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一个春日的下午

主播读经典,陪你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青州融媒主播梦娜。今晚与您分享席慕容的文章《一个春日的下午》。

《一个春日的下午》

文丨席慕容

很小的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做“我的宝石”。

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把这颗石头抛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来。

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头了。

我果然再也没能找回那颗石头。草并不长,草坪也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预知的那样,尽管我仔细翻寻了每一丛草根,搜遍了每一个它可能会落在的角落,我始终没能再找回我的宝石。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院子里那一种昏黄的暮色,和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在草丛里搜寻时的慌乱与悔恨的心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走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的事情,看过不少石头,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丽或者奇怪的矿石;但是,没有一颗可以替代、可以让我忘记我在五岁时丢失的那一颗。

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它来,在我心里,它的圆润和美丽实在是无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为过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亲手把它抛弃的,所以,那样的憾恨总是无法弥补。也因此,那一颗小小的原本并不足为奇的石头,竟然真的变成了我心里的一颗宝石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一种执迷本身实在是很幼稚和很可爱的,不是吗?想一想,当年的我若是能在那个傍晚找回那颗石头,在小小的五岁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还不是也会和那些早已被我毁坏,被我丢弃的童年时的玩具一样,彻彻底底的从我的记忆里消失,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来的吗?事实不是就应该只是如此而已吗?

可是,就是因为那天的我始终没能把它找回来,它因此反而始终不会消失,始终停留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心中最深处的一种模糊的悔恨,而它的形象也因为这一种憾恨的衬托反而变得更为清晰与美丽了。

因此,得与失之间,实在是不能只从表面来衡量来判断的了,不是吗?

世间有很多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的,不是吗?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至今),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主播简介:

冀梦娜,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主播。

闪电新闻记者 韩莹 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青州市   春日   蒙古族   青州   乳黄   悔恨   闪电   傍晚   石头   下午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