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乐意搭理你?越大越不亲近?三点拉近亲子距离

有的家长会困惑:孩子小时候,我经常带他去参加各种亲子活动,他也很依赖我,愿意跟我一起玩。为什么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发现,我跟他是越来越玩不到一块儿了。

专家解惑:家长假玩,孩子真玩。


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四种矛盾所在,以及三点消除代沟的妙招。为何说家长假玩,孩子真玩。矛盾点在以下几点:

1、见景生情和经验主义的矛盾。

三至六岁的孩子,在玩耍时往往看到什么玩什么。而家长则会把自己的经验融入到玩之中,比如讲上山打老虎、打大灰狼之类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同样有趣,但是离孩子的生活太远,难以给孩子足够的触动。

2、感性模仿和理性选择的矛盾。

孩子模仿动画片里的角色,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里好吃懒做的懒羊羊,总是失败的灰太狼,纯粹只是因为好玩。而家长则会更希望孩子模仿一些正面的角色,比如机智勇敢的喜羊羊。亲子之间对于玩的理念上就存在矛盾。

3、愉悦性与知识性的矛盾。

孩子在玩游戏时,是没有直接的目的性的,在游戏过程中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游戏的愉悦性占主导。而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时,则会在游戏过程中,见缝插针给孩子注入知识。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假游戏。

4、自主性与命令性的矛盾。

孩子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时,更希望自主选择扮演谁,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掌握游戏进程的成就感。但是家长有时候会指挥孩子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去做。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感觉被命令,往往失去乐趣。


家长如何才能跟孩子玩成一片呢?

1、发现孩子玩的特点。

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要花费一点时间问一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个游戏,而不是另一个?找到游戏影响孩子的特点,家长也可以自己参与,亲身体会孩子所描述的特点,以此针对性的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与兴趣。参与其中也能让家长体会孩子的乐趣,找回童心。

2、让孩子掌握游戏的主导。

很多家长平时比较繁忙,往往没有多少时间来陪伴孩子。如果能偶尔抽出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与孩子玩耍,对于拉近亲子关系便能十分有效。

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孩子玩耍,家长可以选择一个小角色,比如让孩子决定家长扮演什么,配合孩子玩耍。用建议的形式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指挥、命令。小小的满足孩子的占有欲与掌控欲,除了能拉近亲子关系,也能激发孩子的领导力与创造力。

3、让假玩变成真玩。

家长可以投入进去,不是单纯陪陪孩子这种心态,而是真的去理解孩子是怎么玩,让孩子感觉你是他的玩伴。不要把陪伴孩子当做一种负担,投入进去放松自己的身心,体会孩子的快乐,才能真正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见景生情   亲子   孩子   创造力   乐意   亲近   矛盾   命令   角色   家长   距离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