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八爪鱼一样的城市 却是苏中最富有的水乡(二)

接上篇:

走了好久,找郑板桥故居,因为没有来过,靠高德导航步行到景点,可有时也不靠谱,只好问路,好在市民都很和善,问到了。在板桥街和板桥东路路口右侧,没走几步就到了。

故居位于路边,院落不大,严格意义来说是小门小户。进门第一间是厨房,很逼仄的小厨房,厨具都是很老旧的,可见当年他们家生活的清苦,通过内壁的一道门,左手就是当年板桥父亲赖以生存的私塾,右边就是一座三连房子,中为堂屋,其左右就是卧室及书房,都不大,堂屋的陈设照我看来比板桥先生的生活水平高,尽管郑板桥曾经做过范县和潍县县令,但吏治清廉,深得百姓爱戴,此故居为今人所建,原先其父所居为茅草房,后来郑板桥有钱后才做成砖砌房。

郑板桥故居大门


故居里的小花园


堂屋

郑板桥的成就在于:诗书画三绝,书是自成一体的板桥书,刚劲有力;画是画竹、画石堪称一绝,扬州八怪里他是领军人物,其画的竹坚韧挺拔,遇风不倒,画石则一枝柱石傲然独立。“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从画竹石反映了他的刚正不阿,品德高尚的情操,尽管一生都在贫寒中度过,但从不为五斗米折腰(注:此诗中陶元亮即陶渊明);而他的诗也颇有意境,“立根本在乱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纸外更相寻,千云上天阙”,后来在雍正年间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板桥道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他创作的《扬州道情》


郑板桥所题写的“难得糊涂”


郑板桥的照片及其画的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常常以此为荣。郑板桥居所也遍处植竹,他生性爱竹、画竹。因家庭原因,郑板桥很小就离开了兴化,先去了扬州仪征,后到了扬州市区,长大后以卖画为生,他所寄居的寺庙竹子众多,所以每每以此临摹作画,而且竹有节刚劲挺拔,符合他的性格,所以他以画竹而出名,尽管他画的兰草、柱石也出众,但他画的竹无人能及,被后世之人封为扬州八怪之首。

故居小院到处都是竹子

故居后面的小花园估计是后来复建的,主要用来展示郑板桥的成就,还有后世人对他的评价,花园里有小池塘、碑林、凉亭,如果游客想要了解郑板桥的更多的故事,可以到扬州市区《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天宁寺《郑板桥纪念馆》深入了解,毕竟他在兴化出生,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扬州城,他是地地道道的扬州府人。(补充一下,自古兴化就属于扬州府,1996年因扬泰分拆,才归泰州)

兜兜转转,郑板桥故居参观完了,买的是套票,含大司马府、赵海仙洋楼,套票便宜,20元/人,赶紧去成家大司马府看看。

地形不熟,导航带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大司马府,原来就在东岳庙旁边[捂脸][捂脸],还白走了不少路,不过无碍。出来旅游,一路走来看到的是风景,愉悦的是心情,奥利给!![偷笑][偷笑]掏票打孔,登记身份证号,登记时有些茫然,干啥呢?查户口呀?但出门在外,老实一点好[呲牙]。


门口的牌坊

成家大司马府是明朝兵部尚书成琎的府邸,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成琎是兴化人,因武艺超群作为贡生入仕,因参与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有功,而后被永乐皇帝封为大司马,此府邸是现代在原基础上复建的。

大司马府正厅


成家两朝尽忠

成家大司马府展出的生活设施不多,除第一进展出了成府的来历,一些古代兵器外,其他三进房屋都被辟为兴化非遗博物馆,里面的内容丰富,看完之后着实让人觉得兴化的文化底蕴深厚,话不多说,看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苏中   兴化   板桥   道情   柱石   堂屋   刚劲   扬州   府邸   水乡   故居   大司马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