,虽然有蹭仰望U8热度之嫌,但已经在中国车市有着举足轻重的比亚迪,仰望U8的动力结构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中国汽车在高端新能源动力上的技术走向,这会是增程式么?又会带来哪些新的"进化"?我们已经充满了期待。

为电动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2年,PHEV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42万辆,同比增长160.5%,增速大幅领先于纯电动车型(74.2%),在新能源销量占比也超过了25%,其中,最抢眼的比亚迪汽车销量占据了半壁江山,特别是超混DM动力产品的全面发力,让混动车型无疑成了2022年车市的最大赢家。

包括吉利、长城、长安等在内的车企在超混动力产品、技术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业内称这一年是中国超级混动技术的元年,从燃油车迈向电动化的进程中,迈入新的“混动时代”,也逐步得到了市场认可。

单从技术层面上,PHEV或插电式混动都是从发动机驱动的底层出发,加入电驱组合,使动力、经济性表现上更高效,从油改电的技术已经迈向了更适合场景使用的新一代超混技术,工作模式上也更灵活。但销量表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乘用车市场的前驱车型,如果是四驱、多电机布局结构的高性能产品上,现有的超混动力架构和逻辑上则面临着新的壁垒。

于是,更靠近电驱体验的增程式或将成了一个"进化"方向,这个曾被大众前CEO冯思翰炮轰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又被长城嫌弃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却在新势力理想汽车的产品上中得到了应有的市场"尊重"。

混动的尽头是增程?

2022年理想汽车从ONE切换到L9、L8的体系,经历了颇多波折,但还是实现年度交付量达13.32万辆,同比增长47.2%, 步入今年2月份,理想L7正式入市,卡住了30万区间的大五座SUV市场,后面还有L6进一步扩大市场细分,无论是“大彩电、大沙发”的用户思维正向开发的竞争力,还是其增程式动力的进化和坚持,都带了2023年的更多可能。

而新势力车企中,岚图、问界、零跑等品牌也开始推式增程式的动力产品,也纷纷展示出更合理的动力逻辑方案。增程式能有效解决纯电的充电焦虑,驾驶平顺性是纯电的体验,满足更多的场景使用,近200km的续航够平时通勤,偶尔高速即使是产生油耗也不会带来太多的成本压力。

但增程式在全场景的使用中同样留下了许多诟病,因为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动力和nvh表现都下降明显,我无法保证日常的使用场景都能控在100km内,于是有了新的“亏电焦虑”。何况一辆有油耗的车还能称之新能源车么?作为向纯电过渡解决的技术路线之一,同样没那么完美。只是在场景使用上,谁能给消费者带去好的产品体验,谁就能得到市场认可。

所以,回来开头聊的仰望U8的动力,采用四电机结构,可纯电和混动。以目前比亚迪DM系列的技术路线,很难承载高端仰望U8所需要的性能表现,那么,会用增程式么?或许这个100%自主研发的动力架构在DM的基础有了新的“进化”,我们将试目以待。

对于电动化未来趋势,毫不质疑,但这个过渡解决方案中,无论是PHEV、插电式,还是增程式,技术条件都在摸索前行,随着新源车的渗透率扩大,2023年依然会是混动产品的主场,技术路线在争议中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程式   长城   大势所趋   新能源   油耗   场景   理想   动力   市场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