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五步走

很多家长反映,我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那么该如何培养一个孩子的习惯呢?

其实培养孩子只需要五点就可以,我们可以依次逐步进行。

第一,端正态度。

各位家长注意,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一定是伴随着改掉一个旧的习惯。这其实相当于从一个舒适圈走进另一个舒适圈。我们总说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其实这句话是让人不舒服的。因为没有人想跳出舒适这两个字。

那么什么叫做端正态度?端正态度就是不要盯着我要跳出这个舒适圈的不舒适,而是要去期待一个新的舒适圈。换句话说就是新的习惯。要有一个信念,就是新的舒适圈依然舒适。

那么为什么我要经历从旧的舒适圈到新的舒适圈这样一个中间并不舒适的一个过程,是因为新的舒适圈更高效,而更高效的舒适圈是更舒适的。因为它意味着比其他事情更舒适,因为这个习惯帮你做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就是端正态度。

第二,起步习惯。

端正的态度之后,起步依然是困难,往往是伴随着老师和父母的强制管理。但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严格管教孩子是必要的,同时也要以孩子为主体,要盯着孩子的反馈,落地到习惯的培养上。你要培养的这个新习惯一定是契合了孩子现在面对的最大的困难,盯着孩子的反馈走。

然后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要铺尽可能低的台阶给孩子。就是让第一步非常的方便,非常的容易做到。这和打游戏的机制是一样的,前几关一定要比较简单。

如果最开始的台阶比较高,孩子就容易有拖延情绪。这个不是孩子多么的无能,成年人也一样。大家想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如果前几步比较轻便,是不是就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如果一来就叫你做一个巨大的工程,也很容易拖到最后才做。所以起步的艰难在于第一要实事求是,第二要门槛低。

第三,付诸行动。

好多人习惯的培养失败,就是这一关没有过好。

它的核心在于你所有操作的目标都是为了养成这个习惯,而不是为了让这个习惯提高他的成绩。

比如说你要养成晨读的习惯。那么养成习惯是你的第一目标!他读的是语文的课本,课外的书籍是英语还是甚至是绘本。他是读5分钟,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那都不是第一个要解决的。而要率先养成每天有晨读这个行为的习惯。
只盯着习惯有没有养成,要忽略这个习惯背后的质量问题。要一步一步走,没有习惯还追求质量,这其实是一种完美主义。这种完美主义会让建立一个新的习惯变得极其的艰难。因为你的台阶比较高,孩子很容易放弃

第四,寻找动力。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何而来?很多父母动用的是恐惧的力量,通过恐吓来逼迫孩子产生动力。而恐惧恰恰是自驱力的敌人。

恐惧虽然推动一个孩子完成任务,看似有效果,可是恐惧推动的孩子,越来越偏向于任务的完成,而不去偏向于问题的解决。

那么最好的动力是什么?成就感。我们要让这个习惯给他获得短期的现实的成功。通过成功来获得成就感,进而引发动力。

第五,坚持。

习惯的坚持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这个坚持往往是靠父母的严格和孩子的自尊心水平撑起来的。而坚持的后半段要靠父母退出的姿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给孩子空间,给他标准即可。

只要依照这五步,培养孩子的习惯一定能水到渠成。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的孩子越来越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习惯   高效   台阶   恐惧   舒适   态度   家长   父母   动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