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是因没钱吗?是没有人愿意为足球花钱了,足协作的孽·乱侃26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可以,敬请点个关注,方便交流】

武汉长江俱乐部解散

在足球世界你很难看到中国足球这样一副怪相丛生的斑斓景象:那边,从国家队主教练到球员、裁判、俱乐部,再涉及到足协高层的违法腐败案件调查正在“火热”持续,这边职业联赛俱乐部解散有风声再起——武汉长江俱乐部等不到把年过完便宣布“不再注册参加由中国足协举办的男子职业足球比赛”。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仅仅在10多天以前的1月15日,在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一届执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体总和中国足协高官们还在高喊“必须全面加强党对足球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足球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共同谋划中国足球发展之策,走好中国足球新的长征路,对标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目标,卧薪尝胆、真抓实干,打好中国足球翻身仗”。“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足球发展道路,为振兴中国足球努力奋斗。”

不说别的,仅腐败和“解散潮”已经给千疮百孔的中国足球火上浇油,何谈“打好中国足球翻身仗”“为振兴中国足球努力奋斗”?

这副怪想,世界足坛恐怕都前无古人。

4年里中国职业联赛35支球队解散,而且还会有后来者,如此恐怖的现象,世界足坛罕见

正月初四,武汉长江宣布解散:“不再注册参加由中国足协举办的男子职业足球比赛”。到此为止,武汉长江俱乐部成为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上任以来第35支解散的球队。

在此前的3年间已有34支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足球联赛的球队解散,平均算来,每年就有11支球队宣布解散。如此恐怖的景象在世界足坛恐难一见。

在这35支球队里,中国联赛顶级球队竟然有4支:天津天海、江苏、重庆两江竞技、武汉长江(降级)。

这不算,竟然还出现这边拿到中超冠军,那边就宣布解散——比如几年前的江苏队。

天海宣布解散,球迷会连发长文致敬将士、球迷和俱乐部

继武汉长江之后,“解散潮”或许只是掀起了一个小浪花,一个“前奏曲”。

据报道,除上海上港外,中国职业联赛几乎每个俱乐部都存在债务问题,甚至连中超老牌的“巨无霸”——山东鲁能都存在资金问题。中超的深圳、广州城的问题还尚未解决,已经降级的河北队也难说继续。

上赛季,中甲的陕西、四川九牛、淄博蹴鞠、黑龙江冰城和江西北大门等队都曾经被中国足协扣分,还有部分球队的生存也遇到困难。

所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球队卷入到解散的风潮里。

天津泰达解散

触目惊心的解散,是因为没钱吗?否,是不再有人愿意花钱

从1992年6月,红山口会议确立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到从1994年4月标志着中国职业联赛正式开始的甲A联赛开打,如火如荼的职业联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开始摸索前行、健康发展的希望。

然而,近30年过去,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却回到“石器时代”,溃烂衰败到眼看着无法收拾的境地,前无古人。

谁在作孽?

第一,都是钱闹的——缺钱

俱乐部球队解散,从表面来看,都是没钱了,玩不起了。

职业足球是个烧钱的行当,没有谁不清楚。球员、教练薪酬,俱乐部建设、比赛、梯队投入等等,都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足球就是个无底洞。

拿武汉长江俱乐部来说,建队14年、在职业联赛驰骋11年的湖北足球史上寿命最长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在近三年里,在赛季结束后都有球员讨薪的现象。没钱发工资了。但是,据武汉长江足球俱乐部的《关于不再参加男子足球职业联赛的说明》里说:卓尔公司已经为球队投进去30亿元。

比起广州恒大来说,武汉长江则是小巫见大巫,据报恒大集团在足球投资上已经超过100亿元。

广州恒大

而上海上港仅仅为夺得中超冠军,则花掉的是120亿。

对于那些中小球队来说,这些天文数字的投入,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职业联赛的规律是,投钱进去,再造血。

但是,中国职业联赛有造血能力吗?没有。

无法造血,没有回报,老板们如今又不投钱了;而没有输血,只能坐吃山空。

如此恶性循环,谁还来“自投罗网”,来投资足球?

第二,联赛并不是缺钱,而是老板们不愿意再为足球花钱

球队为什么没有了造血功能?

中国有那么大企业、各种首富、商界精英,假如他们愿意投资足球,有多少球队他们养活不起?他们能够在商界打拼的如鱼得水、风生水起,那么,如果让他们把足球按照市场和商品来做,有什么做不成的?为什么欧洲五大联赛做得那么好?我们国内的老板都跑去投资了?

中国职业联赛不是缺钱,而是没有人再愿意为足球花钱。

企业和老板们退出,不愿意再投钱了。为什么?

企业老板,尤其是私企老板们不是慈善家,他们必须遵循事商业规则,有投入必要汇报。他们的回报无非就是借足球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展示企业的形象,以实现广告宣传效应;充分利用投资足球来获取各级政府的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发足球产品,来为球队和俱乐部造血。

但是,当陈戌源上台后,老板们所期待的回报化为乌有。

傻子才愿意投钱。

中超曾经的老板

解散,退出,职业联赛溃不成军,作孽者,中国足协

中国企业、财大气粗的老板们不愿投资足球的,是因为没有回报了。

为什么没有回报?

第一,中国足协一手遮天,大权在握,剥夺了联赛独立经营的权力——可怕的体制机制在作祟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投资者自己花钱组建球队和俱乐部,请来教练、球员,租赁场地,组织训练、参加比赛,并培养人才梯队、开发市场,那么,就该由投资者自己来管理经营,由他们自己来制定联赛的游戏规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但是,在中国,俱乐部却没有话语权,两手空空,因为联赛不属于投资者而属于中国足协,他们什么都要管,从联赛各项规则、赛制的制定,到裁判员、俱乐部管理,从球员转会、薪水限制到招商、市场运作……职业联赛所有的一切都得由中国足协说了算。

自主经营、独立运作在中国足协那里成了一句话,老板们只能围着中国足协的指挥棒转。

陈戌源、刘奕

中国足球职业联盟喊了20年,俱乐部着急,老板们着急,球迷们着急,但是中国足协不着急,而且一再阻挠职业联盟的成立。因为,职业联盟成立,足协没权了,没利了。

因此,几乎所有退出联赛的球队俱乐部,没有一个不把矛头指向中国足协的。

体制僵化,迷恋权力,颐指气使,一手遮天—中国足协让企业和老板们看不到希望,谁愿意来花钱?

假如,中国足球职业联盟成立,让俱乐部自己来操盘,会是这样的结果吗?

陈戌源

第二,中国足协不顾中国足球现状而乱作为,伤透了投资者的心

陈戌源上台后,不顾中国足球俱乐部实际现状,硬性推行一系列所谓的“改革”——

1.推行球队“中性名”,“去企业化”。这直接给投资者头上浇了一瓢冷水——企业投资足球却无名无姓。

前面说了,老板们不是慈善家,他们必须遵循商业规则,有投入必要汇报。比如,球队冠名,他们要的回报无非就是借足球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展示企业的形象,以实现广告宣传效应。但是,“中性名”让企业变得无名无姓,连起码的宣传效果都得不到,我干嘛还要投资?

中国足球职业化近30年了,中国俱乐部几乎没有一家实现盈利。这简直触目惊心。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俱乐部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经营的法人企业,足球说到底就是一门生意。俱乐部得按照企业规则、市场规律来运作、来开发足球产业,做好这个生意,但是,现在却要“去企业化”,这是特么什么逻辑?

而更为重要的是,当俱乐部没有独立经营权,被婆婆死死管住的时候,它有什么能力和权限去开发足球市场?如何历练造血功能?

北京中赫国安

2.打压“金元足球”。陈戌源上台后就朝那些高投资足球的人狂喊“你们的良心死了吗?”但是,他却恰恰忘记了这样一个现实: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足球,基础薄弱,自我造血功能、独立生存能力差,需要就是企业和老板们慷慨地“金元”投入,逐步发展,夯实基础;没有金元,就没有俱乐部和球队。

结果,“金元足球”被打压了,直至现在企业、老板纷纷退出,结果呢?联赛“回到解放前”,甚至大有崩溃之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陈戌源在当了足协主席狂吼“你们的良心死了吗”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说说他自己在上海上港为了一个中超冠军就花去120个亿,那时候,他的良心没死?

广州恒大

3.推行限薪令。C罗一年拿走2个亿,但是,那只能在沙特联赛上。中国足协限制外援的顶薪,税前200万欧元。没有诱人的薪水吸引,哪个优秀外援愿意来?没有世界一流的外援来,球场上的观赏性哪里来?没有观赏性,球票卖给谁去?没有球票,俱乐部用什么造血?

4.限制俱乐部投资。中国足协规定中超俱乐部每年总投入不得超过3亿元。这个婆婆管得也真是宽。按说俱乐部每年投资多少那是人家家里的事情,关足协屁事!我有钱我多投资,我没钱少投资,那是我的事情,你干嘛来指手画脚?

给这样一个蛮横的婆婆管着,俱乐部的“独立、自主”权在哪里?

所以,巨鹿解散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没钱了,而是企业、老板们不愿意花钱投资足球了。

不愿意投资,是因为头上总有个挥着棒子的“婆婆”—中国足协。

2023年1月27日23:26:21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足协   足球   长江   人愿   武汉   俱乐部   中国足球   中国   球队   职业联赛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