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业绩屡创新高,估值屡创新低!

回顾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箱,连续十三年蝉联全球第一!同时,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上港集团的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61亿,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水平,是2006年上市时的4倍多。

然而,若是换一个角度,在资本市场上,上港集团的表现,似乎并不像其经营业绩这般靓丽,股价累计涨幅仅128%。

下面猎人就来说说这家港口巨无霸的故事!

此时,资本市场正处于国有企业股改的风口。作为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公司,上港集团上市之后,自然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半年后,即2007年4月,股价飙升至12元,PE估值高达81倍,PB估值也高达9倍。

但是,基金公司似乎根本不在乎所谓估值的问题,一路加仓。

原本此时基金在上港集团上的持股比例,与上市之初差不多,仅13%,但是,在2007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大幅加仓,直至持股比例飙升至30%。或许基金只是为了跟上股改的风口,至于估值,早已被他们抛弃。

这一年,上港集团录得净利润49亿,比上年度增加了10亿。

似乎靓丽的经营业绩能够支撑高企的估值,谁曾想,股改的风突然停了,同时,接踵而至的是全球金融危机。

于是,基金便开启了长达数年的减仓模式,最低持仓比例仅1%。

也许有人会说,是上港集团的业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到了影响,但这个逻辑似乎站不住脚。

2008年,上港集团录得净利润60亿,同比增幅20%,尽管2009年下滑至47亿,但很快,2010年就回升至66亿,比2008年还要多出6个亿。

此时,基金的持股比例仅10%,同时PE和PB估值已经分别下降到17倍和2.5倍。

尽管2011年和2012年,供给侧产能过剩,经济下滑,但上港集团两年均录得58亿的成绩,还是那句老话,强劲的业绩似乎阻挡不了股价的下跌,上港集团的股价在这两年内,腰斩,最低仅2.3元。

世人都知道,上港还是那个上港,只是风又来了。

另外一边,2013年,上港集团录得62亿净利润,继续稳步前行,但基金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仅3%。

2014年-2017年,上港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78亿、78亿、80亿和128亿,但基金早已对它弃之不顾了,即便再好的业绩,他们也看不上,持股比例降至2%。

2018年,北向资金意外地将持股比例从1%,逆势加仓至4%,事后证明,他们也只是过去蹭一把热度,很快就撤退了。

2020年四季度,基金在上港集团的持股降至历史最低比例1%。但巧的是,北向资金却在2021年一季度开始对上港集团大幅加仓。似乎他们在炒完白马股之后,又想起了这个港口巨无霸。

2021年和2022前三季度年,上港集团分别录得净利润154亿和161亿,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其股价仅5.4元,PE和PB估值也仅6.6倍和1.1倍,屡创新低!

这个价格,相比上市时的3.67元,回报率自然是低得可怜,幸好上港集团分红还算大方,大部分的年份都能拿出50%的利润进行分红,综合算下来,累计回报率128%。

反观其净利润,从38亿稳步提升至161亿,累计增幅达323%。

股价回报与业绩增幅背道而驰的现象,在资本市场,并不在少数,上港集团只是冰山一角!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巨无霸   业绩   集团   风口   回报率   资本市场   净利润   股价   港口   基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