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时隔41年回第二故乡,认初恋儿子为“义子”,带回北京享福

老知青时隔41年回第二故乡,认初恋儿子为“义子”,带回北京享福

作者:九谷观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回到北京已经44年时间了,可脑海中对王霞的思念并没有消退,而林正军也明白,自己一辈子没结婚,不完全是为了王霞,更多的是自己的性格导致的,这么多年来,一向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因而错过了很多段缘分,可这就是人生,追求你喜欢的,也会失去你爱的。

年过花甲,留给人生的时间并不多了,林正军希望做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返回第二故乡陕北,看看那些还健在的老乡们,毕竟,如果自己再不去,也许所有留在陕北的记忆,便会消失。

和当年一起去陕北插队的六个人中的四个人约好,他们开着两辆车,从北京出发,除了看沿途的风景,更是期待陕北几十年来的变化。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到陕北,因为说不准,没有下次了。


两天的车程,到了陕北延安市延川县的牛家湾村,前村到后村,已看不到几户人家,以前的土窑洞更是一间都没看到,林正军有些纳闷,陕北人世世代代住土窑洞,怎么现在不是石窑洞就是平房?

这个时候,眼尖的郭正旺一眼就认出放牛的老头是自己之前房东的儿子牛学艺,因为牛学艺有一个特点,走路总是看着天,头抬得很高。

车缓缓地靠近,牛学艺也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些“陌生人”,有些不知所措,而大大咧咧的郭正旺,走过去握住牛学艺的手说到:“牛学艺,你不认得我了?我是郭正旺啊,几十年前你还给我偷偷的拿过你们家的鸡蛋呢,还认识这几个不?”

牛学艺看着其他几人,挠了挠头,摇头表示不认识。郭正旺一一介绍了一番,牛学艺似乎想起来了,但就是叫不上名字,热情的陕北老汉,招呼着众人到家里,走了七八分钟,便到了一处有着四孔石窑洞的院子,牛学艺说:“这我家,十多年前盖了新窑洞,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平时也不回来,老伴去世的早,我在城里住不惯,就在村里一个人生活。”


牛学艺给众人泡了茶,把村里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原先三百多人的村庄,现在只有六七十个老年人,年轻人要么去了外面打工,要么在大城市生活。而林正军对这些不关心,他现在只想知道王霞的情况,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在牛学艺做饭的间隙,村里的乡亲们也都赶来看热闹,听说是北京知青来了,不到半个小时,全村六七十个老人全都来看望,有一半人都是和林正军年纪差不多的,有一些是外乡嫁过来的,知青们并不认识。

郭正旺和刘铁民,从车上拿下来送给老乡们的礼物,常言道礼轻情意重,但热情的老乡们还是很感谢,你一言我一眼的让去他们家吃饭,不过今天郭正旺只想在牛学艺家吃饭,在这四孔窑洞的地基下,是他生活了9年的土窑洞,是有感情的。


当然,当年和林正军关系最好的牛剑,把林正军拉到一旁,说了王霞的事情,可林正军没想到,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竟然在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而这些,他都不知道。不过提到王霞的儿子杜延军,牛剑在说的时候也是左一句这娃可怜,右一句这娃被父亲害了。

而这些事情,也慢慢地把林正军又拽回了半个世纪前。

1968年,林正军的父亲主动让自己的儿子去下乡插队,但那个时候的林正军也希望像哥哥那样去当兵,但被父亲拒绝,人缘很好的林正军,和大院的几个孩子一起去了陕北插队。

坐上知青专列的那一刻,林正军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偷跑回家,但看到几个哥们很兴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坐了八九天的火车,都没有疲惫感,到了插队的村庄,林正军有些不敢想象眼前的场景是发生在自己的跟前,全村老少,没有一个人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孩子们蓬头垢面,大人们也是很随意,让他在这里插队,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可来到这里,也就由不得他了。

大队书记把六位知青分到两个生产队,林正军和郭正旺以及刘铁民在前村(第一生产队),王允,杜锋以及赵成辉则是在后村(第二生产队),而林正军他们住的房东叫牛正平,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牛正平待人热情,而且会唱陕北明哥。

前两天是上政治课,之后就分配了工作,林正军等前村的人,则是要打水坝,这个地方叫牛家湾,处在将近两公里的一个山沟中,因为是夏天,所以在干活的时候,男人们都光着膀子,边干活,边唱信天游,很热闹,这种场面还是林正军第一次见。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安排了专门的人送饭,别人都吃着糠团子,而知青们吃着白面馒头,因为在插队第一年,知青们是有供应粮的。送饭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长得眉清目秀,瘦小的身材,却隐藏不住一身力气。

林正军和对方四目相对的时候,顿时不敢再直视对方,姑娘很有礼貌,说这里地方穷,将就着吃。

几个月后得知,这个姑娘叫王霞,是外来户,老家是河南人,逃难到牛家湾落户的。

陕北的夏天很炎热,太阳像是把所有的能量都要挥洒在这片黄土地上似的,可人们并不惧怕,而是坚强的继续干着自己的工作。

不到半年时间,几位知青像是换了个人,脾肺黝黑,双手便有了老茧,从一开始不适应,到如今干什么活都信手拈来,慢慢地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当中。


在这里,林正军过了十八周岁生日,一队长还特意给林正军送了一瓶酒,这个生日过的很特别,没有大鱼大肉,只有四颗荷包蛋,以及一碗白面条。

时间飞速的从生命中划过,两年时间过去了,郭正旺因为能说会道,而且写的一手好字,被调到公社,林正军则是在村里的小学当了教师,叫五十多个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他代课。

1975年,24岁的林正军和19岁的王霞恋爱了,在村里人眼中,他们是郎才女貌,但这段婚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大队书记的儿子也喜欢王霞,林正军陷入到了三角恋中。

从1976年开始,就有知青陆续返城,林正军当然也想早点回到北京,去单位上班,不用干教书的营生,更希望把王霞带到北京去享福,然而,两人的爱情,却慢慢地发生变化。到了1977年的时候,王霞突然对林正军说:“我和牛二娃好了,你回北京当大官去吧。”


这句话让林正军有些不知所措,不管怎么追问,王霞都躲着他。

最后在1977年9月份的时候,失望的林正军回到了北京,他在回去的路上,依旧在想着王霞为什么会放弃谈了将近两年的感情。

而今再次来到陕北,听了牛剑的一番话,才知道了原因。

原来,王霞的父亲觉得和我在一起,可能享福,可自己的女儿大字不识一个,会被林正军的父母看不起,以后没准还会受气,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牛二娃的父亲是大队书记,只要和林正军在一起,他们就在这个村没法呆了。


所有的事情,都过去了,林正军这次来,也算是释然了。

而自己的初恋还留下一个儿子,当年没把他母亲带到北京,希望就寄托在王霞的儿子杜延军身上了。

在牛家湾呆了两天,几人便去城里找到了杜延军,杜延军四十出头,还是单身,能吃苦耐劳,可杜延军的父亲一辈子嗜酒如命,最终害了他。

好说歹说下,杜延军认了林正军未“干大”(陕北方言,干大就是干爸、干爹的意思)至此,也同意跟着林正军到北京生活,这样晚年的林正军有个人照顾自己,杜延军也不用再下苦力,也算是两全其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北京   陕北   儿子   义子   窑洞   生产队   知青   村里   初恋   父亲   事情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