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奋力前行之七 爱与责任

记实自叙第七篇:精神力量源自爱与责任。

2022年,我几乎全部精神支撑就是对未来那份事业的憧憬,那是未来余生唯一的希望,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才可以彻底改变未来家庭命运和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爱”、是“责任担当”,其次才是自我人生价值。

我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倡导社会和谐、为别人而活,感觉这就是我的天性。如果没有对家人的那份爱和挽救家人命运的那份责任担当,如果没有了这份人生使命,我恐怕早就堕落了,早就放弃了。可是我没有,因为始终放不下那份爱和责任,余生使命如果没有了爱与责任,我根本没有动力发愿未来。

从自杀未遂返回家后,我就专心做五件事:一是自我疗愈抑郁症;二是全身心思考未来事业项目以及相关工作;三是强迫自己静心阅读学习,继续提高自己价值,终身学习;四是屏蔽所有带给我负能量的人和事;五是紧抓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教育问题。教育是一个父亲重要职责和义务,我不能让儿子再重蹈他父亲的覆辙。儿子2023年即将中考,我不想他未来像父亲那样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这一两年我对他有一份愧疚,因为这些年我的抑郁情绪多多少少带入到对他的教育中。他的成绩在全年级处于中等偏上,但是又没完全达到我给他设定的底线,即年级前20 30%,所以我经常着急甚至还有动手打他,摔了他的手机。一方面我自己也处于抑郁状态,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大,偶尔向他倾泻压抑已久的情绪甚至无法控制。一方面我又深知给他过份学习压力和暴力教育不是好事,担心给他造成心理创伤。可是一想到当今社会内卷化如此严重,他们未来的竞争残酷性不比我们这一代轻松,如果不给一定压力又担心耽误了他的青春年华。

所以儿子在面对我时心理多多少少有些紧张,他知道我情绪偶尔不稳定。其实在他这个年龄,缺乏一定克制力都是正常现象,需要一个耐心引导和时间过程,但我有时看他沉迷手机耽误作业时经常忍不住发怒甚至动粗,每次发怒后我又有些后悔和心痛,我对他的教育这些年就处在这种矛盾纠结中。这种不稳定和略带粗暴的教育方式总是感觉不文明,相对而言他妈妈可以给他一个稳定的情绪。

关于我的妻子,她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人,又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缺乏一些心眼,有女人的贤惠和温柔,有些本能逃避困难,基于眼前现实而生活,对未来缺乏憧憬。

她为我付出了很多,把青春、名利、乃至一生都全给了我,平时还要承受我的精神压力以及偶尔的情绪发泄,因为男女特有的思维认知差距有时也难以沟通,我由于受多年抑郁症缠绕,有时缺乏耐性,回到家也不想太多语言沟通,觉得都是一家人,需要无言的默契和理解。可是现在我觉得我对她的要求还是苛刻了一些,我不能要求妻子像我一样,而且我有抑郁症,一言不合就容易情绪化一股脑认为是对方错,直到这一两年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学会了接受她的缺点,欣赏她的优点。人无完人,毕竟她把一生都献给了我。

所以,虽然平时我们不做过多思想事业沟通,但她在我心理是有地位的,我是很感谢她的,是爱她的,同时对她也有一份愧疚之情。这些年跟着我没个稳定,四海为家,不离不弃。

所以,我对她和儿子是一样的态度,就是情感愧疚,是必要时牺牲自我也要保护的人。这也许就是我的弱点吧,大男子主义、重情重义、有情有爱,别人对我的好我会永远记住,并难以割舍,我的思想深受儒家文化的“摧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责任   绝境   愧疚   情绪   家人   儿子   父亲   压力   自我   精神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