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终点之三体星人什么样?他们吃什么?

《流浪地球》的终点是距离地球平均4.3光年以外的半人马座恒星系统。该恒星系统同时也是科幻小说里的三体星人的所在。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三体星人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吃什么?不过,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现实世界中半人马恒星系统的状况。请注意我们现在分析的是真实的半人马星座的情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三体星人。


半人马座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该系统内有三颗恒星,分别是半人马A星(Alpha Centauri)与B星(Beta Centauri)形成了一个互相围绕的双星系统(Binary system),距离地球平均4.3光年,第三颗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距离地球4.22光年。在天文学里,我们一般会把大于一颗主序星(Main sequence star)系统里的恒星按照发光亮度以希腊字母顺序依次命名为alpha、beta、gamma等,以此类推。第三颗恒星比邻星距离之前的两颗恒星双星系统比较远,而且该星是一颗红矮星,发光比较暗淡。但总体上来讲,这三颗恒星还是形成了一个三星系统(前两颗双星较紧密,后一颗距离前两颗较远),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物理学上的三体运动。与一般双星椭圆环绕轨道相比,三体运动是毫无规律可言的。


三体人母星-比邻星b的真实情况

2016年8月份,天文学家宣布观测到在距第三颗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750万公里处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大小是地球的1.3倍,被称为比邻星b。这颗行星刚好处在宜居带范围内,这意味着该行星有可能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以及有可能存在液态水。也就是说,假如三体星人真的存在,很大概率该星就是他们的家园。该行星距离其主星很近,因此被引力潮汐锁定,也就是说该岩石星有一面永远朝向这颗红矮星形成极昼,并一边围绕着红矮星,一边随着红矮星一起与前两颗恒星进行着复杂的轨道运行着。这像极了月球距离地球很近,因此被地球引力潮汐锁定永远一面朝向地球,并伴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假设我们处在比邻星b上,我们将会看到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将永远看到天空中至少有1颗太阳,其中一颗是其主星红矮星,又大又红,天空正中巨大的红矮星,散发着幽暗却致命的红光。另外两颗较亮但也较远,由于公转问题,当三体母星运行到红矮星和另外两颗恒星之间的位置时,三体星将是全球白昼,只有在三颗恒星都处于同一侧时,其背面才会有夜晚。三体星人的母星比邻星b与三颗恒星实际上组成的是一个四体运动,但是由于比邻星b的相对体量和引力较小,所以可以对其引力影响忽略不计,简化成为三体问题。


三体星人生存在昼夜分界线

地球距离太阳有1.5亿公里,三体星距离其红矮星却只有750万公里,是地球距太阳距离的二十分之一,这么短的距离却也还可以算作处于宜居带之内是因为红矮星相比太阳这种典型黄光恒星辐射的能量有限。移居带的远近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区域,它是根据主序星的质量大小和能量强弱而变化的。可是750万公里以天文学角度来看实在是太近了,以至于三体星被引力潮汐锁定,面向红矮星的一面永远被照射,长时间的炙烤,地表温度范围很大概率会在100-1000度之间,照射锁定面很大范围内将是一片烈火荒芜之地,强烈的高温甚至可以让地表岩石(二氧化硅)融成一层类玻璃材质,而在潮汐锁定的夜晚一侧,温度可以低至零下-200度。

几乎没有任何碳基生命可以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生存。只有位于昼夜分界线附近的地表因为阳光斜射的原因,温度会下降到正常范围内。昼夜分界线附近温度适宜,所有三体星的生命都生存在这个环状宜居带内。


在地外行星学 Exoplanetary science的领域里,一个行星有可能孕育出何种生命是由很多条件决定的。比如,距离主序星的远近、是否处在宜居带、是否被主序星引力潮汐锁定、行星尺寸的大小、自身质量的大小以及其引力的大小、是否存在液态水以及储量多少、自转的快慢,磁场的强弱、电离层的强弱及其导致的大气厚度和散失等等。

以地球生命为例,恐龙的大小和重量恐怕是地球这种尺寸的行星所能孕育生命的极限体型了。毕竟恐龙庞大的身体需要强健的四肢来支撑以抵抗地球的引力,庞大的骨架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更多的食物和水。体型更小的哺乳动物不需要更长的生长期,对食物与水的需求也远比恐龙要小,因此更容易在极端陨石事件中存活下来。地球现存最大的生物是海洋里的鲸,鲸的体型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更大,因为海水的浮力抵消了相当一部分引力。


三体星人长什么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种地球上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在比如火山口,或者地壳下很炎热的地方,科学家还真的发现了耐高温的生物。这种生物的名字叫做水熊虫tardigrade,可以经受从零下272度到零上150度的极端温度,各种高压低压,耐强辐射,10年不喝水都行。甚至在太空里的真空环境都能存活,这种顽强的生命形态是逆天般的存在。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新陈代谢放缓到几乎停滞的地步,在进入到这种休眠状态的时候,身体的含水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三。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就是生命形式很简单,他们的本事和大部分能量都被迫用于生存,抵抗极端的环境,因此很难进化成高等级生物。

以水熊虫对标三体星的生命形态之比较,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判断,三体星的生命大部分都是低等生命,生存在昼夜分界线附近的环状带附近。在三体星乱纪元与恒纪元(对应三体星处于三颗恒星之间或三恒星全部位于同一侧)的交替中,三体星的生命大部分都进化出了保存水分的高超绝技。这些生命中一部分有类似于植物的形态,它们利用移居带相对适宜的温度,又充分利用三体星日照充足的条件用类似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他们要么有着厚厚的叶子,用来抵御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和有害辐射,要么有着类似松树般的针叶减少水分的消耗。毕竟,在一个潮汐锁定的行星上并不存在自转,行星自身磁场较低的条件下,它大概率保存不了多少大气,强烈的阳光可以轻易地穿透到地表。


还有一些低等的类爬行动物将以这些植物为食,这些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拥有厚厚的“皮肤”或“外壳”,也许他们的“骨骼”是长在外面的,用来保护身体防止损失水分。他们大概率没有翅膀,因为在一个连大气都很稀薄的行星上是很难进化出翅膀的。他们的行动很缓慢,基本就是很缓慢的爬行,对比地球上进化出依靠高速奔跑策略的捕食者来说,减少高速运动减少水分蒸发是非常安全的办法。


在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中,将会有一个佼佼者脱颖而出,这就是三体星人,他们的样子不是类人形态。他们没有翅膀,也没有利爪,在一会儿有水一会儿没水基本生存资源都很少的情况下,生命的基本策略是生存,所有有限的能量都会用来自保,谈不上发展太高等的文明和科技。他们很可能有厚厚的皮或者护甲用来抵挡来自三颗恒星的强烈辐射以保证自己身体内部的组织不受基因变异的影响。

对比地球上的生物进化,一个物种在进化的选择上如果选择了厚实的甲壳,那么就没有多余的能量发展出更矫健的四肢和更快的移动速度,这是一种进化选择权衡,人类的强大不在于利爪、厚皮、翅膀和矫健的奔跑速度而在于发达的大脑,这种进化选择是在地球上这么多个物种竞争漫长的时间岁月中逐渐脱颖而出的。


同理,在三体星严酷的环境里,三体人也许有一定的生存智慧,也可能会有依赖声音传播的语言,但在恒星混乱的引力、照明,极度白昼的情况下很可能眼神也不怎么好,至少不会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眼睛,而更可能会具有像昆虫那样的复眼结构才能够保护体内的水分不轻易蒸发,毕竟水资源这么的宝贵怎么可能还可以用来发展眼球晶体这么奢侈?而且漫长的白昼意味着无法睡眠,无法很好休息,这样的话寿命应该也不长(除去休眠脱水状态)。


另外还有强烈的辐射问题,这还要看三体星上的各种元素丰度,周期表上能够有效防辐射的元素是铅Lead Pb82。也许他们的身体会像寄居蟹那样找一块含铅量比较高的岩石扛在背上来掩护自己防辐射。在危害较大的环境下,生命的策略是会消耗很多的能量用来发展自己的外壳和防护功能,这种生命形式参考地球上的样本很可能会比较像甲壳类生物。如果非要找一个已有的参照物,估计电影《第九区》中的加强版外壳大虾形象会比较符合三体人的样子吧。


三体星人吃什么?

第一种可能,三体星人依靠脆弱的食物链勉力生存,三体星人的食物应该是移居带上面的某些植物,以及一些比他们低等一些的动物,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进化出了“脱水”的绝技。当他们处于这个状态时有点类似于水熊虫的“休眠”,但他们此时依然保留有记忆,一旦熬过乱纪元,他们将重新焕发生机,一点点延续三体的文明。


第二种可能,三体星人的食物并不局限于植物或动物,而是光,也许他们的背部已经进化出了光合作用的类植物组织,拥有叶片,而且是像极了松树的针叶那样,既能产生光合作用,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小表面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如果真的是这样,三体人直接以光为食,那么他们就有了植物属性,也许他们的“四肢(或二肢)”在背部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随时直接插入地下吸取矿物,然后在他们觉得周围比较拥挤的时候,再“起身拔管”换个地方继续“下身插管,上身光合”。


还有一种可能,三体星人的食物直接就是矿物,就像地球上的水熊虫那样,在火山口,在严酷的环境中进化出了直接利用矿物质的能力。


从行星科学角度来说,这么多颗恒星,那么三体星文明的日历系统也将会极端复杂,对照地球简单的日历和月历系统,因为三体问题是没有解的,所以三体星人很难产生严格和精确的历法来记录时间,一个对时间都无法采用同等标准的文明很难有什么高科技可言。

有人说,不掌握火的文明不能很好的生存,不理解圆的文明不能称之为高等文明。也许当下我们遥望星空时三体文明还并不存在,毕竟以上的种种残酷事实和分析都明确指向三体星人很难是高等智慧生命以及不大可能孕育出高等文明,不过,宇宙规律就是这么有趣,只要有可能,哪怕概率再小,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终将发生,因此,三体星上的生命是有可能延续的,假以时日是有可能孕育出高等文明的。也许在50亿年后遥远的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的太阳开始核聚变出了铁元素,生命寿终正寝,地球真的被迫流浪,当人类真的历经漫长的旅程到达三体星,50亿年足够漫长,那时的三体星已经孕育出了文明。当地球去到三体星,当人类遇到三体人,文明的第一次接触又将擦出怎样的花火?也许一句“吃了么”这样中国式的问候更能引起资源匮乏的三体人的共鸣也说不定。

以上这些只是合理猜测,当然也有可能三体星人压根就不是什么碳基生命,可能是硅基生命也说不定,也有可能当我们到达三体星而三体文明已经毁灭,不过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本期关于流浪地球的狂想三部曲告一段落,希望喜欢天文科幻和烧脑的小伙伴们吃好睡好,欢迎点赞分享收藏和订阅哦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三星   比邻星   双星   地球   潮汐   恒星   引力   行星   终点   距离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