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为救命将欲叩关港股,未来胜算几何?

资本还是那个资本,中国及世界再也不是过去的旧模样了。过去的疯狂和迷失,需要未来去买单。滴滴,还行吗?


作者 | 罗乾波

出品 | 睿诚研究院


前言

据睿诚研究院观察,1月16日下午,滴滴发布声明称:

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声明还表示,该公司已经对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后续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平台设施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在经历了18个月的整改之后,滴滴将再度出山迅速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此外,1月13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的新用户注册限制令将在中国农历新年也即1月22日前解除,此外,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称,“滴滴出行APP最快将在下周重新上架到各个应用商店。”不过,根据睿诚研究院查询,截至发稿,滴滴出行APP尚未在苹果或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中恢复上架。

在国家规范平台经济的大背景下,蚂蚁集团和滴滴等在整改后,又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滴滴恢复新用户注册也就应运而生。

下面来梳理一下滴滴的故事,以供大家参考。


01

滴滴之“雷”

睿诚研究院分析,滴滴暴雷,主要是不顾数据安全所引发的,在资本的策动下,抱着众多国内机密数据投身美股,而被监管层按下暂定键,之后,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整改。


主要事件有:

事实上,早在2018年的时候,有报道称滴滴安全令人担忧,滴滴暴动事故更是频频发生。

2018年4月28日,疯蜜创始人张桓在北京遭遇了“滴滴打人”。

2018年5月5日晚,在广东肇庆端州区文明北路附近,由于滴滴司机未按约定时间到达接驾地点,乘客抱怨称要给司机差评,滴滴司机要求乘客删除差评,但遭到拒绝。随后,司机从车上拿出刀,威胁乘客删除差评。乘客被滴滴司机打伤、被滴滴司机拿刀威胁、甚至是打滴滴顺风车遇害。

短短几天的时间,滴滴出行的3次暴力事件引发民众热烈关注,也成为滴滴下架的一个表面因素。

在这些负面情况下,滴滴依然我行我素。

2021年6月30日,滴滴出行突然登录美股,把市场的呼声和数据安全等摆在火上烤,激怒了监管层。

在上市仅仅两天之后,网信中国一则《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阻断了滴滴迈向新征程的步伐。公告称,将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2021年7月7日晚间,滴滴官网下架滴滴出行App,彻底无法下载。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2021年7 月 10 日,关于加强中概股监管、完善国外上市相关安全管理的新政策出台,其政策要求:掌握超过 100 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要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随后,滴滴旗下“滴滴出行”等26款App被下架。半个月后,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审查网络安全。

2022年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滴滴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经查明,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包括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等等。

睿诚研究院分析,平台经济曾经在时代红利下取得了高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各大平台在不同资本及其利益等驱动下,都颇具野蛮性,烧钱、上市和套现等资本游戏此起彼伏,在这个野蛮生长时代,滴滴们暴雷也就成了必然。

把数以亿计的个人信息、机构信息和地图信息等打包交给老美,去换取平台的估值和股东的财富等,在资本的眼里,所谓的数据安全只是其发财致富的工具,因而电闪雷鸣纷纷踩雷,而被监管层快速叫停。


02

滴滴之“困”

经睿诚研究院观察,在整改的周期内,滴滴业务全面下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成立于2012年5月,在相继合并快的、Uber中国之后,一度占据国内网约车90%以上的份额,整体市场估值曾接近千亿美元。而整改之后,在众多网约车的围剿中,其市场份额不断跌倒70%左右。

然而,在滴滴折翼和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国内网约车市场在急速进化,迅速推进到红海阶段。

比如

在滴滴下架的第7天,美团时隔2年重启打车业务,推出了全新升级的美团打车APP,并采取了聚合+自营并行的打车模式来抢占市场。其中,美团通过APP和小程序,聚合了20多家品牌,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

为了拉拢运力,主打聚合平台的高德打车也不甘示弱,随即便在“早高峰免佣”的基础上,推出了“暑期免佣季”等系列活动,而背靠一汽、东风、长安的自营平台T3出行,则瞄准了百万日均单量的目标,喊出了单月连开15城的开战宣言,在滴滴下架的次月,甚至出现了一天新开10城的壮举。

此外,字节跳动、华为等巨头也开始入场下注。其中,字节跳动在抖音交通出行类目小程序开放入驻申请,华为则在滴滴下架两个月后,推出了旗下网约车 平台Petal出行的测试版。根据电厂了解,Petal出行同样定位聚合平台,截止目前,入驻品牌包括首汽约车、神州专车、T3出行、阳光出行。

根据交通运输部披露,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网约车平台298家,相较于滴滴下架时新增57家。

不止如此,资本市场也是暗流涌动,2021年9月,曹操出行宣布融资38亿元;一个月后,背靠一汽、腾讯、阿里、苏宁等巨头的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这是18年以来,国内网约车企业最大的一笔融资。

几乎同一时间,哈啰出行也完成了融资签约,投资机构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涉及金额约19亿人民币;由控股股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出资3.5亿元,旗下的如祺出行也开展规模约为10亿元融资。

仅2021年,网约车行业就发生16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120亿。

等等

在市场争夺和资本加持等方面,各大竞争对手都在积极布局,网约车市场暗流涌动,给未来滴滴的发展将带来巨大压力。

再者,滴滴相关其他业务基本都折戟沉沙。

网约车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过往的高增长将难以为继,此前,滴滴全球收入增速已经从2019的14%降至2020年的-8%。

归结到财务上,作为滴滴支柱的中国网约车业务,从2021年Q2的448亿元下滑12.9%至2021年Q3的390亿元,2021年Q4,这一数据再度环比下滑3.9%至375亿元。受此影响,滴滴的亏损迅速放大。2021年全年,滴滴运营亏损为484亿元,同比扩大251%,而净亏损则达500亿元,同比扩大369%。


2021年Q3,滴滴旗下橙心优选、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货运均开始收缩。其中,橙心优选已在2021年底从滴滴APP页面消失。这一战略撤退体现在财报中就是滴滴在2021年Q3,一次性计提了高达208亿元的投资亏损。此外,滴滴还砍掉了日本的外卖业务等。

2022年初,滴滴旗下网约车、两轮车、货运等各条出行业务都收到了裁员通知,总体裁员比例约为20%。此外,R-Lab国内业务裁撤,国际化外卖技术团队并入了国际化部门。紧接着,3月滴滴旗下“橙心优选”也被曝全线关停;社区团购业务烧光200亿,也难解亏损魔咒。

其三,同时,作为滴滴第二增长曲线的海外业务,也遭受重创。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滴滴对国际业务进行了大幅度裁撤,原有超过1000人的国际业务团队,目前仅剩100人左右,除保留墨西哥和新加坡少量人员外,滴滴在南非、日本、俄罗斯和中亚等地国际业务均已停运。

滴滴财务数据显示,尽管2021年Q4滴滴国际业务贡献收入为10亿元,较上一季度持平,但2021年Q4滴滴国际业务净亏损18亿元,2021年全年亏损58亿元。

小结:

由滴滴官网可知,滴滴的业务板块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据睿诚研究院审视,上面的这三块业务,在市场上不断被关停或丢失、在业务线上许多已经死掉、在财务上仍处于巨额亏损中等,滴滴之艰难,犹如四处漏水的船只,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曾经一家独大和四处出击的滴滴,在主营业务的大败退中,叠加市场的变化和对手的不断崛起,未来还有多少生命力?就值得思考了

03

滴滴之“未来”

睿诚研究院独家观察认为:

作为一家“有梦想”的企业,滴滴在18个月内的整改中没有放弃自我,仍然在“困兽之斗”亏损前行,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它?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背后的资本,在市场和不能变现的铁笼子中,难以抽身出来,故而在苦苦挣扎,等待政策的春风和敲钟的到来。

终于等来了解禁的春风,滴滴心中那个被搁置一年的上市的梦想的种子,可能又要发芽了。

日本软银和美国UBER等大股东,如今看到了新的可解套的希望,心如鹿撞,也必将加速滴滴的上市步伐,因为,说不定哪天滴滴的股权也像蚂蚁集团那样被重构呢?

如此看来,滴滴目前还不敢松一口气。

曾经,滴滴一度自我YY,将退市、整改和再度上市想得太简单了。

譬如,被叫停纽交所的半年后,2021年12月,滴滴就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将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总觉得自己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看出主导资本的压力及“疯狂”。

睿诚研究院认为,能否走出困境,滴滴把上市变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为何这样说?

首先,境外资本类大股东早已心急如焚、没有耐心了。

不能上市,以前的投入就会继续沉没;同时,为了扛到真正上市解套的那一天,还需要不断投入来化解困境和包装基本盘,否则,即使上市成功,也达不到预期目标。

另外,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经济环境也在快速变化、中国力量不断上升等,滴滴将遭遇更多的问题和阻碍,以前的一骑绝尘局面不可能再次出现。

上述,各对手的许多动作,导致占比最大滴滴出行业务这一根基将被大大都要,上市讲故事的基本盘的成色就会缺少有力支撑。

此外,后起的出行新势力,一张白纸没有污点,也更懂中国新时代的语境,杀出重围和取代滴滴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述的软银不支b持滴滴在日本的外卖业务,也是大股东不满情绪的表现之一。

其次,整改也仅初步及格,未来或许还有变数。

据悉,在交通部发布的2022年11月月度合规数据报告中,有数据显示当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01万本,首次突破500万,车辆运输证206.4万本,滴滴出行订单合规率达63.1%。

余下近40%的那些问题尚未完成,也要花人财物和时间去处理,以便达到真正的合规, 不然,港股IPO和上市,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滴滴的核心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或资本的问题,这点无需多言。

在亿万民众的关注之下,滴滴必须要从单纯的资本视角进行更全面多元的深度思考,方能有效通过最后的审查。

资本还是那个资本,中国及世界再也不是过去的旧模样了。

经不起趋势和时代考验的东西,只能灰飞烟灭。

资本,想与趋势和国家角力,只能说你是脑子进水了。

最后,上市通道或禁或阻,滴滴未来不容乐观。

最近,很多业内朋友或媒体等,主要还是在市场和财经方面来观察滴滴,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然而美居认为,这些议论要么只在外围思考、要么有意或无意避开了底层思考的逻辑,未能真实反映出滴滴的核心困局。

资本要上岸,市场和环境不太认同,滴滴的未来可能不会出现像某些朋友的那样或乐观,单纯从上市通道来看,滴滴面临的有效选择少之又少。

境外平台已经基本无可能了,在严格监管之下,已然梦碎。

虽然,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表态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或者境外上市;但,在真正达标之前,这种可能性很小。

国内A股等,满足不了软银和优步的巨大胃口,他们也不会去。

其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叩关港股。

可是,港股也没有给滴滴什么好脸色,令滴滴又丧失了超多信心。

美居长沙注意到,在滴滴之前,曾有出行平台多次冲击港股未果,比如滴答:

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首次向港交所公开递交招股书,被贴上“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标签。但之后其上市进程似乎进展缓慢。

2021年4月13日,嘀嗒出行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港交所仍未予通过。这被视为嘀嗒冲击IPO再次以失败告终。

另外,港股是审核制,对业务合规性要求很高,这也是当初滴滴才死活要去纽约上市的一大主要原因。

滴答和滴滴的过往,可充分昭示出不看好出行板块,故而多次写上了“休止符”,同时,我们认为,在完成整改和合规之前,港股之门不会为滴滴开启。

因此,在巨大压力之下,滴滴可否撑到这一天还两说,更别讲什么上市了。

任重道远,滴滴难行!



04

结语

睿诚研究院小结,目前,滴滴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能否尽快走出持续亏损的泥沼、有效达成整改目标等?

这将是滴滴的车轮,能否继续前行与未来可走多远的根本所在和动力。

过去的疯狂和迷失,需要未来去买单。

参考资料

1、电厂powerhouse:滴滴重新上架回归 但网约车市场已经变天

2、派财经:滴滴解禁,要开始反攻了?

3、科创板日报:滴滴大幅裁撤国际业务背后:业务整合与持续亏损

4、首席商业评:滴滴重新开放注册,互联网平台经济又要翻身?

5、中国新闻周刊:恢复新用户注册,滴滴的整改结束了吗?

本文为「睿诚研究院」(ID:hnrcyjy)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未来   胜算   网络安全   中国   几何   融资   研究院   资本   业务   数据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