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埃安速度”背后的技术密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宁 张爱丽

日前,广汽埃安公布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埃安销量30007辆,同比增长107%;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26%,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

埃安高速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何方?作为广汽集团的一员,与一众新势力同台竞技的埃安有何杀手锏能异军突起?本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深调研系列”,羊城晚报记者从技术层面着手,探寻埃安速度背后的技术密码。

埃安智能智造 图/刘佳宁


Hyper GT广州车展发布:核心技术集大成者

2022年9月埃安发布了Hyper高端品牌战略、11月公布了全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AEP 3.0和星灵电子电气架构两大王牌技术、12月又抛出了Hyper渠道独立的消息,这一套“组合拳”都仅仅是Hyper GT登场的序曲。在此前的广州国际车展上,埃安Hyper高端品牌的王牌车型Hyper GT正式亮相。新车诞生于埃安全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AEP 3.0,也是Hyper系列首款搭载星灵架构的车型。除了旋翼门、风隐尾翼、一体式仿生格栅设计、0.19Cd量产车风阻系数等亮点外,超跑原班人马打造的Hyper GT,也是性能的代名词。得益于AEP 3.0平台,Hyper GT在超跑级电驱技术加持下,最终实现4秒级的零百加速。

Hyper GT背后,是埃安在产业链上全面布局的成果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EV+ICV全栈自研的车企,埃安此前推出的弹匣电池、超倍速电池和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解决安全、快充、长续航这三大痛点,埃安为此提出破局性解决方案。

智能网联领域,埃安凭借星灵电子电气架构、普赛OS、ADiGO SPACE、ADiGO PILOT这些领先智能网联技术,已经实现超视距召唤泊车、城市NDA和智能座舱技术这些科技功能。埃安不但早在2017年就建设了世界领先的智能生态工厂,近期埃安第二智造中心的落成,也在数字化、品质、定制以及节能等领域实现了全面进化,又一次在智造能力上为全世界给出了中国范本。此外,新能源盈利是行业问题。埃安在第二智造中心落成后,设计产能提升到40万,多班生产下极限产能60万,已经跨入规模效应盈利的“分水岭”,迎来了全面盈利。

同样是做智能新能源产业,埃安对比新势力,有深厚的产业链基础优势。除产业链合作外,2022年以来埃安大动作频频,已启动电池研发试制线建设、成立能源科技公司,并计划设立电驱公司和电池公司。这次通过和赣锋锂业等战略伙伴的合作,埃安未来将能够实现电池自主产业化及应用,全面打通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

埃安创造销量增速新纪录 图/刘佳宁


三电系统自主研发:打造超跑之擎

2022年12月29日上午,位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的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动工。这是继埃安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动工建设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个开启建设的三电产业化项目。

据了解,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由广汽集团、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共同出资成立,并由广汽埃安控股,总投资21.6亿元,占地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将重点围绕IDU电驱系统及电控进行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实现自主电驱、电控的研发、智造、销售和服务一体化。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底完成厂房交付,到2025年可实现年产40万套IDU电驱系统总成,以及年产10万套GMC混动机电耦合系统的电机和电控系统。

由车企出资建设电驱工厂,实现电驱自产,这在行业中是非常少有的,而埃安却在短时间内接连进行三电产业化布局,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掌控能力。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三电系统自主研发的企业之一,埃安在电动化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埃安的电驱技术进化之路可以概括为一条路线:从非集成化进化到三合一集成电驱,再跨越至多合一的深度集成时代。2018年,埃安推出全球首创三合一电驱,将电机、电控和差减高度集成,再配合扁线高绕组Hair-pin电机技术、高精度低噪声齿轮啮合技术、低能耗传动技术及全域变频高效控制等多项技术,在同等性能下有效降低重量,体积也得到了优化,基于这一动力系统打造出的AION LX更是将百公里加速用时压缩至3.9秒。2020年,埃安电驱技术再次进化,发布了全球首创高性能两挡“四合一”集成电驱技术,拥有多模换挡系统,在继承上一代电驱优秀性能的同时,功率提升13%、体积减小30%,重量降低25%。而搭载“四合一”电驱技术的AION LX Plus也将加速性能提升至2秒级别。

2022年9月15日,埃安发布的中国超跑Hyper SSR具备1.9秒零百加速能力,其全球独创两挡四合一高性能电驱集3.87kW/Kg电驱总成功率密度、22000rpm峰值转速、900V+碳化硅芯片高压系统于一身,可以爆发出12000N·m轮上峰值扭矩,1225 PS最大输出功率。

Hyper GT


技术引领发展,筑巢引来资本金凤凰

2022年9月,埃安的A轮融资逆势超募单轮融资约183亿元(超募33亿元)、投后估值超千亿元,成为市场“一枝独秀”的存在。在一百多家行业头部投资机构抢投的情况下,最后有53家投资机构上榜埃安投资者名单,全面覆盖了电池供应链、半导体、车路协同、能源生态、资产投行等上下游协同企业。

有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引发全行业抢投,足见埃安已成为当前智能新能源领域最具价值的投资标的。埃安为什么能引发全行业抢投?这些掌握大资金和精英智囊团的资本,为什么如此看好埃安?答案并不难找。

仔细观察埃安的战投名单会发现,53家具备产业协同性、市场影响力、政策引导性等有积极助力的投资者,助力埃安此前的诸多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地,最终实现产业版图的完整构建。

在电动化领域,电池原材料稀缺且价格大涨的问题一度制约产业发展。埃安在电动化领域引入的投资者就聚焦在原材料企业上,解决上游锂矿、钴等稀缺资源问题。此次引入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科达等上游原材料企业,赣锋锂业自不必说,是国内顶级的锂材料供应商,寒锐钴业也是钴资源头部企业。

此前埃安已启动电池研发试制线建设,并计划设立电池公司,未来完成电池的自研自产。有了电池原材料这块顶级合作商的支持,未来埃安实现电池自主产业化及应用,也将形成更稳定和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

在智能网联领域,国内顶尖半导体企业中芯聚源,和本土头部芯片企业广州粤芯的加入,可以期待下埃安未来在软硬件这块的大动作。

同时,专注投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业务的头部大咖中交资本等科技企业的加入,也会助力埃安无人驾驶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埃安已发布超充之都规划,计划到2025年在广州建设超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打造未来能源生态。此次引入南网基金、国网英大这两家头部能源投资企业,成就深度合作,未来将进一步加速埃安能源规划落地,和埃安能源科技公司一起,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技术   销量   新能源   产业链   自主   电池   能源   速度   密码   领域   智能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