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约,冲刺吧大运!

新春伊始,距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举行还有半年时间。就在1月20日,《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邀请函》已经发出,3月底,来自五大洲的代表团团长或其代表,将从全球会聚蓉城,亲身体验中国西部最具幸福感的超大城市。大运的脚步近了,成都这座正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城市,将向世界呈现一场体现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特色、青春风采的体育盛会。届时,世界目光将聚焦东安湖畔,大运会的精彩瞬间与高光时刻也将逐一开启。倒计时的滴答声响里,成都正迈出坚定的步伐,昂扬迎接大运会。目前基础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接下来对每一处细节的“雕琢”,都会多一分自信和从容。

三年备战

为城市荣耀而冲刺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成都大运会先后经历两次延期,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给筹备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但成都大运人抓住了“延期窗口期”,跑出了“大运加速度”。新建的13处体育场馆、改造的36处场馆早已全面完工;位于成都大学的大运村的各种服务保障已日趋完备,随时可以“开门迎客”。天府国际机场开通运行,作为中国大陆第三座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将为全球大学生抵达提供便捷服务。

三年多来,成都大运会测试赛、专项演练和全要素演练等均顺利完成。去年9月30日至10月9日,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在成都举行,成都大运会的指挥体系构架结合世乒赛实际情况,在赛事指挥系统中发挥了迅速高效的作用,执委会各业务领域工作团队在“实战”中得到了全方位锻炼。倒计时200天之际,赛区场馆中心代表、执委会各工作部(室)代表进行宣誓,表达了冲刺、攻坚、决胜的决心。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执委会正不断完善办赛方案计划,充分考虑大运会注重文化交流和城市体验的传统,策划开展符合大学生特点并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动。

筹办大运会,越来越多的体育消费新场景涌现,各类低碳环保工程践行“绿色大运”理念,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发展带来科技智慧的澎湃动能。大运会执委会加强活动策划和赛事营销,进一步放大赛事品牌效应,吸引企业共享大运机遇……“谋赛营城”理念深入人心,大运会,之于一座城市,无疑在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质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之而来的城市更新,将为区域、城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半年后,当大运会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开幕,志在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成都乃至全国、全球将共同见证“蓉耀时刻”。

大运惠民

生动诠释生活体育

春节期间,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大运场馆灯光秀,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城市之美、大运之美由此闪现。在这里,部分篮球场、足球场、室内羽毛球场春节期间免费供市民使用。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室外篮球场整个春节期间都不打烊,免费向市民开放。在2022年,《成都大运会共建共享惠民行动方案》就已经要求,符合开放条件的大运场馆持续开展场馆惠民活动,部分大运会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向市民开放。

大运会带给市民的不仅是全新的城市环境面貌与赛事场馆,还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先进的视野、心态与格局。尤其是在大运精神的感召下,全民健身活动燃烧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全环贯通后的第二个春节,这条长达100公里的“绿色项链”成为骑行热门场所。在公园中的新春欢乐集市,市民可以接触皮影、捏糖人等非遗文化,品尝美食,购买文创产品,体验民俗活动等。依托景色宜人的绿道,今年成都还将举行2023年天府绿道健康行活动,活动将贯穿全年。成都也在推动在公园绿地、废旧厂房、建筑屋顶、闲置边角地等植入体育设施,打造家门口的“社区运动角”,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健身“举步可就”,构建15分钟健身圈。2021年,成都体育人口比例已达48.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900万,市民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3.15%,连续6年稳步提升,形成了以运动为牵引的健康生活方式。

一场大运会,正在改变成都人的生活。业内人士认为,成都不仅是生活体育的首提地,更是生活体育的践行者。政府不断完善设施投入,延伸健身物理空间;优化智能设施布局,提升健身获得感和实效;全面开放大运场馆,公共服务水平日益提升,使得健身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城市新的时尚潮流与文化内涵……实际上,体育所带来的精神面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礼仪与气质,既是国家富强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14次连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体育功在其中。

大运你好

向世界递出文化名片

大运会已近在眼前,值此盛会向世界递出天府文化名片,让世界了解天府文化核心内涵与价值的凝练,这座城市显得底气十足。现代的城市设施、悠久的巴蜀文化、闻名世界的美景美食、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都赋予了成都独特的魅力。大熊猫、太阳神鸟、火锅、蜀锦、川剧、三国文化等,已经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符号,成都大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设计、场馆设计的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等地域特色也足够打动人心,在成都推进大运会筹办及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立足传统与特色并拥抱世界的姿态。

不久前,“大运好礼元旦新春集市”再次亮相宽窄巷子,它融合了非遗文化、传统老字号和潮玩科技,展示了一系列代表天府文化、巴蜀特色的焕新“好礼”。每一个礼包,都是为世界献上充满天府美学的“大运礼遇”。农历虎年最后两天,央视春节灯光秀在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精彩呈现,其中的“成都篇章”以成都大运会为主题,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穿行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中,向全世界发出了来自天府之国的热情邀约。

大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成都正向着时尚、活力、青春的城市气质理想转型,而青年正是弘扬传播天府文化的生力军。街头社区、公园场馆,上百万的大运会志愿者已经行动起来,共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友善公益城市文化,共建文明典范城市。文明,代表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成都大运会,正通过独具魅力的文明场景、尊德守礼的“文明代言”、温暖生动的文明活动,把城市活力、文明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成都成就梦想,数百个日日夜夜里,在无数成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美好构想逐渐落地变为现实,这彰显了成都努力办好这届大运会和高质量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信心和决心。一场大运会,亮明了天府文化新名片,推动成都走向世界,并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一可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冯嘉良 供图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 本报资料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东安   执委会   成都   场馆   天府   公园   半年   城市   体育   文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