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

1月28日,济南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印发《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济南十大领域第一批130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4万亿元;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

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

聚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行一步。《行动计划》提出,济南将推进总投资1920.83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7个,总投资854.58亿元,2023年新开工项目37个,总投资683.91亿元。

济南将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全力建设科技部“一带一路”中医药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支持广安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发挥首个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作用,谋划建设黄河流域(济南)水生生物监测实验室等黄河战略重点实验室;参与建设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好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山东基地,加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空天信息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黄河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强化人才引育,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300万。

建设“星火链网”济南超级节点

在聚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济南将推进总投资3110.49亿元的308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88个,总投资1611.69亿元,2023年新开工项目154个,总投资754.63亿元。

大力培育产业共同体,2025年年底前,先期培育集成电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透明质酸、生物质材料、空天信息等产业共同体;增强浪潮云洲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影响力,建设“星火链网”济南超级节点;到2025年培育形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0个、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25个、市级特色产业楼宇30个;建成北斗导航、AIRSAT卫星星座等未来产业标志性项目,到2025年国家级、省级集群达到8个以上。

经济外向度提高到20%左右

围绕扩大内需,济南将推进总投资5420.69亿元的267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03个,总投资2838.88亿元,2023年新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1292.2亿元。

《行动计划》提出,济南将建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编制实施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完善PPP项目清单发布机制,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加快山左环球直采保税展示展销中心、LAOX跨境商品保税中心仓等项目建设,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国际陆港“公铁空水”四港联动,打造国际性多式联运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获外贸进出口资质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外向度提高到20%左右。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5万辆以上

聚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850.39亿元的96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1个,总投资176.94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45个,总投资302.41亿元。

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抓好南部山区整治和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加快推进919处、面积约1996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治理;实施外热入济项目,推动济南都市圈供热一体化;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2025年全市能耗强度较2020年降低14%以上;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5万辆以上;2023年年底前制定碳达峰工作方案,培育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基金。

促进济青“双核”联动发展

聚力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在服务和落实区域战略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6551.23亿元的102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3102.9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23个,总投资1429.6亿元。

济南将塑强中心城市功能,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力争达到10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万亿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争取商河县、平阴县纳入省级县城城镇化试点;全力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推动省尽快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南)母基金,支持起步区率先建设碳中和示范区;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促进省会经济圈发展一体化;促进济青“双核”联动发展,加强济南临沂对口合作;加快完善现代交通网络,推进济南至微山、庆云至章丘、济南至宁津等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建设。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8亿斤左右

聚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524.95亿元的94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4个,总投资130.79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327.76亿元。

种是粮食“芯”,济南将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推进国家种子实验室济南基地等生物工程育种项目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8亿斤左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支持商河县、莱芜区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到2025年区县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到2025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

改革开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990.2亿元的48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552.03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24个,总投资348.15亿元。

济南将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环境等要素配置方面获得更多授权事项;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到2025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以建设数字济南为契机,加快构建“2 3N 1”发展机制,实现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到2024年双化协同体系基本建成,试点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加快建设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推进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参与山东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发挥"新黄河"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开展多形式城市推广活动

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实力,《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1509.71亿元的48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3个,总投资499.03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259.26亿元。

济南将大力实施“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十大攻坚行动,高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齐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导电竞游戏、剧本艺术、次浸式演艺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培育手造产业集群;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新黄河"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城市推广活动。

筹建空天信息大学,建设“友好型城市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3097.59亿元的210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05个,总投资1666.84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79个,总投资1169.27亿元。

济南将加强共同富裕系统设计,2023年6月底前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加快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筹建空天信息大学;建设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国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确保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行动计划》提出,扎实推进总投资125.74亿元的38个重点项目,其中续建项目11个,总投资37.34亿元,计划2023年新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66.56亿元。

济南将确保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成品粮油储备满足市场需求15天以上;建设自有煤炭储备基地和天然气储备基地;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持“三管三必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避灾避险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

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编辑:常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济南   黄河   示范区   重点项目   生产总值   扎实   产业   地区   计划   项目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