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预防

皮肤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皮肤首先受到伤害。秋冬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应注意适应变化环境,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病复发和发生。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01皮肤瘙痒症

病因:由于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预防: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和浴液使用,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可外用润肤乳。瘙痒时避免搔抓,可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治疗:要纠正皮肤干燥,外用润肤乳、甘油霜、冷霜、维生素E乳、无比膏等。剧烈瘙痒者可以加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安泰乐等,或服镇静药。

02湿疹

病因: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可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引起过敏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避免搔抓发痒的皮肤。

治疗:湿疹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据皮损的疹形,选择合理的药物。此时最好请医生根据皮损情况用药。乱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03荨麻疹

病因:其病因很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预防:有此病的人,在季节变换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可以从夏季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对寒冷的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摩擦。

治疗:可服用抗组织胺类药。

04银屑病

病因: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后复发的明显增多,新发的银屑病也有因秋冬天气温变化着凉感冒、扁桃体炎等诱发。有统计发现,寒冷地区银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温暖地区。

预防:银屑病患者应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有条件者秋后可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居住。

治疗:对进行期皮损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复发的皮损,面积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药物常常采用焦油类、水杨酸类、蒽林、皮质激素类、卡泊三醇、维A酸等制剂。

05鱼鳞病

病因: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因多汗,使潮湿皮损变得不明显;秋冬天凉,出汗少,空气干燥,鱼鳞样外观皮损变得明显,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预防:秋冬应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润肤乳、膏。

治疗:可选用0.1%维A酸软膏、10%~20%的尿素霜、5%~10%的水杨酸软膏或乳酸软膏、10%鱼肝油霜外用,有较好的疗效。沐浴后或冬天时可常在患病处涂抹凡士林润肤霜,有助于皮肤的滋润。

06结节性红斑

病因: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秋季容易反复发生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皮损为成批的皮下结节,稍高出皮面2〜3cm,中等深度,触之有压痛,多发生在小腿伸侧,有时小腿屈侧、大腿、上肢甚至躯干部也可有类似皮损。结节经3〜6周能自行消退,留色素沉着,结节不破溃,愈后不留瘢痕。本病常在春秋季复发。

预防:在季节变换时要注意保温防寒,着凉感冒容易引起链球菌及病毒感染。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劳累、久站、下肢血循不畅。

治疗:可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适当给予非激素类抗炎药,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治疗。较重者可用激素泼尼松,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中药常用复方丹参片、雷公藤多苷等应用。

为了保护皮肤健康,秋冬季节要适当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及烟、酒等。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具有天然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亦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另外,秋冬季空气干燥,不要过多地使用洗涤剂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很容易破坏皮肤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皮肤干燥,过敏。勿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一旦得了皮肤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皮肤病   红斑   病因   银屑病   秋冬   药物   寒冷   季节   皮肤   常见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