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人类有望殖民火星?家鸡将成为第一种火星鸟类?

人类目前的“Kardashev scale(卡尔达肖夫指数)”值约0.73,在未来100-200年能达到“Ⅰ类文明”。迈向“行星级文明”已不是科幻,而是现在进行时,我们进入太空已60多年,未来几十年太空开发是科学展望,而非科学幻想。而且人类星际开发的步子不小,现正准备同时登陆两个星球:月球、火星。

月球开发,不同于50多年前“阿波罗工程”月球探索,“Artemis Program(阿尔忒弥斯计划)”即将进入真正的工程应用开发阶段,其长远目标是月球上丰富的氦3资源(第三代可控核聚变的理想原材料)。火星比月球遥远得多,但其拥有稀薄大气、固态水冰、相当于地球38%的重力。其“自持式发展”前景比月球广阔得多。

火星开发有两种不同概念:“火星探索”与“火星拓殖”。

火星探索,是以NASA为代表的所有政府性航天机构的工作,类似于“阿波罗工程”月球探索,花费数百亿美元,登陆外星走一遭,成就大批科学家和行政官员的名节,然后作为故事和传说被尘封几十年,再无人问津。

火星拓殖,则更接近于500年前“大航海”,其终极目标是航向、到达、征服、拥有外星球,并建设可独立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拓殖地,最终产生巨大前景。

在对这一巨大前景的浪漫、文艺化憧憬中,文艺人士会在科幻电影里想象着用藻类改造整个火星大气。而在人类现有科学框架下,这根本不可能:火星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其没有磁场,无法有效吸引稠密大气,因此,火星大气密度仅接近于地球大气的1%。在太阳系演变历史上,若干次极为剧烈的太阳风暴,将绝大部分火星大气给吹走了。所以,假设人类通过持续数万年的不懈努力,使火星大气逐渐稠密起来,哪天太阳打个大喷嚏……噗,一下就又给吹走了。

现有科学基础的唯一现实可行方案,是在火星上建立气密性拓殖基地,以物理屏蔽手段,保护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人造火星大气不至散溢。1991-93年间,“生物圈Ⅱ号”试验就是为此目的,测试在全密封体系内,人造生态环境能否100%长期自持运行。

最初几个月的运行证明:在物理学和生物学基础“第一性原则”方面,人造生物圈是可行的。但实验体量太小,整个系统难以长期持续运行,14.16万m³封闭试验空间,无法保证8名科学家连续21个月完全自持的生活与工作。

未来的火星气密性拓殖基地,究竟要建多大,应该通过生物圈三号或四号实验进一步验证。上次实验已得知:人均1.8万m³密闭空间,不足以支持生态系统完全闭环循环。那么在未来的实验中,不妨将设计指标翻三倍,达到人均5万m³生存空间。为在火星建立第一个能提供10人生存的气密性基地,其容积就需要50万m³,接近“生物圈Ⅱ号”4倍。

以人类现有科技,虽不可能改变整个行星的大气环境,但在50万m³空间内按地球大气成分约21%含氧量,用蓝藻制造10万m³氧气,则是较现实的工程目标。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6%,其地下有固态水冰,太阳辐射能量密度达0.5KW/ ,拥有蓝藻所需的生存与工作条件。

当气密性拓殖基地开始运作后,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后的产物,以及人类的新陈代谢产物,可作为有机质添入火星砂壤。《火星救援》是最接近于实际工程应用的硬科幻类影片,但其中细节仍需细化:在火星上仅靠粪肥和水,种不出土豆,因火星砂壤里没有微生物,即便有粪肥,也无法完全分解。但这问题很好解决:从地球运载冷冻休眠微生物,用于分解藻类和人类的新陈代谢产物,就能使添加进火星砂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加速“火星土壤化”改造进程。

通过太阳折射镜,将较大面积阳光能量聚集到较小面积上,大大提升单位面积的能量密度,使膜状结构的气密性基地产生“温室效应”,在原理上类似于蔬菜大棚:棚外大雪纷飞,棚内菜蔬常青。在不毛之地的火星上,建设出一个密封的人造热带环境,由于缺乏动植物多样性,暂时还不能称为热带雨林环境。

在人造高温作用下,火星地下的水冰会逐渐融化,成为开采利用较为简单的火星地下水,有了充足水源、较高温度环境,蓝藻制氧、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具备这样的条件后,下一步设法发展出接近热带雨林环境,并非遥不可及的梦幻。

在人类、藻类、微生物、昆虫之后,以及“火星土壤化改造”开始后,可以引进更复杂的动物。首先应该是鸟类,因为运输冷藏的受精卵和电热孵化箱到火星难度较低。而在人造子宫科技成熟、超大量水体发现之前,牛、羊、猪、海鲜……都只能以罐头形式运往火星。在所有鸟类里,家鸡最有可能成为第一种火星鸟类。鸡的肉料比最高,这意味着从地球运送的饲料最少,它不但能生产蛋、肉,还能产生大量鸡粪……继藻华、人肥之后,鸡粪将是向火星砂壤里添加的另一种重要有机质。鸡还喜欢不停地刨土,这就将投入的有机质破碎化、均匀化分散于火星砂壤中,还省却了人工翻土,也不用开发专业翻土的AI机器人。

这块梦想中的火星拓殖蓝图,选址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综合考量下来,火星赤道附近的“Valles Marineris(水手峡谷)”是较为理想地区。其夏季最高温度能达到约20 ,通过上文所述“阳光能量聚集”和“温室效应”,较容易实现“人造热带环境”。在“水手峡谷”已发现有地下水冰存在痕迹,有利于实现开发就地取材、降低难度。只要有了能够长期自持运行的拓殖基地作为生存基础,后续增加各种科研任务模块就是增量工作,相对容易。

地点选好,下面是时间问题:NASA局长、前参议员Bill Nelson在Artemis任务发布会上表示:计划在2030年代末或2040年代初,前往火星进行为期30天的双人科考任务。但笔者感觉这个时间问题不小:2040年前后,是火星与地球相对位置接近最远状态,为何要选择这个很不利的时间段?

另个时间,则是马斯克曾经谈到的2025年“火星拓殖”计划。这个时间更不靠谱,剩余短短三年,大批尚未解决的科技难题不可能全部攻克。

2022年底,NASA有了能将大载荷运往火星的SLS巨型火箭。2023年初,可复用低成本运载火箭“星舰”亦将试飞。但除运载火箭之外,在地球上并未进行“生物圈三号、四号”实验,有关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诸多难题,都未能得到解决和验证,怎能确定成百上千人去拓殖火星呢?

最有利的时间窗口,是利用平均每15年一次的“火星大冲”。2035年9月16日,届时,火星距地球最近距离仅5700万公里左右,飞行时间最短、途中风险最小、成本最低、运载量最大,距今还有超过12年的研发与准备时间,有可能创造出工程奇迹。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吴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火星   拓殖   气密性   人类   有机质   生物圈   藻类   鸟类   月球   大气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