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只会自己用板砖击头,不可能被别人所操控


一个网名叫区块前沿科技的人,昨天从日本,向中国大陆发回了一篇长文。

其标题是——

司马南的谎言被揭穿,他背后的团队终于浮出水面。

这篇文章在今日头条发布后,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内,即有65.6万人阅读,1.1万人给予了评论。

这,称得上是反响巨大。

这位区块前沿科技是何许人?

我无从了解。

我从他在今日头条注册的账号上,只能获得以下信息——

他今年三十四岁,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现有职称为软件工程师。

他算得上是眼下的知识分子之列者。

他在今日头条拥有7.6万的粉丝。

他自称要与广大网民分享最新的前沿科技资讯。

只有这些。

是的,只有这些。

让我感到摸不着头脑的是,他注册地是山东,可他发文的地址却是日本。

他现在正在日本工作吗?还是正在日本旅游?

不得而知。

但我能知道的是,他对中国大陆的情况,是十分的关注。

尤其是对于司马南的情况,他不仅给予了十分的关注,而且,显然还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注意了网上许多关于司马南的报道和言论。

也就是说,他显然为此下了很大的功夫。

不然,他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他的这篇文章的素材,当说,是十分的充实。

请看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这些文字——




上面截图上的文字,字号,也许有点小,有些人可能看不清楚。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它进行了提取。

现在,我把它摘要在这里——

从被广泛赞扬到备受质疑,对于司马南的认识正在发生反转,而面对众人的质疑,司马南却选择以撒谎作为回应。

在司马南的最新回应《司马南:三点自白》中,他声称“从来没有反对过民营经济,更没有攻击民营企业家群体,司马南只是在2021年11月就联想国资改制、大搞P2P等系列问题提出了公开质疑。

司马南的谎言在于他不仅仅刻意隐瞒并否认自己有团队,更在于他对联想之外的其他民营企业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攻击。

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有团队?又为什么对自己攻击其他民营企业的事实撒谎?

凭借在联想事件中一举成名,司马南下一个目标瞄准的是阿里集团。

他称阿里被罚180亿相当于“罚酒三杯”,更是提出了要拆分阿里。

其后一篇《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真的精彩》更是堪称暴论,马云这样一个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企业家出现在派出所,请问司马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司马南又为什么想要马云出现在派出所?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攻击了如此多的企业和人物的司马南,如今却声称自己仅仅是“质疑联想”,这种谎言竟然还得到了司马南粉丝的大力赞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那么,司马南背后的团队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

司马南背后的“饶谨系”。

2021年7月,当时饶谨及其背后机构力推的头牌金灿荣因为在河南水灾肆虐时,发布了一条“河南水灾是气象武器”这种反人类常识的内容,引起了舆论的反噬。

面对滔天的质疑和反对之声,金灿荣也不得不站出来发声,表态这篇文章是饶谨团队所提供的,这也是饶谨和他的团队第一次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金灿荣“气象武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是饶谨团队的曝光以及旗下大V使用其他人所写通稿文案的问题第一次得到正式曝光,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金灿荣选择离开,饶谨团队也失去了旗下最重要的IP。

这个时候的首要目标就是树立起一个新的顶流IP,因此本来已经被饶谨放弃的司马南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自2021年8月开始,饶谨开始倾斜资源打造司马南这个新IP,饶谨不仅给了司马南大量的流量资源,同时亲自为司马南站台,并预言“司马德华”不到一年时间将出圈成为深度版的郭德纲。

饶谨的预言很快就成为了现实,司马南遇到了“联想”这个堪称人生转折点的机遇。

随着疫情导致的压力增加,叠加上全球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华为断供所造成的影响,不满的情绪已经积累,而司马南关于“联想”的批判毫无疑问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突破口。

司马南凭借“联想”事件一飞冲天。

“眼红嫉妒”之下的李肃曾经公开爆料司马南和四月传媒之间的关系,曾抱怨“我现在跟司马南的收入有10倍之差”。

所以问题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就像金灿荣因为饶谨团队提供的“气象武器”文案导致翻车一样,司马南的视频中不知道有多少是其背后饶谨团队提供的文案。

随着司马南不断扩大自己的批判范围,包括莫言、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都成为司马南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司马南——

一个人的精力和知识终究有限,究竟有多少内容是司马南自己的想法,又有多少内容是背后团队所提供,司马南是不是只充当了一个“传声筒”的角色呢?他为了流量所说的话,又有多少是出于真心的呢?

明明背后存在一个庞大的团队,却刻意否认并打造一个没有团队的人设,司马南和背后团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以上黑体字部分,便是这位作者所发表的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为什么要把它附录在这里?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我不知道这位作者为什么要揪住司马南的背后是否有团队在将之操控这件事不放?

按我的了解,司马南无需依靠什么团队来协助他在网上发声。

他的知名度不是今天才有的。

25年前,他的大名就已经响彻华夏。

请看1998年8月畅销全国的《生活月刊》对他的评价——




那个时候,他孤身一人,就把许多大师的饭碗彻底砸掉,把许多奇人的壮举彻底粉碎。

那个时候,他孤身一人,击破了那些以气功为产业并想发大财的人的美梦,撕破了那些修炼气功而不想死光想活的人的甜梦,揭露了那些以小魔术当高科技的特异功能者的怪梦,断送了那些成天介充当气功大师,向民众发号施令者的狂梦,砸碎了那些以推广气功养生来招摇撞骗者的邪梦,惊醒了那些沉醉于麻木迷狂且仰其所谓大师们鼻息而上当者的残梦。

他的性格,更不可能愿意被什么人所操控。

他是一个敢跟板砖硬碰硬的人。

他更是一个敢于特立独行的人。

而现今,他已经是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了。

人,到了这个年龄,世间的一切,又有什么不能参透?他怎么还会愿意为了某种利益而受到别人的操控?

我想,他是不会那样的。

很多的网民,也像我一样,认为他不会那样。

这是我辑录的一些网民在这位作者的这篇文章下面所发表的评论——




众多的网民,对这位作者的这篇文章持以不屑的态度。

他们认为这位自称是区块前沿科技的作者,显然想的有点过多了。

他是以猜想把真实收拢进他的思维框架之内了。

真实的司马南,不一定是像他想象的那样。

我这也不是妄加推断。

我真的是觉得像司马南这样的人,他不应该落到那种地步。

真落到那种地步,他岂不成了一具让人穿了线的玩偶?

充当别人的玩偶,这是一件多么可悲可怜又滑稽的事情!

今天的司马南不可能是别人的玩偶。

他应当是依然具有25年前的那份骨气,那份硬气,那份正气!

他也不需要有什么团队来支撑他的局面。

他有那个必要吗?

他观察问题的敏捷度,他的演讲水平,他的写作功力,都决定了他无需什么团队来为他支撑什么局面。

别忘了他是记者出身。

笔头子不硬,干不了那个行当。

别忘了他曾在多家电视台当过节目主持。

没有脱口秀的本事,上不了那种台面。

他现在面对镜头讲的那些东西,没有点真才实学的人,恐怕写不出来。

他的伶俐的口齿,云苫雾罩纵横捭阖般的气势,更不是靠什么团队支撑就能练出来的。

如果一定要说他有团队在他的背后支撑着他,那么,我说,他的这支团队,应当是追随他关注他支持他的那上千万的粉丝。

是他们给了他力量,是他们使他不愿在今天的网络平台上断更,不愿意在他们的期待中归隐于安逸,不愿让他们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司马   南和   区块   阿里   日本   气功   文案   网民   团队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