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数字生命是否值得警惕

看过《流浪地球2》的小伙伴们,必然,对其中的数字生命印象深刻。那段辅导女儿写作业的视频记录不断重放的方式打开每个观者的心,从而体会到那种方式的生命永恒。虽然电影展望的时间距离现在还有些长,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会否让大家有所警惕?


不是说来话长,而是真有人悉心观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并对生活上的点点滴滴的改变做了精心的梳理,对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的改变,还是很彻底的。他就是帕梅拉·保罗。


帕梅拉·保罗,是《纽约时报书评》主编,《时代》杂志及《经济学人》杂志撰稿人。著有《至少还有书》、《枕边书》等著作。而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并将其所思所见,注入到《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中。

书中的100件事,是完全按照事件,一件件给罗列出来的。通读全书,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方面去展开,分别是生活、社会、及个人的人生观。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活。

搁在几十年前,大家浏览信息,主要还是报纸、杂志、书籍,但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报纸、杂志等渐渐退出活必需的视野,我们获取信息,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比如手机、电视等;还有退出生活的,可能有手写日记,睡前阅读,也不会记住电话号码,不会记路线图,边纸质地图也不怎么见到;邮票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短信和视频聊天。


而生活中出现问题我们都可求助网络,生病了可先在网上找方法,而不是直接上医院一顿造;买东西没有说明书,也不用担心,可在网上看视频操作;网上下单购物,也不用一定要去橱窗购买;就算一桌子人喝得大醉,也不用担心酒驾,可直接叫代驾。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对我们的生活行为做出了改变。我们一面眼睁睁看着一些事情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一面适应新的生活。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


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些微妙的变化。比如,很多人视频屏幕交流,因此,正常的眼神交流反而少了,同理心也有所缺失,而对事物处理上,耐心也变得不够持久,待人上,也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而变得不够有礼貌。


这点可能大家未必认可。因为,互联网时代下,大家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在琐碎小事上,因此,大家更喜欢敞开心扉说事,而不是很多虚词,比如“请问”,“麻烦你下”等委婉的词。因此,大家也都对礼貌不再那么重视了。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个人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很多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影响。比如以前可能会睡前阅读,如今,更多的时间可能都与手机相伴;我们很多观点,也可能更多是借鉴互联网的声音,比如购物会看好评,一篇文章报道会先看下大家的评论;我们的传统相册的丢失,也对我们对历史的日子的怀念情感散失,而更多的是活在当下,用更多的当下照片将原存的照片替代。


放眼看去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少会有些影响。但只有真正自己定义优劣好坏,自己才可在互联网时代下,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事物。


就像《流浪地球2》里,只有人类存在的文明才是文明一样, 只有你认可的互联网时代,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在我们一面失去的同时,一面保持自己应有的本色,我想这是《消失于互联网时代的100件事》给大家传达的涵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大醉   保罗   时代   人生观   便捷   生命   杂志   数字   时间   社会   更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