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河北人在北京过大年:我被春节的科技感狠狠教育了

在热搜和短视频里,春节期间有两种人:一种是回家过年的人,另外一种是奔赴三亚、大理等热门旅游景点过年的人。今年,年过五旬的曾光选择了第三种方式:逆着回乡潮,去北京过年。

“品了四五十年家乡的年味,想尝尝他乡的味道了。”

曾光说,不单单是这个原因,家里有些老年人还没有“阳”或者还在“阳康”过程中,所以今年也不方便去拜年走亲戚,干脆趁着过年出来走走。

收拾好行李,订好民宿,一家人直奔火车站,赶着年三十的空车厢,曾光一家人踏上了异乡过年的旅程。

不一样的“新”年味:

AR灯光秀加持,春节传统里满满科技感

曾光来自河北省一个地级市,尽管北方过年风俗相似,但曾光还是感受到了两地过年的差异。

以往在老家过年,从除夕下午开始,鞭炮烟花声就络绎不绝,这种亲切的声音让曾光在感官上感觉到,新年就要到了。

但北京的年味是另一种景象:除夕夜幕降临,红色的灯笼挂满了主干道,火树银花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街边的店铺和商场陆续闭门,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迈着匆匆的步子回家过年。

北京部分地标建筑群在春节期间上演的灯光秀。

吃完年夜饭,在回北京住处的路上,曾光抬眼望去,不远处的高层建筑群亮起了AR灯光秀,一只洁白的小兔子提着红灯笼,周边是绚烂的烟花。金色的凤凰腾空而起,五彩斑斓比烟花绚烂。

“小崽子们,快看那只小兔子是不是要跳出来了!”曾光忙指给孙子孙女看,旁边的儿子提醒:爸,那是AR,叫做虚拟现实。

“炫彩望京”雕塑春节期间上演AR灯光秀。

这种和老家不同的“科技感”伴随着曾光的春节旅程。走进北京的便利店买日用品,曾光环顾四周看不到售货员。直到工作人员从库房走出来,把他带到自助结账处。

“原来要自己扫码,自己结账啊。”曾光感慨,自己带的现金,在这次旅程中基本没用上。

为了深度感受北京的年味,曾光一家坚持不打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果曾光成了这一原则的“第一受害者”。乘坐地铁在自动售票机前选错了站,导致无法刷卡出站;改用手机扫码后,公交码和地铁码总是“傻傻分不清”,进不了站下不了车;公交下车总是记不得刷码……曾光成了妻子眼中的嫌弃对象。

“凡事都有第一次,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心态,就会了。”曾光觉得,此次北京之行来对了,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和感悟。

品味他乡年味:

赶庙会、逛胡同,体验老北京的地道

除夕夜总是先从一桌子年夜饭开始。

忙碌是工作常态。往常,曾光会一直忙到大年三十上午,等大家都回家吃年夜饭过年的时候,才能闲下来准备家里的年夜饭。

包饺子、炖鱼、炖排骨、炖肉、熏鸡、熏兔、蒸花卷、蒸包子、蒸馒头、蒸豆包、蒸年糕……过去,报菜名式的年货和年夜饭,是曾光一家人在春节里最美味的羁绊。

今年,曾光一家选择了年夜饭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粤菜。

品尝不一样的美食,就相当于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

“对老百姓来说,年夜饭和家常饭的区别越来越小,过年越来越不知道吃什么了。”曾光说。

全国各地的年味,除了年夜饭外,都浓缩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里。北京的庙会,当然要数位于北京房山的八大处公园。

大年初一的八大处公园熙熙攘攘,摩肩擦踵,景区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入口处设置了三道关卡,设置了进出两个通道,才得以让祈求新一年好运的人们拜佛、祈福。

大年初一,八大处公园入口处游客人山人海。

排队扫码买完票,曾光夫妇带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起涌入人群中。

“好几年已经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曾光脸上满是欣喜,在他看来,过年就是要赶个热闹。

没有人,就没有年味。

随着人群,曾光和家人们来到了一座寺庙门前。

“我今年就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把企业做得更大更漂亮。”相对于许愿池和许愿树,曾光更喜欢“烧香祈福”的过年方式。因为景区不能私自焚香,曾光把一大把香举在胸前,闭上眼睛,许了愿望。睁开眼睛,把香丢进了焚香炉中。

曾光儿子手捧着一柱印有“学业有成”的香,他希望自己的一双子女未来能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

就这样,这种“老派”的过年方式,在两代人之间实现了无缝传承。

北京八大处公园,一位游客正在许愿树前祈福。

曾光年轻时从小买卖起家,目前已经有三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经过过去三年磨炼,曾光的三家企业不但“挺了过来”,还实现了盈利。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曾光说,只要企业还在,今年一定要打一场漂亮的“翻番仗”。

春节期间,和八大处一样摩肩擦踵的地方,要数南锣鼓巷。

“去看看春节里的北京胡同”也纳入了曾光一家这次春节旅行的项目之中。从胡同入口,到胡同尽头,曾光挤着人群走了一遍。

“客流量高,店铺有创意,(店主)有经商头脑。”曾光觉得,和四五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尤其是首都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逛完闹市,曾光转向相对安静的小胡同,这里有茅盾先生的故居,大部分是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人的住所。曾光说,这次来胡同逛逛,是想参考一下北京胡同的建筑风格,以后在山上买块地,自己也设计一个四合院。

曾光儿子有不同的想法。他最近关注了几个懂车的博主,今年想购入一台7座车,而且看上了一款国产品牌。曾光儿子解释说,家里人多,每次出去都是开两辆车,不方便。

望长城内外,各地乡音缭绕

这个年过得有点“国际范儿”

大年初二,人们一觉醒来,发现北京迎来了兔年的第一场雪。落到地上的雪薄薄一层,但足以给在北京过年的人们带来春节的祝福。

曾光决定,带着家人一起到长城上看看。如果足够幸运,还能遇到长城雪景。

坐上去往八达岭的小火车,坐在对面的几位异域面孔吸引了曾光的注意。

“没想到外国小哥也在北京过大年!”曾光想着,但那句“Happy New Year”却没说出口,国外小哥朝他笑了笑,像是领会了曾光的心意。

“在家挺能,咋出来就怂了?”妻子嘲笑他。

这不是曾光第一次爬长城。有一些人爬过一次长城之后,可能要等很久才会想起再次攀登。但曾光一直觉得,没有爬尽长城,就不算完全爬过长城。

八达岭长城脚下,一位小朋友和冰墩墩一起合影。

在八达岭长城索道排队处,一位西班牙籍的留学生向曾光求助。曾光用手比划着,说着简单的英文单词给留学生做指引,尽管最后没怎么帮上忙,但曾光觉得,在热情好客方面,这次“不能再输了咱中国人的气势”。

尽管没有体验到长城“雪落成诗”的惟余莽莽,零下18度的寒冷天气还是给了曾光很多思考。

“北京太冷了……” “下次来一定要多穿点……”

“还有吗?”

“近期应该不会考虑再爬长城了……”

旁边的东北大哥宽慰:零下18度,算个啥……

从八达岭回北京市区,曾光一家人赶上了高铁,从八达岭站到清河站,不到二十分钟,曾光又切切实实体验了一把“科技与狠活儿”。在曾光的印象中,步入八达岭地下车站,乘坐了不下四部长长的电梯。

“这深度至少得50米以上了!”曾光问列车员。

列车员回答:102米。

“厉害厉害!”

近几年,曾光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5岁的龙凤胎孙子孙女从幼儿园回来,用他的智能手机播放了一首《孤勇者》,并跟随歌曲跳起了舞蹈。孙子孙女走后,满心疑问的曾光夫妇把这首歌听了一遍又一遍。

几年前,“月嫂”“育儿嫂”已经开始在曾光生活的这个北方小城成为常态,一生要强的的曾光夫妇,在被告知不用带孙子的时候,内心升起了一股无名的失落和忧伤。

……

曾光经营的两家物流公司,一直没有解决用人荒的问题。这次在北京的观察和见闻让他意识到:在数据化和智能化方面,他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活到老,学到老。要拥抱年轻人,拥抱新思想,更要拥抱新变化。”曾光说。

砥砺前行是春节共同的传承

尽管来到北京过年,曾光家大年初一拜年的传统一直都没变。

大年初一早上,两个孙子孙女来到曾光夫妇面前跪下来,嗲声嗲气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福语说完还不忘最后点睛: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不同的是,实体红包已经渐渐在曾光家消失了。曾光夫妇用手机转账把压岁钱给了儿子儿媳,乐呵呵扶着两个小朋友站起来,露出“空手套白狼”后胜利的喜悦,留下两个不谙世事的幼童一脸懵……

大年初四,曾光一家就赶上中午的火车,打道回府。对他来说,过完年,就要开始新的忙碌。

我问为啥这么匆忙,他说,昨天在小区里溜达,看到友商的快递小哥已经开工了,坐不住了……

大年初七,我给曾光发微信:老板,开工大吉。曾光发来一张工作场地的照片,配文:早就已经开工了!

愿每一个奋斗的人,都能在2023年勇毅前行!

(作者晓方,文中“曾光”为化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小哥   北京   河北人   春节   孙子   长城   年夜饭   孙女   新春   基层   胡同   年初   儿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