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知 音 难觅,知 己 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 鲁迅先生赠给好 友 瞿秋白之语。它 是说,人生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患 难见真情,彼此惺 惺相惜。


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心 心 相印。彼此志 同 道 合 ,心 有灵犀一点通。而且要把自己的知己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一样,爱人如爱己。道 相 同 相 聚 以 谋 ,道 相 近 相 望 以 助 。


志 同道合,道 不同不相为谋。人 的一生中,朋友不求多,但能有一个最真心的就好,也是表达一种对某个人最高的评价和认可。酒 逢知己千杯少,话 不投机半句多。


知 人 知面不知心,画 龙 画虎 难画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死而无憾。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中 肯的评价,已 成为名 言 警句。


早期的鲁迅先生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的灯塔,于是他创作了一组文学作品,企图揭出人民的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来大革命失败,他认为他的文学创作只不过是让部分青年觉醒,而只是使他们像 餐桌上的醉虾一样,只 能体验到精神上的痛苦而已。


鲁 迅在 寻找更加有力的战斗武器,大量创作以“匕首” 和“投枪”著称的杂文,直接揭露封建文化和黑暗现实。但是,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杂文是瞧不起的。而鲁迅先生从他一开始文学创作起,就一直受到反动文人和进步文人的围攻,侮辱,谩骂。


瞿秋白在上海时,秘密会见了鲁迅,双方相 谈 投 机 ,对 其 有 更 深的看法和 理解。之后,整理鲁迅先生的杂文,写了《鲁迅杂感集序言》,高度评价了鲁迅先生杂文的社会意义和巨大价值。鲁迅感到非常满意,就写了这副对联相谢。意思是,知己难得,对中国社会有共同的看法;序言写得很满意。


“伯牙子期,千古知音。”古语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人,一生难遇一知音,然而,俞伯牙是幸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他的伯乐——钟子期。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在唐代文学史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也是难得的一对千古知己。柳宗元与刘禹锡都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文学家,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 后 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两人都是诗文方面互相欣赏的好朋友。贞元九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年进士及第,从此相识而成莫逆之交。


韩愈、柳宗元均以古文驰名,千秋以来,“韩柳”并称。其实,柳宗元在世时,又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若是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一些历史典籍来看,当年“刘柳”并称的出现率和流传度,还要高于“韩柳”并称。足 可 见,柳 宗元与 刘 禹 锡 之间的交 情 。


毫无疑问,韩、柳、刘都是当年最杰出的文学家,诗文皆擅长。三人还都是同事,都在朝廷的监察部门任职。权力不小。由于都是同辈人,又有对诗文的共同爱好,互相切磋诗 文 ,彼此关系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韩愈曾有诗说:“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足 可见三人关系之良好,也可见韩对刘、柳的赏识。不过,若论私交,柳与韩虽然也有生 分,但与刘之间的友情更为深厚。


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他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据 记载,柳 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诗文方面互相欣赏的好朋友。唐代顺宗永贞年间,二人共同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来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职到邵州任刺史,赴任时还没走完一半路程,又被贬职到永州任司马。


同 是 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及 至 到 了任上,柳宗元写信给同样贬谪的刘禹锡,告诉他 :“我远离家乡被贬到这个土地荒芜瘟疫横行的地方,将自己放逐于山林湖泽之间,倍感压抑穷困烦闷,只好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赋诗作文上了。”共同的 遭遇和 挫折,让 两 位朋友惺 惺相惜。


刘禹锡也时常写信给柳宗元,以自己乐观的情绪鼓励安慰他。元和十年,柳宗元又被调职任柳州刺史,刘禹锡则再次被贬谪到播州。


柳宗元知道播州是个荒蛮偏远之地,条件极为艰苦,于是,他上书给皇帝说:“播州条件恶劣,不是人所能住的地方,而刘禹锡尚有老母亲在世,需要他供养,我实在不再忍心让他忍受这样的困顿,这没法向他母亲说。如果我不代替他去播州,那么刘禹锡母子就再也见不到面了。因而,我恳请陛下批准让我和他交换,我去播州,让 刘 禹 锡 去柳州。”


柳 宗元对 刘 禹 锡 的 这种真 情 实 感 ,以 及 患难真情的表白,感动了朝中许多大臣。于是,有人站出来为刘禹锡求情。后来,皇上虽然没有批准柳宗元的奏请,但最终还是对刘禹锡罔开一面,让他改去联州上任。


道 不 同 ,不相为谋,亦 各 从其志也 。文人墨客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在共同的生活中,结下不解之缘,真是肝胆相照,又 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生死之交。


(图源网络,若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知音   伯乐   知己   柳州   鲁迅   人生   诗文   文学家   唐代   杂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