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彭林痛惜:中国人陷入群体性迷失,“半人时代”横行

- 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

在大环境影响下,我们每天无法避免地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

如何避免无效信息把我们带偏了,在潜移默化下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戒和深思!

人是群体性动物无法独自生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群体里我们会获得安全感和认可,让我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但不可忽略的是群体里的负面影响,即从众心理,它会让我们忽略自己的声音,从而为了更好的生存。

从众心理会致使我们陷入无限循环的奇怪圈子里,做出很多不由心的事情。

渐渐的,我们会变得痛苦麻木,没有自我,这是最可怕的!

清华教授彭林感叹:

“现如今的许多人被群体性所影响,以至于在生活当中没有自己完整的状态,成了一个“半人”,令人感到十分悲哀!”


什么是半人?

受环境影响,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全面发展,反而形成错误观念,只向某一面发展的人。


个人想要在群体当中生存,需要做一些事情来维护。

比如身份上的转变:在亲情、友情、爱情、自己喜欢的朋友圈层、工作所需的圈层,我们需要情感认同和身份的认可,所以不得不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情去应和生活!

受网络和媒体的影响,我们在线上看到他人在镁光灯下的生活,为我们虚构了另一个空间。

它不是群体虚构的那种空间,在信息和价值观的各种碰撞之下,我们被间接影响。


以前你问小孩他们的愿望是什么?

他们可能会说:

“我长大想成为一个科学家,政治家,一个有价值很伟大的人,实现理想的同时也能为国家效力……”


回到现在,孩子们会说:

“想成为明星,游戏主播,网红,博主,个人名利双收……”


因为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就是那种概念模糊的、镁光灯下人群,他们好似光鲜亮丽,有名又有钱。


这挺可怕的,如果人人都想当明星,所谓网红,这些虚构的人设,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发展呢?有什么作用呢?只会助长他们的贪玩。


没有人去当科学家,外交官,这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为国家出力的职业。


多年后,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

网络短视频上虚构的不劳而获,只是泡沫,从来不是本事!

以前也好,现在也好,都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完整的人。

不可能都是科学家,都是明星,都是发财大亨……,但名行各业都需要人才!

2023年初,我在网上刷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某短视频上,一位年轻男性分享日常,竟然因为某条视频下添加了一个定位,就突然开始受到粉丝的疯狂关注,一夜之间涨粉百万。

amazing!

就因为定位是北京著名的住宅区万柳书院,售价达到每平20万以上,还有人发现其家中摆设价值不菲。

这位博主人就瞬间火了,甚至有些网友在评论区各种留言,有自称媳妇的,有的人甚至卑躬屈膝到自称老奴给少爷效力。

真的没眼看,甚至无法理解!


真的是魔法打败了魔法!

21世纪的今天,还有人赶着当奴才的,我感觉三观震碎!


我们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网上关注世界,但世界并不是我们的,那其中的繁华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走,去创造真实的价值。


醒醒吧!

那些在网络上炫富,凡尔赛的人,只是网络上的,是真是假,我们先不评说,但在现实生活中一生都不会和我们相遇的概率最大!

网络空间上也真是无底线了他们!

网络,媒体导向很重要,现在的人追求虚拟的东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务实!

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我们要有健康的价值体系,不要被任何病态无价值的人所影响。


国家发展还得靠年轻人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那些靠网络出洋相的年轻人,醒醒吧!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请善待自己的祖国!

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诱惑和艰难面前,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但却很值得!

身边很多人有时候都是失智的,包括自己,时间碎片化,一刷乱七八糟的短视频就停不下来,缺乏个人独立的思考,静下心来读一本书都变得很困难。

但那些离谱的错误言论,会刺激我的神经,引起我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从各方面加快,我对自己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我思故我在”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既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显著标志,也是人区别于其它生物的重要标志。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你是其中的那类角色和你是不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息息相关。

我认为只有少部分人会群体性迷失,每个时代都是这个样子,智者自智,愚者自愚。

否则,都迷失了,大学里就没有那么多人读书了,实验室里就没有那么多的专家研究新的科技进步了,社会上就没有那么多脚踏实地的人为祖国奉献价值了。

我看到的是自身可能会有的不足,和其他美好的存在!

但也需要警醒,希望每个人都有健康的价值观!

- The End -

作者 | 程也

编辑 | 陈家三岁郎

读书主笔团 | 一群喜欢记录声音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素材来源:汇集百态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人时   群体性   镁光   痛惜   价值观   科学家   群体   年轻人   事情   中国人   价值   清华教授   网络   视频   彭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