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冷不冷,上帝都在这里

曾经躺在被窝里和朋友用微信在聊天中幻想过,如果夜晚和过去的自己在昏暗的路灯下相遇,自己一定穿着皮大衣,故作帅气的点根烟,和索隆一样用低沉的声音说一句,什么都没有发生。现在回头想想,如果真的能遇到以前的自己,我会笑着和他说,你看,你活成了我现在这个样子,还不错啊。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阿德勒也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是不是说其实不幸的人也是相似的,有时候我会搞不清,为什么书上的道理说的这么矛盾,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坚守的准则,还是说有时候不讲理比较好,可以活的舒服一点。

我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农村,家里老人和我说小时候因为计划生育,整天要东躲西藏,有时间下雨了,也只能在别人家柴火垛里躲一下,后来就不用了,因为我被送人了,送到了另外一个农村。那个家庭加上我有四个孩子,但因为是农民,没有正式的编制,即使被发现了,咬住牙,也不会丢掉工作。她们和我说过以前被拷在警察局的场景,暗示养育我的不容易,可能是想让我听话一点,懂得感恩。但是我当时想的是,会不会我出生是个错误,要是我没出生会不会好一点。对了,这个人是我亲生父亲的姐姐,我还有一个妹妹被送养到他另一个姐姐家里。

因为是外来者,在村里也不会被待见,大人们的闲言碎语,就像春雨一样,不会润物细无声,取而代之的是伤害无时无刻的侵袭。小孩们开始不会在意,有一段时间我还是村里的孩子王。但是后来他们每次玩完回家发现大人们对我的嫌弃溢于言表,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所以,孩子怎么会不懂事呢,我清楚的记得这种被嫌弃的感觉,走到哪里,身后都是被撕的七零八落的风,即使我到了亲生父母那里,得到的也是一个白眼和一句你来这里干什么。我能感受到即使现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哭泣的小孩,浑身在发抖,一旦有人发脾气,就会害怕的不知所措。想着,以后如果我做父母了,一定不能这样,遇到事情我会蹲下来和他心平气和的沟通,最起码不能让孩子问我当初为什么要把他生出来,但我现在还没有想清楚,要不要孩子,我真的有能力把他抚养长大吗,抚养成一个好人?

后来上学,因为养父母家里有四个孩子,负担太重,我又从一个家庭回到了另外一个家庭,清楚的记得,是年春节,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被运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像年货一样,被一桌子的人讨论着。当时也没有伤心,因为桌子上有很多好吃的,后来我才知道,单独回去的姐姐被家里人骂了很久。后来生活开始告诉我,吃了甜头是要还账的,而且利息是它说的算。两个家庭截然不同的风气开始撕裂着我,长久养成的习惯开始怎么都变得不对,逼迫着自己学会演戏和讨好。然而就是拙劣的演戏和讨好,让两个家庭本来很好的关系变得相互厌恶,每年过年团圆的日子,其实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被大人决定着要去哪家,我那时就体会到被命运狠狠扼住喉咙是什么感觉。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填了内蒙古,三亚和新疆,我不管学校和专业好不好,只要能够离家足够远就可以。现在我看到网上说,如果能回到过去会怎么怎么样,充满了甜蜜的憧憬和想象,可我一点都不想回到过去,一点也不。有时候梦到上学的时候,我只感到恐惧,恐惧我好不容易逃离了出来,又从自由回到了牢笼。其实按照成熟的做法,我可以做起两个家庭沟通的桥梁,慢慢梳理这些因我而乱的关系,大家心平气和的坐在一桌聊聊天,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误会化解清楚。但我不想啊,完全不想,这些东西就像一团乱麻一样,去面对就像重新经历一遍,有时候我会想,就这样吧,等他们死了或者我死了,再过几代,等彻底没人记得这件事了,也就过去了。在时代面前,这点事情连浪花都激不起,一句不是谁的错,是时代的悲哀就被带过去了。

小时候支离破碎的生活并没有让家庭给我我足够的安全感,所以速度与激情里主人公说家人是可以选择的,我感觉说的很好。再大一点,我开始看书,各种各样的书,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幸运,要是没有接触过书籍,我可能都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感觉最悲哀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根本都不知道还有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这样普普通通的过来了,谈恋爱在上学期间的我看来根本是我不配的事情,要钱没钱,要长相也没长相,心里充满了敏感和自卑,只能靠插科打诨来掩饰自己卑劣的内心。没有书籍的话我可能到不了现在这样,所以现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同龄人或者晚辈各种各样的问题,想了半天,给出的建议就是多读读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前人可能也经历过。

前段时间觉得要想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要看心理学和哲学,找了李玫瑾老师的课和东西方哲学相关的书,希望通过这些去了解怎么和我心里那个战战兢兢的孩子相处,我到底为什么要活着,我活着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到现在我依旧没有答案,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个错误了,我慢慢开始接纳了自己。有时候不是我们的错,是父母没有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没有和我们做好沟通,明白了这一点,好受很多。

18年夏天从学校中离开,幻想着自己踏进社会,经历小说里的血雨腥风然后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惜既没有血雨腥风,也没能力挽狂澜。倒是明白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无论外表看上去多么光鲜亮丽,其实华美的袍子下面都爬满了跳蚤。以前会抱怨,自己生不逢地,要是生在不一样的世界有多好,可以大展宏图,扬名立万,和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过上快意恩仇的生活。但是现在想想,其实这里就是江湖啊,可能比那里更残酷,毕竟暗地里充满了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杀人不用带血的。明白了这一点,心里平静了很多,如果我在这样的生活都过不好的话,即使是在武侠的世界里,可能也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现在的我有了另一半,有了结婚的想法,慢慢感觉其实拥有一个家庭也不错,孩子的事还要再考虑,毕竟我们两个人都觉得这是件很大的事情,不能七天无理由退货。工作算不上顺风顺水,也算稳定,不再做老好人了,也不信奉什么吃亏是福,遇到不讲理的事情,第一时间就奋起反击,打断他们的狗爪。有时候自己的退让,反而让对方得寸进尺。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说的真好啊,有这么好的道理,为什么有时间还是过不好生活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血雨腥风   这一点   各种各样   不幸   上帝   家里   姐姐   事情   感觉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