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4口全遇难,妈妈痛哭“只剩我一个了”:距离过年仅剩3天,他们再也无法回家

来源: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作者:43楼编辑部 精神一米七

盼了三年,有的人终于能回老家和亲人团聚,有的人终于能实现答应孩子出远门好好玩一玩的诺言。

遗憾的是,乐极生悲之事,往往就会在大家放松警惕之时出现。


近日,三亚市海棠区后海村附近开放海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


图源:微博


兰州去三亚旅游的一家四口,全部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一名16岁的男孩——在失联4天后被找到,当时已无生命体征。



海棠区应急管理人员称,事发海域是一处网红打卡点,附近设立了告示牌,以告知游客此海域危险,禁止下海皇后湾这片海域暗流多,往年溺亡人数在2-3人),现场还有30名巡逻人员,会在海滩走动巡逻。


但因为近日游客激增,即便已扩充巡逻人员数量,也很难随时关注到每位游客状况。


本来开开心心的家庭度假,却变成了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


能出游、能回家固然是好,但千万别忘了这个大前提:安全第一


图源:微博评论


临近春节假期,如果你也有带娃返乡或是去旅行的打算,那么以下这篇「出行安全提示」,建议要认真看看。


01

出行防护


01

感染后出行,需要担心XBB和其他毒株的二次感染吗?


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其实一般不需要太过担心。


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一般能有3-6个月的保护作用一般不会二次感染。


抗体不仅对感染过的病毒株起效,对于其他的病毒株,比如XBB,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效果


02

春节人员流动大,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冬天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无论是“阳康”还是“未阳”,都不能对个人防护放松警惕。


尤其是还没阳过的“天选之子”们,建议积极接种疫苗和加强针。(PS:一般疫苗会在1-2周内产生抗体,如果你有节后错峰出行的计划,就更应该打了!


@人民日报 一图带你了解返乡/出游

必知的20个防护要点


图源:人民日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消毒用品是不允许带上高铁或飞机的,大家可以参考@人民日报 的这张图卡对照:

图源:人民日报


而高铁、飞机外的公路出行,尤其要注意交通安全


02

出游安全之警惕“隐形杀手”离岸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岛、海滩相信是不少家庭的目的地首选。


然而,海浪虽美,底下却危机四伏。


尤其是这个“隐形杀手”——离岸流其流速可达2m/s,可以把一名成年人快速卷入海中),正是导致文章开头意外事件发生的元凶。


什么是离岸流?


离岸流也被称为裂流,是在近岸波浪和地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股强劲的、从岸边冲向外海的水流,容易把人从海滩突然带向外海,对海边游客来说非常危险。


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管委发布数据,约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导致的。


图源:“自然资源部南海局”2021-05-17


区别于让人警惕的巨响海浪,离岸流相对较“沉默”,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波浪,同周边汹涌的浪花相比,看似很安静、安全


这恰恰便是它“致命的吸引力”,很多游客就是被它“乖巧”的一面误导,错判了危险性而选择下海游泳,悲剧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防范离岸流,要做到:


  • 禁止到非游泳区游玩,玩水时不能越过海边警戒线

  • 下水前要看清海边警示标识,仔细观察海岸地形地貌(离岸流一般存在于离海岸线30-40米附近的位置,且出现的地点海底位置比两边低;水流大部分颜色较深、较黄,往往携带大量泥沙)

  • 初一、十五前后容易出现大潮,不要下水游泳


万一遭遇离岸流,如何自救:

  • 大声呼救的同时保持冷静,切忌奋力向岸边游进,逆流而返

  • 尝试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

  • 如果做不到横向,先顺流保持漂浮的状态,尽量保持与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一段后再向岸游回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遭遇离岸流:

第一时间向救生员求助,投掷漂浮物并拨打救援电话,切忌贸然下海救人!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下海游泳,一定要到正规的滨海浴场,听从浴场管理员的指挥进行游泳,千万不要无视标识,怀着侥幸的心理挑战大自然。


033

冬季玩耍安全之小心“野冰”


进入冬季,冰面成了不少人的游乐场,滑冰、钓鱼等应有尽有。


坠入冰窟的施救难度极大,所需救援时间较长,人在坠入冰窟后自救困难,危险更大。


1月1日,一名男性被困在冰下,消防救援人员救出后,该男子已无生命体征。


在低温水中,人生存时间十分有限。


经科学测试,当水温为0度时,人的生存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2度时,生存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4度时,生存时间为90分钟。


但是,落入冰窟的人往往会因恐惧或求生本能而剧烈挣扎,存活时间会相对缩短。


所以家长们千万要叮嘱好孩子,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04

冬季玩耍安全之注意冻伤风险


玩雪也是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高频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玩雪期间要注意防止宝宝冻伤、滑倒。


玩雪结束后如果觉得手冻僵了,不能用嘴哈热气,更不能马上烤火,否则可能会长冻疮,可以双手用力揉搓来取暖。


家长带宝宝出门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黑龙江一名1岁半女童就是因为母亲的疏忽,而导致十指冻伤,肿胀变形……


图源:微博@N视频


预防冻伤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穿得宽松暖和,可以穿戴加绒手套和保暖鞋袜,必要时戴护耳帽或耳罩。


01

关于冻疮


好发部位:手指和手背,足跟、鼻部和耳廓,两侧常对称分布。


发病原因:长期反复的寒冷暴露、突然的回暖,同时潮湿、冷风的刺激可促使病情加重。

症状:表现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且鲜红。触碰的时候比较柔软,按压冻疮部位会褪色,压力去除后颜色逐渐恢复。


处理方法:

  • 做好保暖工作,根据具体天气及宝宝抗寒能力,准备好外出衣物佩饰,不宜太紧,容易进一步影响末梢血液循环。


  • 注意防潮,如果衣服被浸湿,需要及时更换,潮湿更够容易诱发冻疮,而且宝宝也更容易中招感冒。


  • 适当的给宝宝做运动,活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有利于抵抗冻疮的发生。


  • 冻疮发作时,避免宝宝抓挠,以免破溃感染。如果冻疮表面完整,注意涂抹润肤霜保湿;如果出现出现水泡,不要自己戳破;如果水泡破溃了,那最好就医让医生处理,必要时需要涂抹抗菌药物;如果持续3周都不见好或者反复发作,需要再寻求医生的帮助。


02

冻伤部位护理


01 家长帮孩子试好水温(38 左右的温水)。


02 将孩子冻伤局部浸入温水约30分钟左右,或至冻伤部位皮肤转红、开始有感觉。

  • 如果没有温水,可以用自己的体温帮孩子复温,例如腋下;

  • 不要使用火炉、壁炉或暖气片等设备复温,可能会导致烫伤;

  • 不要揉搓冻伤部位、弄破水泡。


03 复温后轻轻吸干水分,让受伤部位保持温暖干爽。

  • 手指或脚趾间冻伤,可夹上干棉球或干纱块,面部、鼻子、耳朵冻伤,用暖和的衣物包裹受伤部位复温;

  • 受伤部位可以用干结绷带轻轻包裹,以防再次冻伤。


05

春节游玩安全之当心“花灯”隐患


近日,多个城市宣布花市重开,不少景区、商场也应节开始陆续布置灯饰景观迎接新年。

不少人都对花灯、新年灯市满怀期待,也想带孩子重新体验这番繁华热闹。

不过,看归看,家长千万要盯紧小孩,不要让TA们乱摸灯饰。

一些景观地灯的温度最高可达190 以上,孩子皮肤娇嫩,稍微一碰都很容易被烫伤

图源:CCTV2

而且,不排除景观灯会有漏电风险。往年也屡次发生过小孩因此触电身亡的意外事件。

图源:网络

安全无小事,希望大家在“放飞自我”的同时,也不要“迷失自我”,常怀警惕之心,不要让意外毁掉重新盼来的幸福生活。


愿大家都能平平安安过个团圆年。


参考资料

1、中国消防 一家四口三亚游玩溺水,全部遇难!

2、中国海洋研究发展中心 海滩上的“隐形杀手”——离岸流
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家有儿女】儿童更易冻伤,应急方法学起来


本期编辑:精神一米七。

对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经常改版,
大家是不是经常找不到麦咭呀?
为了避免错过每天的推送和福利活动
大家记得把“麦咭成长说”设置为星标
关注只需要五秒钟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人民日报   冻伤   冻疮   海域   海滩   部位   游泳   防护   距离   游客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