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辣条,不香了?

中国的“辣条一哥”,非卫龙莫属。

卫龙究竟有多豪横?一年营收超过40亿元,狂卖100多亿包,估值最高达600亿元,畅销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

而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更是靠卖辣条成了河南省第三大富豪。

看好卫龙的企业,不乏腾讯、高瓴、红杉资本、CPE这些机构大佬,他们向卫龙投入巨资,希望将这位“辣条一哥”,培养成中国的“零食一哥”。

于是,卫龙于去年12月中旬在港交所上市,没想到刚一开盘就遭遇破发,跌幅达5.11%,市值仅为最高估值的三分之一。

卫龙上市为何破发,市场普遍认为,卫龙上市的时机并不好,卫龙自己也清楚。

既然时机不好,为何还急于上市?有文章认为,卫龙和机构签署了对赌协议,必须赶在某个时间上市,否则将面临巨额赔偿。

还有人觉得,卫龙2022年的财报透露出企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因为担心“夜长梦多”,卫龙要抓紧上市,先融一波钱再说。

现在说卫龙被高估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路径中,挖掘近两年国货品牌崛起的底层逻辑,以及它们所面临的瓶颈。

1

爆品气质

所有快销品牌都必须从单品做起。

靠单品切入市场,打开市场,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在这个遍地红海的时代,一件单品想要突出重围,就必须具备爆品气质,让对手惊掉下巴,难以复制。

从产品到爆品,至少得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稀缺性,上瘾性,话题性。

这是卫龙横扫全国,成为国民级的零食的关键。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稀缺性。

辣条来自湖南,它的诞生纯属机缘巧合。

1998年的大洪水,对当地的酱干作坊造成了严重冲击。

酱干以大豆为原料,洪水导致大豆减产,价格翻番,当地人不得不寻找大豆的替代品,他们最终选择了素有“食物百搭”之称的面粉。

这便是辣条的雏形,以面粉为原料,添加重口味调料,如甜味剂和辣椒做成面筋,最后放油里滚一滚,伴随着阵阵香气,一款街边美食横空出世。

上世纪90年代,辣条是三四线城市孩子们的最爱,他们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卖部买包五毛钱的辣条。

这让来自平江的刘卫平看到了机会。

1999年,20出头的刘卫平前往河南,开了第一家食品加工厂。2002年,卫龙商标正式注册。

想要让卫龙跑得更快,就必须实现产品工业化。

2004年,刘卫平斥资数百万人民币,从欧洲采购了一条昂贵的生产线,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

与此同时,他还在河南的漯河、驻马店、扶沟等多个生产基地投放广告,向家乐福、沃尔玛、便利店等商超渠道大范围推广。

从2015年起,卫龙对产品包装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极简风格,以铝箔和铝膜作为材质,极大方便了消费者食用。而同时期对手们的包装还处于透明袋阶段,既缺乏档次,也不够卫生。卫龙仅凭包装就和同类拉开了差距。

此后的卫龙辣条一路涨价,从最初的一包五毛,到后来的一包一块钱,三块钱,乃至五块钱。

卫龙对产品研发也不遗余力。

从2018年到2021年,卫龙投入研发的费用从1769万元上升至3350万元,而光是2022年上半年,这笔数字就达到了2350万元。

原料上,卫龙只采购优质小麦和一级大豆油。

管理上,卫龙发展了一套严格的产品技术标准与质量管控体系。

工艺上,卫龙坚持非油炸,做到0糖0脂,并通过持续更新生产设备,实现标准化监管,还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参与产品开发。

辣条并不是稀罕的商品,制作门槛也不高。卫龙辣条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答案是稳定而均质的产品力。

就像当年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汉堡和炸鸡很多店都能做,难的是每天做出几百万个一模一样,口味上乘的炸鸡和汉堡,所以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

卫龙也一样,通过极致的工业化,把简单的东西做到变态,成为超级细节控。

当你在各环节超越对手时,你的稀缺性自然就建立了。稀缺性不见得一定要人无我有的东西,让对手望尘莫及,本身就是一种稀缺性。

2

上瘾物品

想让产品成为爆品,品质只是第一步。

消费者会因为你的味道喜欢上你,但没理由下次接着买你。

除非你确实让人着迷,以至于消费者离不开你,一旦失去你便浑身难受,这种机制,我们称之为“上瘾”。

我们熟悉的烟、酒、咖啡、可乐等等,都具有让人上瘾的机制。卫龙辣条也有类似的功能,它凭借的则是辣。

中国人吃辣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但辣味食物的大规模普及却始于明朝中后期。时值辣椒从美洲传入中国,由于它无需占用太多的耕地面积,对土壤和气候也没那么挑剔,比较方便种植,故得以迅速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辣椒的另一大特点是口味重,这对于老百姓是个福音。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辣椒经常被用于搭配各种主食,老百姓家里没啥菜,就用辣椒下饭。

辣椒在传统社会一直是穷人的美食,官宦世家认为这种食物上不了台面。湖南人曾国藩酷爱吃辣椒,却始终不敢公开承认,就怕被别人笑话。直到近代,随着湘菜、川菜的渐渐普及,辣味食物才登上达官贵人的餐桌,逐渐被社会各个阶层接纳。

正因为辣味食物诞生于底层民间,高档菜系里很少能见到辣味菜品。前者需要精细的料理与珍贵的食材,而辣味食物恰恰是它的反面:制作相对简单,重口味能有效弥补食材与配料的匮乏。这种“简单粗暴”的特质,也让辣味拥有了某种平民气质,更刺激,更接地气。

辣味之所以让人上瘾,主要还是和它的作用机制有关。

辣本身不属于味觉,而是一种痛觉。

我们在吃辛辣食物的时候,食物里的辣椒素会通过激活口腔和咽喉部位的痛觉受体,将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此时,你的心率会上升,呼吸会加快,大脑也将释放一种被称作内啡肽的物质,让你获得某种独特的“爽感”。

如果你摄入大量的辣味食物,你的舌头会感到疼痛,这种刺激就像过山车或者看恐怖片一样,通过痛感来刺激感官。

对中国人而言,吃辣跟喝酒一样,并不是单纯的“享受”,而是一种另类的“自虐”。

我们通常以“你能不能吃辣”来考验别人舌头的承受能力,甚至进一步判断对方和自己是否属于一路人。这就像在饭桌上,喝酒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嗨,而是让大家一起嗨,以此来打探彼此的关系和实力。

反映到文化上,辣本身也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格属性。中国文化里,诸如“狠辣”“泼辣”“辣妹子”等词语,要么特指一个人性格张扬,要么形容他手段高明,总之绝不是省油的灯。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辣椒产量最多的地区,2020年的种植面积达81.4万公顷,产量1960万吨。而这背后的推动力量,除了广大餐饮店,还有相当一部分则来自以卫龙辣条为代表的辣味休闲食品市场。

近年来,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增速已经高于非辣味休闲食品,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26年,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700多亿元,这是一条前景宽广的赛道,也反映了中国人这些年口味的转变。

卫龙的崛起,得益于抓住了这一时代风口,当市场迅速扩大时,卫龙通过引入工业化流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及广泛的渠道布局,迅速抢占了“辣条”这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位置。

而辣味食品特有的成瘾性,则增强了卫龙的用户黏性,有效提升了复购率,进一步为企业吸住了顾客。

有质量,有规模,给了卫龙傲视群雄的底气。但想要出圈,卫龙还得让年轻人买账,这还需要多两把刷子。

这就涉及到爆品的第三个维度——话题性。

3

靠营销强力“出圈”

卫龙辣条的用户中,95%以上的用户在35岁以下,而这95%的大部分属于95后和00后,其中00后又占了多数。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都属于00后,他们是卫龙辣条的主力客群。

他们天天刷抖音,逛B站,想要他们对你的产品认可,就必须深谙他们的语言。

卫龙深谙此道,卫龙深知,在如今这个时代,年轻人对大水漫灌式的洗脑广告早已厌倦,卫龙需要给他们点不一样的东西。

很多人对卫龙辣条广告的第一印象是:搞事情。

比如在2017年,韩国乐天集团同意为部署萨德导弹出让土地,此举引起了中国网民的普遍愤慨。卫龙立即在微博上发文,宣布终止与乐天集团合作,所有卫龙产品均从国内乐天超市下架。


结果,这条微博获得了超过9万转发,11万网友留言,超过37万网友为之点赞。

卫龙此举究竟是真爱国,还是以爱国的名义进行营销炒作,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卫龙通过蹭这个“国际热点”,成功地为自己贴上了“民族之光”的标签。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14岁跳水小将全红婵获得冠军,举国欢庆之余,卫龙则给这位奥运冠军送上了一份大礼。

只因为全红婵家人先前说过一句话:全红婵小时候爱吃辣条,小卖部五毛钱的那种。

结果,卫龙真给人家送去了几十箱辣条······

除了蹭热点,卫龙也喜欢玩时尚。

比如当苹果新手机问世时,卫龙也会很快跟上一波“苹果风”的海报,甚至还在线下开了一家“苹果风”旗舰店,整个店面的风格彻底模仿苹果,让你误以为卫龙已经开始卖高科技产品了。

此外,卫龙也会与时尚奢侈品来一次“亲密”互动。

有一年双12,卫龙在电商网站上请来了几位超模,让她们身披东北大红大绿碎花布,整个画面犹如奢侈品广告,一时吸引了无数眼球。

如果你觉得卫龙只想做辣条界的爱马仕,你又错了,再看看下面这组画面。

这也是卫龙的网站,懂的人都知道,这是在模仿乌烟瘴气的小黄网站。

还有下面这组,九十年代KTV画风,再搭配土味情歌的台词,恍惚间回到了上个世纪。

卫龙很会玩,你很难用一句话来准确地形容他的营销风格。时而新潮,时而复古,时而搞怪,时而高冷,也许这就是“搞事情”的精髓。

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说:创新就是将旧要素重新组合。这条对于传播同样成立。

营销的传播力不仅来自旧要素的新组合,更来自这种组合所带来的反差。

因为只有反差才能带来话题性。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因为它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打破了人们对行为的固有认知。

高大上的品牌玩起土味营销,一定会被网友调侃。土得掉渣的品牌走高端路线,也会引发网友的惊讶。而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加容易。

因为高端品牌有历史包袱,即使想贴地玩梗也玩不好。好比让奔驰拍一部蓝翔技校风格的TVC,奔驰自己都觉得别扭。但是蓝翔技校拍一则奔驰风的TVC,则会引发网友的阵阵喝彩,因为这是对强者的一种冒犯,而公众也很乐于见识这种冒犯。

卫龙的火爆,离不开营销炒作。这些传播动作尽管轰轰烈烈,却存在一个大问题:你说不出卫龙辣条广告的风格调性,它们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尽管做的很成功,却没给人留下特定的认知沉淀。

这也是卫龙当下面临的问题,也是许多国货品牌共同的问题。

4

卫龙还能走多远

稀缺性,成瘾性和话题性,造就了卫龙辣条的爆品神话,但这一切尚不够成就一个品牌。

不过我们得承认,品牌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国内大多数网红消费品牌成立时间不长,还没达到这层火候,除了极少数例外,比如喜茶。

品牌是什么?是消费者愿意为你的LOGO,付更高的价。说白了,就是有本事割用户韭菜。

但卫龙还没这个本事,当它的辣条涨价后,销路马上受到影响。

当然,卫龙除了辣条,还有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只不过它们的销量无法同辣条相提并论,卫龙也很难靠它们来提升溢价空间。

摆在卫龙辣条面前最大的拦路虎,是“垃圾食品”的标签。

无论卫龙怎么洗白,它的口味都是靠添加剂做出来的。这些添加剂包括增味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等。

这些添加剂有哪些对人体不利,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消费者只有一个共识,添加剂吃得越少越好!

何况即便没有添加剂,辣条也躲不过高油、高糖、高盐这些标签,它们无论如何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尤其在崇尚健康的当下。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吃过卫龙辣条,他们都对味道赞不绝口,但普遍承认自己不会吃第二次,更不会让孩子多吃。

毕竟辣条是一种上瘾食物,但凡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有人会反驳,比辣条更有害的产品多了去,为啥你非要挑卫龙的刺?

烟酒对人体危害够大了吧,可大家骂归骂,可烟酒还是越卖越好。

因为烟酒本质上是一种社交媒介,能彰显男人的品味与个性,喝酒抽烟虽然有害,但很有腔调。

可乐与汉堡同为垃圾食品,而且相当廉价,但人家有国际品牌背书,而且经过多年的营销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故事体系,让消费者不自觉地被其洗脑。

再看看卫龙,它的问题在于,明明是平民款,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潮牌”。明明是垃圾食品,却非要强调自己很“健康”。

卫龙对产品的投入有目共睹,但它无法将成本过多地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是由它的品类所决定的。辣条留给大家的印象,始终是学生时代小卖部里的五毛钱零食。用户心智,就是卫龙辣条的天花板。

卫龙对营销也没少花心思,但在产品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卫龙那套花哨的营销动作,并不能为品牌提升逼格,到头来只能是哗众取宠。

不是说廉价产品不能成就品牌,你必须找到合适的锚点,然后一以贯之。说得再简单一些,你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

这也是众多网红品牌的通病:产品不错,营销很火,各种传播渠道玩得很溜,可你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火候。

这一点点的火候,我称之为价值观,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所引发的深层共鸣,它来自持续的探索和聚焦,最终让消费者在理性和情感上对你产生依赖。

这有点像谈恋爱,一个男孩子开始时可通过甜言蜜语赢得女孩的芳心,但最终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却是那些更本质的东西,比如坦诚、勇敢、靠谱以及责任心。

卫龙已经懂得如何讨好消费者,他的下一步是学会如何与消费者谈恋爱。

毕竟,品牌是一门玄学,卫龙若想更上一层楼,还需好好钻研这把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组合   辣味   上瘾   添加剂   辣椒   口味   食物   消费者   品牌   产品   卫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