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细节流出,多次和母亲通话,胡母不愿意说出最后通话内容

胡鑫宇10月14日,5点40分走出宿舍,徘徊在楼道里的时候,自己已经有了想法,但在23点08分,他有很长的时间都在犹豫,说明他的内心非常挣扎,其实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内心都是挣扎的,根本不是这五个小时。

一件事情从量变到质变,需要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就像酿酒一样,他需要时间,他需要发酵,他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质变,所以开始他并没有这个想法,在这个想法之形成之前,拥有各种的机会和无限的可能性。

九月27号和家人通话的时候就已经谈了43分钟,不知道讲了什么,但是应该不是普通的沟通,正常沟通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毕竟孩子在学校读书需要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大家彼此都不希望耽误时间,所以通常会短平快。

特别的时候会聊的长一点,但是似乎这段时间情绪就已经有波动,家人很快从外地赶来,对他进行安抚,他说,他厌学,想回家。

这个时候如果家人做出举动,帮他请假,帮他休学,或者先请假回去休息一段时间,调节一下可能一切都有转机,因为大家各自有事情要忙,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到,可能从来没有人想过后果会。这么严重,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要及时开导,及时梳理,家里和学校都有责任。

这是寄宿制的学校,家人不在身边,只能靠电话沟通,可以沟通的时间有限,大多数时间是和同学,老师在一起,可能老师和同学也要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更多的在老师吧,毕竟学生大家都差不多,还不懂这些,但有些学生比较细致,会观察这些细节,男孩子都比较粗。

时间一天天的推移,他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字迹非常的潦草,但是他想记录生活,想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她很不适应,但这只是高中生活的开始。

说句实话,有的孩子就是人来疯,很兴奋,尤其去了一个新的环境,他很高兴认识新的小朋友,新的同学能很快融入集体和大家处的关系融洽,这种孩子从来不用担心,他心里有任何的负担,太阳光了。

10月5号再次打电话给她妈妈的时候,胡某一直不愿说出通话内容,没人知道说什么?

希望对方能够把她解救,希望对方能够理解他家人,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第一条,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沟通的很顺畅,家长更理解,更懂得孩子的话,可以安抚她的情绪,可以请假先回去休息一段时间,正常上学,孩子们又生病的时候,身体不适的时候,通常家长都会请假带孩子们回家,也许他们是外地离得太远,不是那么方便,觉得太折腾。

第二条,了解了孩子情况,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把孩子送到学校情况只能跟老师了解,除了孩子本人以外,还有谁?无非就是孩子和老师,情况要是不对的话,就让老师安排学生多陪伴,有事及时告知家长。


第三条,如果孩子回家短时间内不能调节好,赶紧去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不行就办理休学手续,进行一个休整,本来小朋友不太适应,但是时间也不长,他需要一个过程,休整一段时间,可能就都好了。

第四条,班主任老师发现他晚自习就没来,赶紧跟同学沟通,问问什么情况啊,毕竟这是在学校,而且又是封闭的学校,如果这个时候及时去寻找,可能情况完全不一样,这个孩子觉得没人关心他,没人把他当回事,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很多母亲都不知道什么叫抑郁症,其实这些人都是非常善良的,内心是柔软的,才会产生这样一些想法和结果。

胡妈妈本身生活在农村,对这些情况也不太了解,其实在网上刷视频也好,读书也好,是能看到这些信息的,虽然不是很多,但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就算是什么也不知道,带去医院一趟总会吧总懂吧?

自己不懂,可以问周边的人啊,周边的人总有懂的,不可能大家都不懂。这个年纪刚好是个叛逆期,需要发泄情绪,没地方发泄,需要沟通,没地方沟通,全部压在心里,这是非常痛苦的。

如果这个压力只是来自于学习,那就先不要学了

这真的没那么重要,家长希望望子成龙这个可以理解,老师希望分数高,不拖班级的后腿也能理解,但是内外压力都压到一个孩子身上,他是承受不起的。

可以说,私立学校的老师比公办的老师压力大很多,因为他们的绩效考核和他们的收入是挂钩的,这个就是源自于学生的成绩,会给学生施加压力,所以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么多时间点都没,有把握好,就算是同学离开了,找不到人了,及时想办法,大家出去找,真的,也许还来得及,但是老师也没有通知家长,根本也没有那么做,要知道这是封闭式的学校。

一个学生能避开所有的监控,离开他们的视线

而且没有一位同学看到,这也是个人员密集型的地方,门口有保安有监控,他不是走大门走的,他又是走哪走的,就算走墙也好,还有同学们的眼睛,老师们的眼睛都没看到。

那的过程中也是各种的奇葩,可以说,把金鸡山翻了个遍,左一遍右一遍,就是不往正确的地方找,真要想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他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刚到这里读书没多久,对周围的地形有多熟悉。

而且是天黑的时候,他怎么就爬到粮库的墙上?怎么就进去了?他对那个地方很熟吗?就是很难理解,只是前面有太多的机会都错过了,只能惋惜。

动用了5000人地毯式的搜寻,200公里的河段,580多亩的山林,动静如此之大,却找不着胡同学的身影,这件事到底尴尬了谁?

本来离得很近,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一只警犬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的嗅觉要一公里以外,明明直线距离200米,这么近的距离,警犬的鼻子失灵了,找不到人。

那么多巧合,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大家是觉得很怪异,因为都不符合常理,都不正常,但是他偏偏就在这一个人身上。

有蛇,那些搜救队员就没再往前走,管理人员喂了一只鸡,蛇也不怕了,找到了这位胡同学,就没人闻得到你,就挂在树上,只要眼睛多望几眼就能看得到,并不是特别的浓密,并不是特别的遮掩,就挂在那里,就是看不到。

只能说人们大费周章的不知道在忙点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家人   细节   家长   母亲   同学   老师   情况   孩子   时间   地方   学校   内容   学生   胡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