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何立体塑造人物?

过年看了几部电影。没有去影院看最新上映的影片,而是在电脑上看了前几年春节档期的影片,《狙击手》《金刚川》等。

《狙击手》《金刚川》这两部电影到底怎么样,各个平台都有十分专业的解读评析,得分似乎不是很高,我不想拾人牙慧再加赘述,更不想落井下石,对此鞭挞一番。我只想从语文的角度唠叨几句,谈谈观影的感受。

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觉得还行吧。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金刚川》的多视角叙事手法。觉得挺新颖的,虽然每个视角都把情节标注得清清楚楚,生怕观众看不明白;画面也多有重复;但总归也算是个突破吧。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学生写作文生怕字数不够,就多说些轱辘话一样。

《狙击手》里有这样的情节:双方狙击手对峙时,来了一位朝鲜小朋友,想要救助认识的志愿军战士,美国的一位狙击手想要开枪,另一位狙击手就说,我们不能向孩子开枪。

之前看国外的战争片,也看到过不少类似的情节。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大概是有关二战时期偷袭珍珠港的影片,一位飞行员低空轰炸的时候,大叫着让一位小朋友躲开。

还有一部电影,大概是有关阿富汗战争,美军击毙了一名拿枪的男子,男子的未成年儿子出来了,美军立即瞄准了孩子,喃喃自语,千万不要拿枪,千万不要拿枪。大概意思就是,你是孩子,你不拿枪,我就不会击毙你。

导演的意图好像是通过这一细节来表现普遍人性,哪怕是在战争期间,军人无论敌我,都有最基本的善良本性。也是为了使人物形象不扁平化,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鲜活。所以就采取了这样的形式,即敌方也有闪光点,我方英雄也有缺点。

《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塑造就十分成功。李云龙除了有着我军指战员的优点之外,也有着喝酒、说粗话等毛病,打破了之前“高大全”的塑造模式。这一形象反而更得人们青睐。鲁迅在《战士与苍蝇》一文中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金刚川》中一位班长,一再强调自己打仗是为了拿块奖章,这一细节我觉得就不是太成功。

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基于史实,基于真实的生活,而不能为了立体而立体。否则就成了用新的“扁平”代替旧的“扁平”了。

在残酷战争中也会焕发人性的光辉,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真的会贴心地顾及平民吗?这样的事例有无记载?这样的事例有多少?哪怕是敌方的记载也可以。我没有去查,但是编剧或者导演要拍这样情节的话,应该要慎重,应该去查一下,确认一下,切不可想当然。

当然,因为双方立场不同,有意或无意美化自我,贬低对方,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影片获奖或者其它目的,有意或无意美化敌方,贬低自我,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根据我的观影印象,国外战争片大部分都是拍己方不向平民开枪,而国产影片更多的反而是拍敌人不向平民开枪。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亮剑》开播之后,很多抗日影片一窝蜂似的跟进。我方指战员一定是衣衫不整的,一定是要讲粗话的;敌酋一定是风度翩翩,有学识有修养的;一定是有鬼子反战的,来中国杀人放火一定是被逼的,等等。这样就真实了吗?这样人物就立体化了吗?我看未必。

说到跟风,还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很深刻。美国拍的动画片《花木兰》里,木兰有一个宠物,非常可爱。当然,这是美国眼中的花木兰。好唻,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后来很多国产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都有宠物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只为票房,而不能沉下心进行创造。既不能深入生活,还想搞点花头,只能进行模仿了。至于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不在考虑之列。但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说过,“第一个形容女人象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创作者应该以此自警的。

这也让我不禁想到了学生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再加上不观察生活,造成了学生题材的匮乏。但是,作文必须要写啊,那么只能像这些编剧或者导演一样进行臆想了。于是很多不合理的生活情景就出现了,从而让人忍俊不禁。(可参见《假如所有俗套都集中在一起……》一文)

要塑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当然是先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啊。这句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的。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之后怎么表达出来,这需要长期指导和训练的。

但是,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生活都经历一番,怎么办呢?进行阅读学习模仿!那么阅读什么?模仿什么呢?“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所以当然是阅读经典了,而不是盯着什么“满分作文”之类的。

说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我觉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对5位女战士的描写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作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5位有血有肉的女性,而不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千人一面的女战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对于冬妮亚的塑造我觉得就比保尔要好,当然这仅仅是从立体表现人物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最近在读这几部小说,所以就顺手拿来举例了。经典作品多得很。)

《抬头见喜》之《姥爷勇闯元宇宙》中,当姥爷知道真相后,并没有暴走,也没有大喊大叫,更没有泪流满面;而是姥爷什么话也没有说,扫视了一下房间,拍了拍板子(板子上写着对他说的话,要戒酒,要多出去走走等),就离开了。这个场景,我觉得就处理得非常好。姥爷当时百感交集的内心表现得十分到位。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此处无声胜有声”是也。

真正要塑造好人物,还是要从群众中来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木兰   姥爷   狙击手   敌方   美国   鲜活   战士   情节   影片   真实   人物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