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矮星快速向太阳系奔来,逃生的时间,还剩150万年?

许多科幻片中都会出现行星撞击地球的假想,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只是危言耸听,事实上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红矮星正在快速向太阳系奔来,预计140万年以后就会抵达奥特星云,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撞击太阳系。

奥尔特云位置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这颗红矮星真的撞击太阳系,届时太阳系内部的平衡将会被打破,许多星体都会脱轨,成为宇宙中的定时炸弹,地球也或将难以幸免,留给人类逃生的时间只有150万年左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矮星

红矮星一般是指表面温度较低,颜色比较红的矮星,它隶属于恒星。恒星中大多数星体都是红矮星,通常一颗红矮星的直径低于太阳的1/3,质量一般都是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下

红矮星


我们熟知的银河系中70%的恒星都是红矮星,其他星系的情况应该都相差不大。

红矮星表面的温度一般都低于3227摄氏度,其本身释放的光也是很微弱的,最暗的时候低于太阳光的万分之一。正因为红矮星的光芒较弱,所以不借助天文望远镜就无法观测到它。

天文望远镜结构


红矮星的寿命在所有星体中算是比较长的一类,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红矮星的质量比较小,所以内部的核反应就会比较弱。相较于质量较大的星体,它们内部反应持续的时间会更久,从而造就了较长的寿命。

最初天文学家致力于研究红矮星周围的行星,试图寻找适合人类移民的新星体。多次研究后,他们发现这种设想是错误的,靠近红矮星的行星将不会昼夜交替

很多人会认为,暗淡的红矮星就像是一个气息微弱战斗力低下的老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行星进入红矮星领域后,公转与自转周期就会相同,从而导致行星只有一面朝向红矮星,背向红矮星的一面只能处于永久的黑暗中。

各类行星


要想行星温度适宜,就需要距离红矮星较近,距离过近也会导致行星受红矮星的影响过大,如果红矮星发生什么异变,移居到周围行星上的人类也会首当其冲。

基于以上两点,科学家们放弃研究红矮星附近的行星,受此影响人们对红矮星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直到欧洲航天局的“依巴谷”卫星发射后,人类重新将目光转向红矮星,并不是为了移民,而是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

依巴谷卫星


依巴谷卫星发射后,天文学家发现有一颗红矮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逼近太阳系,其运动的主要方向正是地球方位,这引起了众多天文学家的探讨。

Gliese 710

这颗向太阳系运动的红矮星被天文学家命名为“Gliese 710”,即格利泽710,目前这颗红矮星位于巨蛇座,直径约为80万 90万公里,自行速度约为3.4千米每秒,目前距离地球约63光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某个天文台的专家Vadim Bobylev曾说,Gliese 710撞击太阳系外围奥特星云的概率有86%之多。

Gliese 710与太阳外观对比


1997年Bobylev曾在《依巴谷目录》上说明,Gliese 710有很大可能在150万年内运动至太阳系。也就是说留给人们的时间还有150万年,如果到时候人类没有找到应对的措施,或许会面临种族危机

更为糟糕的是,届时这颗红矮星进入太阳系,势必会因为自己的引力携带许多太阳系外的彗星一同进入,这样会增大彗星撞击地球的机率

彗星撞地球模拟图


目前地球可以免受宇宙间星体碰撞的原因除了太阳系本身就处于稳定状态外,还得益于两颗天然卫士的保护。

木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太阳,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体积更是1321个地球的体积。许多误入太阳系的彗星都会被木星拦截,从而让太阳系可以保持稳定,在这种状态下,地球也可以稳健运转。

木星大气层


其次月球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许多卫星传回的数据表示,月球表面拥有不计其数的陨石坑,这其实就是月球守护地球的“代价”。一些未被木星成功阻拦的星体会被月球吸引,在这种双重保护下,地球在诞生后的45亿年内,只发生了很少的意外。

既然木星和月球可以保护地球,那为什么科学家们还要担心Gliese 710冲进太阳系会对地球造成破坏呢?

太阳系结构


首先我们都知道质量越大的星体引力就越大,木星之所以可以在太阳系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木星的质量不到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

反观这颗150万年后的不速之客Gliese 710红矮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一半,木星与月球的微弱引力是不足以拦截这颗红矮星的,比较庆幸的是Gliese 710并不会径直撞向太阳,而是有很大的概率与太阳擦肩而过。

红矮星模型


撞击后果

目前我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便是,Gliese 710红矮星并不会撞击太阳,然后发生强大的爆炸。即使如此,太阳系也会因为这场变故改变自己原有的秩序。

Gliese 710进入太阳系除了会给地球带来彗星撞击的威胁外,还有可能给地球本身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地球:危险!


红矮星进入太阳系中后,会利用自己强大的引力改变一些偏小星体的运行轨道,这其中就包括地球。当这颗红矮星与太阳擦肩而过的瞬间,地球或许会脱离既定的轨道不断向太阳靠近。

当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足够短的时候,水星与金星的现状就会是地球的未来,在炼狱般的高温下,人类与其他生物将无法存活,到那个时候人类只有移居别的星球才有可能幸存。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人类冲出太阳系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全民移民到太阳系以外的星体。或许在150万年后,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出超越光速的载人航天器,届时人类便可以在危难中独善其身

飞船模型


许多人会认为,150万年太遥远了,到时候或许这颗红矮星已经被其他星体吸引改变自己行进的轨道,这确实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结果,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居安思危,努力发展航天技术。

假设到了那一天人类无法舍弃自己的家园—地球,或许电影《流浪地球》就会照进现实,人类带着地球一起逃离这场灾难,然后在另一个星系中繁衍生息。

流浪地球片段


不论未来人们想实现哪一种假设,都需要科学家们兢兢业业搞科研,用150万年的时间实现航天技术大飞跃。

相比于150万年后的危机,人类目前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更加迫在眉睫。海平面上升,植被较少,这些对人类生存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太阳系   星体   天文学家   木星   月球   行星   地球   人类   快速   太阳   质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