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人的理财经历


广告是坑

我,1978年的马,工薪阶层,结婚已18年了。虽是小家小户,但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时的吃穿用度,都少不了钱财的打理。老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辈子穷"。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是我的生活习惯。这些年来,我买过基金,买过P2P,也买过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一些经历,也有一些感悟。


一. 买基金。2008年左右,股市时有牛市,买股票,我不敢。因为我不懂金融知识,但更怕亏钱。我把多年积攒的1万块钱,以1块钱一股的发行价买了人生们第一笔基金,买的是某某聚丰。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本想涨到1块2我就出。没想到买到手后,股市天天绿盘,基金也一直下跌。跌到9毛,我想割肉止损,但心有不甘。天天盼红盘,但涨不到我的价位就又绿了。跌到7毛,6毛,就更不敢出了,太亏了!最低跌的只剩四毛几。深度套牢,没法出了。我被动地持有这基金近6年。2014年,股市转牛,渐渐看涨了,我的基金涨到了7毛,八毛,九毛,终于涨到一块钱了。我坚持不出,继续等待。涨到1块2了,涨到1块3了,我一直坚持到2015年6月5号,以1块5毛3,1块4的价位,出掉了已持有6年的基金。我充分的尝到了亏钱的懊恼沮丧,赚钱的激动惊喜,像个赌徒,赌性十足。基金出了以后反而心里空落落的。看看股市又红盘了,自己是场外人,又觉得很失落。于是我将本金抽回存银行,将盈利部分,再次买了农行新上市的两只基金,还是1块钱一股。我是好了疮疤忘了疼,又开始了每天关注股市。但幸运之神远离了我,又出现了漫长的熊市,直到2019年,股市又好转了。这一次,只要保本我就出,不再受这种亏钱的煎熬了。

二. 买P2P。大约在2017年左右,我的工资卡上积累了160000块钱。我脑袋发热,突发奇想,买一点P2P,那时这个害人精十分兴旺,利率高达百分之十一十二,看得人眼红了。我还自作聪明,认为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就买了不同们p2p,这里放一点,那里放一些。刚开始还不错,最多时每天有40多元的收益。最多赚了近一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到2019年6月,P2P纷纷暴雷,我一下子慌了,赶紧把到期们钱提现,暗暗祈祷,让我买的不要曝雷。但这东西就是骗人的。最终,我买的浙江一家x根,北京的一家xx资,大连的一家xxx融全部曝雷,前后8万多元血本无归。我一个工薪人员,赚这些钱需要2年,我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每天想着怎样才能赎回本金,当然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是太难熬了。

三,在这以后,我也买过银行的理财产品。但想想签的合同和风险,便心中不踏实。每次都焦急的等待着到期赎回,深怕亏钱。但总得来说,还是赚了几千元。2022年11月,银行理财产品开始亏损,不仅损失了辛苦赚的钱,本金还损失了2千多。后面算了一下,理财一期一期的卖,并不是当天起息,高出银行的几厘息,两头一耽误,与银行的利息也差不了多少。

四. 我的感悟及经验。

一. 我从2008年~2022年,虽是小资金,但也在股海沉浮了14年。赚钱了吗?没有。买基金,买理财我都试过了。我的第一轮基金,虽是等来了大牛市,但付出了6年漫长的时间成本,仔细算算,不及银行的几轮利息。p2p亏得,唉!

二. 股市确实具有诱惑力。但它是个放闲钱的地方。股市容易为富人锦上添花,但很难为穷人雪中送炭。低吸高抛, 只是理想,很难实现。

三. 人,要克服自身的贪婪,否则容易吃大亏,要真正懂得知足常乐。

四. 我只是一个工薪阶层,不适合风险大的投资。我的钱是工资的节余,无法承受血本无归的结局。

现在的我,已别无想法了。有点积蓄,老实实地存银行。不亏本,心里踏实,还有利息。这就很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红盘   血本无归   工薪阶层   本金   块钱   利息   穷人   理财产品   股市   基金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