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

背俞穴是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

背俞穴

课本上关于背俞穴的内容较少,我总结了一下。背俞穴与脏腑有特殊联系,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映,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出血点等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异常功能。因此,背俞穴对脏腑病症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肺俞穴:有宣肺理气、滋阴清热、疏经活络、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1 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病。2 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症。3 瘙痒、隐疹等皮肤病。

厥阴俞:有疏通心脉、宽胸理气的功效。主治:1 心痛、心悸。2 咳嗽、胸闷。3 呕吐等症病。

心俞: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滋阴降火的功效。主治: 1 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2 咳嗽、吐血等肺系病症。

肝俞:有疏肝利胆、清肝明目、息风定志、活血止痉的功效。主治:1黄疸、胁痛等肝胆疾病。2 目疾。3背脊痛。4 癫狂。

胆俞:有疏肝利胆、养阴补虚的功效。主治:1 黄疸、口苦、肋痛等肝胆疾病。2 肺痨、潮热病症。

脾俞:有健脾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1 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道疾病。2 多食善饥身体消瘦。3背痛。

胃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1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肠病。2 多食善饥身体消瘦。

三焦俞:有调三焦、利水道、益元气、强腰膝的功效。主治:1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肠病。2 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腹水、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3 腰背强痛。

肾俞:有补肾填精的功效。主治:1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3头晕、耳鸣、耳聋、腰痛等肾虚病症。4 消渴。

大肠俞:有疏经活络、通调肠腑的功效。主治:1腰腿痛。2腹胀、腹泻、便秘等病症。

小肠俞:有清热利湿、通调二便的功效。主治:1痢疾、泄泻、疝气、痔疾等病症。2 腰痛痛。3 遗精、遗尿、尿血、尿痛等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俞:有通调膀胱、疏经活络、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1小便不利、遗尿。2 腰骶痛。3腹泻、便秘等病症。

背俞穴的功用和主治和关联脏腑密切相关,还有就是近治作用。都比较容易记忆。不再多说。下面谈谈我临床的一些经验。

背俞穴下面几个穴,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我都比较常用,多数都是治疗腰腿痛。因为我治疗内科病较少,上部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平时用的较少。反而做针刀治疗胸背部疼痛时用的较多。有些病人在扎背俞穴后反应内科疾病也有减轻,引起了我一定兴趣。按图索骥,接着读了好像是龙层花教授写的《脊柱病因学》,又读了脊柱解剖和神经系统一些书籍文章,弄明白了一些问题。学会在有些疼痛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背俞穴附近,用酒精擦拭出现异常红点或者用手触摸结节、条索状物等异常部位,采用针刺放血、针刀、截根法等治疗内科疾病,确实有效。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脊柱神经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黄疸   脏腑   膀胱   脊柱   病症   背部   内科   功效   异常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