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苏宝顶

小时候只觉得家后面的山层层叠叠,一层高过一层,山顶似乎永远隐藏在雨天的浓雾中,或者耸入晴天的蔚蓝天穹,而村里的老人说那里是鬼怪精灵出没的地方。中学时学了地理,知道那里叫苏宝顶,是雪峰山脉的

最高峰,海拔有1900多米。从此心中便埋下一个小小的心愿——登上这雪峰山极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可惜一直没有成行。

近年来,由于雪峰山风电的开发,公路通到了山顶,儿时的小伙伴纷纷在微信群晒出登山图片——宝鼎巍峨、白云悠悠、芳草凄凄、牛儿满坡。

被彻底撩拨到的我,终于在一个暑气未退的秋日,驱车往苏宝顶而去。汽车一会儿在半山中挂壁前行,脚下便是万丈深渊,一会儿又穿行在层层梯田中,一眼望去,满是金黄的丰收:一会儿又钻入丛林中,密密匝匝,几乎没有一丝缝隙,而黄黄绿绿的小花却又顽强地在路边争奇斗艳,引得蜂鸣蝶舞,百鸟叽喳。一路颠簸爬升,终于看到了山顶那鼎形建筑,继而“苏宝顶”三个大字也映入眼中。这就是撩拨我多年的苏宝顶!我扔下车,张开双臂,一路小跑向鼎拥抱过去。

蓝天白云悠悠、微风飘荡,雁阵在白云中出没,渐渐消失在远方;山波涛一样起伏,牛儿在灌木丛中,在芳草凄凄中或隐或现;登山的游客在如绒的草甸上奔跑撒欢 。

累了,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静静地望着天空,看云卷云舒,听百虫蜩鸣。慢慢地闭上眼睛,就着清新的空气,美美的睡上一觉,物我皆忘,轻松写意,不可言表。

醒了,站立在这群山之巅,极目四望。

古道已淹没在萋萋芳草中。这是一条湘黔古道,曾几何时,道上客商士农往来络绎不绝,道上铺的块石都踩出了很深的凹槽。如今已是行人绝迹,荒废多年,让人顿生沧海桑田的感慨。

古道下一条小溪穿行在荒草中,在斜阳余晖中流向远方山下,山下就是儿时的家园。我知道家乡如往常一样已是已一片金黄的丰收,家家炊烟袅袅,人人欢声笑语。只是儿时的伙伴怕是早已星散四方。

山的对面是麻子界,小学时,老校长带我们春游,翻山越岭之后来到这里,在荒草和荆棘丛中找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抗日第九战区”几个字。老校长激动地告诉我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我军民在此誓死捍卫河山,大败日寇,敌人抛尸枕籍而逃。我们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向着石碑三鞠躬。后来我知道,这就是被称为正面战场上对日寇最后一战的雪峰山会战。如今老校长早已故去,而这里早已建起了正式的纪念碑,五星红旗天天飘扬。

苍山如聚,残阳如血。在这宝鼎之下,我尽情地体味着---雪峰山,我永远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日寇   荒草   学时   古道   秋日   芳草   会儿   儿时   山顶   雪峰   校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