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00元,掠夺者BiFrost英特尔锐炫A770 OC,性能可媲美3060Ti

提起显卡,许多朋友都会在N卡或者A卡之间选择,但现在我告诉你,从此以后,DIY玩家将会再多一种新选择,那就是英特尔锐炫显卡。2022年,英特尔正式回归显卡市场,先是推出了桌面端入门级显卡Arc A380,后续又接着推出了高端显卡产品:Arc A750和Arc A770。

英特尔锐炫显卡发布之初,我就想着测试一下,直到近期,我才有机会拿到了宏碁基于intel Arc A770打造的了显卡产品: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 OC,下面我将会从各个方面进行测试,给不了解锐炫显卡的朋友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使用分享。

英特尔锐炫显卡解析

intel 锐炫显卡它是采用的台积电N6制造工艺和Xe HPG架构,Xe HPG架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叫Rendering Slice(渲染切片),它是英特尔可复用IP的基本构建块一个,渲染切片包含了4个Xe核心,而渲染切片的引入则让Xe-HPG架构灵活性大增,可以根据渲染切片的数量来设定不同性能定位的产品,比如A770就拥有8个渲染切片,共计32个Xe核心。

而且这款intel Arc A770它还拥有16GB和8GB两个版本,两者采用的都是256bit GDDR6显存,当然,除了显存容量上的区别,16GB版本的显存带宽也会更高;而且A770作为一款intel 锐炫的一款桌面级高端显卡,也是支持光追的,光追单元达到了32个,配合上Intel的XeSS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帧率,以及更佳的视觉效果。

当然作为一款高端桌面级显卡,A770肯定不止是单单服务于游戏玩家,所以intel还为锐炫GPU打造了出色的Xe媒体引擎,作为率先宣布支持AV1编解码的GPU,英特尔格外看重锐炫GPU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

Xe媒体引擎具有宽编码支持,Intel锐炫成为了全球首款支持AV1编码和强大媒体加速的显卡,而A770它支持8K/60fps 12bit HDR的硬解码,也支持8K 10bit HDR的硬件编码,同时对主流的H.264/H.265/AV1/VP9都提供了硬件编解码支持,目前市面上多款视频应用都针对了Arc显卡进行了相应优化,让我们可以方便的获得更高画质,以及更小容量的视频内容。

除此之外,intel锐炫显卡还拥有XMX引擎和Xe显示引擎,XMX引擎可用于AI的加速运算,而Xe显示引擎则可以让我们输出2条8K分辨率 60Hz信号或4条4K分辨率 120Hz的HDR信号。

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OC显卡介绍

外观方面,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OC采用的是纯黑设计,正面和背面均印有掠夺者Logo,上方则是掠夺者英文标志,而且为了提升产品的质量,显卡本身也是采用了金属材质,拿在手里还是很有分量的,配合上斜向的拉丝设计,颜值方面也很不错。

散热方面,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OC则是掠夺者为其专门定制,采用第二代掠夺者冰锋速冷散热风扇和第五代Aero Blade 刀锋速冷3D金属风扇组成。显卡上采用的定制版第五代5锋速冷3D金属风扇拥有89片超薄扇叶,每片的厚度仅0.08mm,而且涡轮叶版的导风设计,可以让保证散热的同时,也能减少噪音,保持显卡的安静。

而且为了装机效果,第二代掠夺者冰锋速冷散热风扇还加入了8颗ARGB LED高亮灯珠,让我们在装机之后可以呈现出霓虹盘的RGB氛围。散热和静音方面,二代冰锋散热风扇采用的是弧形设计的仿生叶片,可以减少湍流,还可以获取更好的空气流动效果,从而实现散热和降噪的双重效果。

除此之外,背板上的进气格栅,比PCB更长的散热鳍片,也可以大幅提高散热能力,同时掠夺者还在散热器尾部进行了开孔,让风扇的气流低阻穿透鳍片和背板,实现更高效的散热。

配置方面,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OC它是搭载了16GB GDDR6大容量显存,拥有250W的TDP功耗,最高支持7680*4320分辨率,而在输出接口方面,掠夺者BiFrost intel Arc A770 OC则是拥有3个DP接口,1个HDMI接口,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需求。

而且为了方便用户,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在包装内附赠了一个U盘,里面除了有显卡驱动外,还拥有显卡的专用软件:BiFrost控制平台。BiFrost控制平台除了可以让我们控制风扇转速,还可以对显卡进行图形设置以提升性能,从而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实现对显卡的实时监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对显卡的RGB灯效进行自定义设置。

性能跑分

了解了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 OC的外观和性能配置之后。下面我们就来实测一下,这里我使用的测评平台给大家介绍一下,注:测试平台不同,结果可能会有一些差距。

首先就是3DMark, 这是一款专为测量显卡性能的软件,电脑性能测试肯定是少不了一款软件,这里我分别进行了SPEED WAY(用于游戏PC的DirectX 12 Ultimate基准测试),Port Royal(实时光线追踪基准测试),Time Spy(适用于游戏电脑的DirectX 12基准测试),Fire Strike(适用于游戏电脑的DirectX 11基准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

而且为了更好的对比,我也是用我手里的RTX 3060ti跑了以上同样的测试(测试平台一致,除显卡之外),这里我用一个图标列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基准测试项目中,intel Arc A770有三项超过了N卡 RTX 3060 Ti,只有Fire Strike低于RTX 3060TI。

而且在新版本的3D Mark当中,还有专门为intel 锐炫显卡准备的Intel XeSS超采样功能测试,这里我也是跑了一下。从测试成绩当中我们可以看到,XeSS功能开启后,相对于XeSS关闭后在性能上有了49.2%的提升了。

当然,我也是跑了一下比较注重办公场景的PCMark 10,看一下这款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 OC的表现如何。得到了7008的综合成绩:,其中常用功能8573,生产力7393,内容创作14738。

可满足大多数场景下的游戏场景

Arc A770 作为英特尔旗下回归之后的第一款桌面级高端显卡,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在游戏方面表现如何肯定是许多朋友想要知道的,这里我也是进行了实测。

首先是《赛博朋克 2077》,这里我使用的是游戏内默认的快速预设方案,1080p画质下,不开光线追踪画质高,开启光线追踪:中等,分别进行游戏内的基准测试,得到了以下成绩,不开光线追踪:62.02,开光线追踪:41.59。

《古墓丽影—暗影》这款游戏大家都很熟悉,我这里也是在3440*1440和2560*1440两种分辨率下进行了测试,分别得到了平均帧数108和162的帧数,这样的成绩能够让我们很愉快的玩耍了。

《刺客信条—奥德塞》也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大型3a游戏,这里我是选择了3440*1440和2560*1440两种分辨率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平均42和48帧的成绩。

最后一款则是《荒野大镖客》,这款游戏的热度也是很高,同样我也是分别选择了3440*1440和2560*1440两种分辨率进行测试,得到了平均69帧和84帧,这样的成绩也是可以让我们很好的进行游戏了。

AV1视频编码测试

对于视频工作者来说,AV1视频编码可以说是一个利器了,Intel之前就曾展示过Arctic Sound-M的编码能力,对比H.264在基本同等画质下,可以节省了多达30%,无论是渲染速度,还是视频的体积大小都极具优势。

我这里用了一段网上的4K宣传视频进行测试,体积为2G左右,在同样的格式、分辨率,帧率情况下,采用AV1视频编码和H.264视频编码进行视频渲染,在渲染时间上,AV1编码比H.264编码的视频快了大约了10秒,但AV1编码的视频体积仅516mb,而采用H.264编码的视频体积却达到了1.44gb,相差一倍还多。这样的表现,对于视频创作者来说,在处理大量视频文件时,除了在效率上的提升外,还有硬盘空间的节省。

最后我也是对这款显卡进行了一个单拷测试,看一看宏碁在这款显卡上使用掠夺者冰锋速冷散热风扇和第五代Aero Blade 刀锋速冷3D金属风扇的组合能不能压得住这款显卡的散热,毕竟这款显卡的功耗可是高达250 TDP。经过甜甜圈单拷20分钟,室温20度左右,显卡满载运行下温度稳定在了80度左右,而且整个显卡的噪音也不大,很舒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测试小结

掠夺者 Bifrost 英特尔锐炫A770 OC这款显卡在性能方面胜于RTX 3060,某些地方可以媲美RTX 3060Ti ,尤其是在做工和散热方面都有着很不错的体验。而且在细节方面,有随产品附带的U盘,让我们可以快速的安装驱动程度。BiFrost控制平台也能让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对显卡进行监控和设置,非常适合不懂电脑硬件的朋友使用。

而且英特尔这次回归显卡市场,对于我们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它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厂商跟进,只有更多的厂商跟进,这个行业才会真正的内卷起来,我们作为消费者,才能以最实惠的价格拿到心仪的产品。虽然说现在这款Arc A770的性能相对于N卡和A卡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只要有厂商加入进来,在未来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而且我个人也是相信英特尔的实力和号召力。

购买建议方面,我觉得这款显卡很适合内容创作者,偶尔玩玩游戏娱乐的朋友选择,Xe媒体引擎,支持AV1硬件加速,相对于软件解码会更快,XeSS超采样也能给游戏玩家带来不错的体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英特尔   性能   切片   基准   显卡   分辨率   引擎   测试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