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处于“裂变”与“聚变”的加速期

朱嘉明

一旦计算机能够编程,它们基本上就会接管技术进步,因为今天,大部分技术进步都是由软件、由编程运行的。

——雅安·塔林

数字经济呈现近似物理世界的核“裂变”和“聚变”

核物理中重要的现象是裂变和聚变,裂变是由重的原子核(原子序数较大的)——主要是铀、钍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原子序数较小的)的一种核反应形式,核聚变则相反。当然,数字经济也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理解,因为:(1)数字经济存在裂变的“原子核”——ITC,即信息技术加上通信技术构成了整个数字经济裂变和聚变过程的起点;(2)数字经济发生了持续性裂变;(3)数字经济在裂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4)数字经济存在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特征;(5)数字经济在特定条件下,不断生成新的质量较重的“原子核”;(6)数字经济在聚变过程中释放巨大的能量。

数字经济的“裂变”过程和模式

美国、英国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已经对数字经济做了非常系统的分析与归纳,将其体系化、概念化,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数字经济在过去的多年中可以被划成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以计算机来推动的,特别是到个人计算机全面发展的阶段,其主要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进入互联网阶段,其主要解决信息传输问题;第三个阶段主要解决信息的数据处理问题,即该阶段意味着进入所谓的大数据、云计算时代。

数字经济的“裂变”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向裂变”。横向裂变是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凭空创造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部门,例如基于数字硬技术产业和软技术产业、基于互联网平台产业、基于数字经济改造的传统产业(数字金融业、数字农业、数字加工业等)而产生的相关新部门。由此可知,横向裂变即原产业结构因为数字技术的发生导致了产业结构复杂化。另一种是“纵向裂变”。数字经济在纵向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裂,这主要包括芯片引发的产业群、大数据引发云计算、数据安全等方面。以芯片为例,1952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实用芯片概念;1959年,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Robert Noyce,1927—1990)写出打造集成电路的方案,并发明了世界第一块硅集成电路;196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出第一块被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1970年,是CPU——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代表产品是Intel 4004处理器,而现在典型的代表是英特尔的酷睿系列处理器和AMD的锐龙系列处理器;1999年,NVIDIA公司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首先提出GPU(图形处理器)概念,之后是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开辟了如何利用GPU在图形处理之外的其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力竞赛、矿机等行业的应用。此外,还有从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用于供专门应用的集成电路,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专用集成电路中的一种半定制集成电路。现在芯片产业高度复杂,仅芯片的生产过程就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产品测试等,涉及50多个学科和数千道工序,几十个大类,上千个小类。其中,生产设备商有AMAT、LAM和ASML,EDA软件有Candence、Mentor、Synoposys,主流芯片架构有x86、ARM和RISC-V,操作系统是微软Windows、安卓和iOS,光刻机为荷兰ASML,镜头为德国蔡司。此外,就主要材料而言,日本有14种,位居全球第一,总份额超过60%。

图3.3 芯片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以大数据产业裂变为例,大数据发展历史包括两条主线:(1)大数据技术发展,主要是数据采集和数据搜索,构建数据搜索体系;(2)大数据应用,即经历了从Google、Yahoo搜索引擎时代,数据仓储、大数据分析时代,大数据挖掘时代,再到AI技术与大数据结合时代。其中,Google通过HDFS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运用Map Reduce技术中高效的计算网页内容,提高用户的检索能力,维系了搜索引擎之巅的地位。由于数据采集离不开存储,索引的构建也需要大量计算,因此存储容器和计算能力贯穿搜索引擎的整个更迭过程。当下,大数据涉及技术框架、管理技术、分析技术等方面,且每天都在发展。虽然大数据存储已构成复杂的系统,但该系统还在分裂。

图3.4 大数据存储系统

资料来源:https://news.sina.com.cn/o/2019-09-05/doc-iicezzrq3652803.shtml.

再以云计算平台为例,即大数据的体系中有云计算,而云计算又进行了分裂。其首先分裂的方面为私有云、社区云、公有云、混合云;服务方面有SAS、PAS、AIAS,且每个分裂又变得更复杂。由此不难发现,当下的云计算已经变成一个极端复杂的产业,尤其是加密数字货币诞生之后。现在全球交易的国际虚拟数字货币,其种类已达到4 472种。

图3.5 云计算产业

资料来源: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06963625.

从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数字经济在分解和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部门和行业,并拉长了所有相关的产业链。但是,数字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人们尚未能够对它进行全面概括,而且这个体系已远超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经济结构和工业经济系统。

数字经济的“聚变”过程和模式

数字经济在“裂变”的过程中同时持续发生“聚变”,形成支持数字经济扩张的新“原子核”,即区块链、波卡、预言机及DAO。其中,区块链可定义为分布式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伪造”“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由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因此,区块链奠定了一种新型“信任”基础及可靠“合作”机制和范式。此外,区块链可分为六个层级结构,这六个层级结构自下而上是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

图3.6 区块链六个层级结构

资料来源:https://www.528btc.com/college/49880.html.

波卡是实现多个专用区块链连接到统一网络中的下一代区块链协议,即支持通证和数据在不同链之间的传递,最终的目标是成为跨链的网络协议,让跨链注册和跨链计算成为可能。波卡是PoS的机制,它混合了BABE和GRANDPA。在传统的PoW机制中,人们通过工作量证明来获得记账权,而PoS机制中,人们需要质押通证。

预言机就是一种单向的数字代理,充当区块链与现实物理世界之间的桥梁,将真实物理世界的信息数据化,并以加密的方式将信息提交给智能合约。区块链网络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链外真实世界的数据只能被动接收数据。区块链智能合约触发条件取决于区块链外信息,这些信息需先写入区块链内记录。因此,区块链需要通过预言提供区块链外的信息。而预言机能够访问区块链之外的实时数据,验证与真实事件相关的链上数据,然后将累积数据提交给智能合约层面。中心化预言机作为单一实体,能够从外部源向智能合约提供数据,并且具备一定的安全特性,依赖于多个外部来源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DAO是基于区块链核心思想理念,以共识和信任为前提的一种自发组织形态,其组织运作基于智能合约。2013年,丹尼尔·拉里默(Daniel Larimer)第一次提出DAO概念。其可编程,可升级,是非人所主导的组织形态。DAO具有如下特征:(1)分布式与去中心化;(2)自主性与自动化;(3)组织化与有序性;(4)智能化与通证化,实现人与人之间形成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关系。DAO的优点有:(1)透明化,消除营私舞弊;(2)可以降低沟通和管理成本;(3)促进平等,没有任何人有决策权;(4)有通证激励机制。但是,DAO也存在缺陷:(1)安全性有缺陷;(2)多人同意决策未必是正确决策;(3)法律缺失和流动性大。

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聚变的第一步是区块链。当数字经济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复杂机制在分裂时,区块链则提供了另外一个方向,即把分裂的东西重新组合。因此,区块链是对分裂状态的数字经济的一个组合方式,它吸纳和包容了数字经济分裂过程中的基本元素和基本要点。但是,区块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谓私有链、公有链、联盟链等,人们如何对其进行整合?因此,波卡产生了,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跨链整合。换言之,虽然波卡尚属早期阶段,但是它的思路已经显现出来,即它对各式各样的区块链从根本上进行异构性的整合。此外,另外一个问题也产生了,即如何将数字经济与现实相融合?因此,这就产生了预言机。预言机是一种单向的数字代理,充当区块链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将真实物理世界的信息数据化,并以加密的方式将信息提交给智能合约。但是,数字经济聚变至此还不够,尚需更大的思维来面对复杂的数字经济,即DAO。目前,虽然DAO也是初步的技术,但是DAO具备非常大的潜力与想象力,即数字经济的理想状态或数字经济的乌托邦是以DAO的形式显现出来的。

数字经济“裂变”和“聚变”的融合

数字经济在演化中存在两个倾向:一个是持续分裂,另外一个是持续聚合。这两个倾向是互动、融合的。在两个倾向同时存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两个融合的方向,因此人们才能够理解“星际文件系统”,即IPFS以及与它相关的文件币。所谓IPFS,它是一个面向全球的、点对点的分布式版本文件系统,目标是补充(甚至是取代)当下统治互联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将所有具有相同文件系统的计算设备连接在一起。IPFS的技术特点是:(1)默克尔树(Merkle tree)的数据结构;(2)Kademlia的网络发现;(3)内容寻址(content addressing)点对点的网络底层。IPFS具备的优势有:(1)下载速度快;(2)存储空间便宜;(3)数据安全;(4)网络更开放。总之,IPFS 最终可以优化存储要求,并提高网络性能。文件币(Filecoin)是一个开源的、面向大众开放的加密货币和数字支付系统。Filecoin是IPFS的价值媒介,IPFS网络价值所有的服务都通过Filecoin进行交易,存储和检索服务也通过Filecoin来购买。由此可见,Filecoin是IPFS的价值体现。

那么,星际文件系统代表了什么思路?其实,它代表在裂变和聚变过程中如何把这两个趋势组合起来。此时人们知晓的文件币即PTC、ETH和FIL,这三者构成了支撑数字经济的三角形。因此,在裂变和聚合的过程中才能理解DeFi。就DeFi而言,其历史很短。2017年12月,全球首个DeFi应用MakerDAO正式上线。这款应用瞄准了稳定币市场,支持用户以超额质押的形式生产对美元的稳定币Dai。DeFi一般是指基于智能合约平台(例如以太坊)构建的加密资产、金融类智能合约以及协议。传统金融里所有能找到的大类,在DeFi里都有相对应的产品,如交易所、借贷、保险等已经在DeFi领域形成落地应用。由于DeFi具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无须许可、非托管型、全球化、交易成本足够低等特质,因此预言机目前最主要的场景就是DeFi。

数字经济在分裂和聚合过程中,还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个是标准化;另外一个是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体的发展,即非同质化。该种类型的数字经济形态,即非同质化通证(NFT)。NFT通常是指开发者在以太坊平台上根据ERC721标准/协议所发行的通证,它的特性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唯一性。如果以特征标准语言表达:采用ERC721标准/协议而发行的通证就叫作NFT。ERC20是可替代型通证(FT),而ERC721则是不可替代型通证。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事物的不可替代性,都可以通过ERC721来实现。ERC721通证可用于任何交易所。此外,NFT还与ERC1190存在相关性。RC1190的初衷是为了辅助“数字授权”,将虚拟物品货币化并运行在智能合约之上,保障了多方的利益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和时间,允许创造者将数字资产通过更为简单的方式定义为货币。因此,ERC1190在未来社会中将可以保证创作者的版权费不受侵害。例如在迷恋猫(CryptoKitties)的二级市场中,一只猫卖出75万元人民币,这也证明了以NFT作为承载形式的虚拟物品,其价值获得了市场认可。

由此可见,NFT是being的数字化并且将其资产化;DeFi提供开放金融积木,解决资产的流通和交易;DAO为人类提供代码化的组织方式,塑造数字化的集体人格;IFPS提供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扩展去中心化对象和范围。总之,区块链实现了信息的可信度、模块化、自动化,从而形成信息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最初帮助人类协作,降低信任成本,提高合作效率,满足个体欲望,共建群体组织。

图3.7 非中心化金融堆栈

数字经济展望:

“裂变”和“聚变”的混合效果

在裂变和聚变的混合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能量和新的动力,而且这个结果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技术基础、创新能力、财富模式、经济资源规模等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有一个新的变量,即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必须拥抱和依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聚变   数字   经济   区块   合约   芯片   阶段   智能   数据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