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们进藏新兵,与都兰兵站的炊事班干架了…

回眸参军五十载

雪域浪人


点击进入:第一篇:崇敬军人,我要去当兵

点击进入:第二篇:双流中和镇,新兵集训忙

第三篇 神秘的青藏高原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历来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世人所瞩目。在这块谜一般的土地上有着世界的多个第一: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这里诞生;有着亚洲的脊柱之称的昆仑山在这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食用盐厍、世界上最大的稀有富矿在这里展现;国内最大的内陆湖-青海糊碧波荡漾,200多种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在这里茁壮成长;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这里巍然屹立……

青藏高原不仅有一望无际的戈壁、白雪皑皑的雪山、而且还有辽阔无边的草原,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和黄羊等珍稀野生保护动物随处可见。“唐蕃古道”从这里延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仅是汉、藏友好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原内地连接中亚邻国的纽带与桥梁。日月山、倒淌河,唐古拉、纳木错……每座山、每条河都有着一个神奇动听的故事,都有着史诗般的美丽传说,让人遐想,令人神往。

新兵集训总结表彰暨进藏动员大会后,部队休整了两天。3月5日,我们从成都启程,踏上了西去的军用专列,军列驶出成都站,经绵阳、江油、广元,驶入“阳平关”进入浩瀚的大西北。人生第一次告别巴山蜀水,真有点“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的感觉,美丽的川西平原,随风摇曳的麦浪和那金黄的油菜花,都感觉索然无味了。

军列继续向西,列车与铁轨摩擦而发出的“哐当”声不绝于耳,经天水、甘谷到达了陇西。军列从成都出发一直向西,经过车站数十个,唯有“陇西站”对我来说刻骨铭心,车站情景的遭遇至今挥之不去。

陇西是唐皇李世民的故乡,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陇西自古为“四塞之国”,亦是兵家必争之地。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齐家等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

列车停靠陇西站,就有很多小孩、老人甚至还有十七八岁的姑娘围着列车乞讨。从那以后,陇西印象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山村就是全世界最穷的了,没想到陇西人也并不比自己富裕多少……

列车走走停停,三天两夜后到达了青海省会西宁。

西宁是青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西宁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且移民人口居多。西宁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街上的漂亮妹妹身材修长、脸蛋红润,个头很高。与她们擦肩而过时,感到特别的压抑,感觉到自己的小身板很可怜、很伤感。

部队在西宁休整了两天后于3月10日换乘汽车,继续向西出发,正式踏上青藏高原那片神秘的土地。七十年代初叶西宁进藏还没有通火车,部队只能坐汽车。汽车就是普通的解放牌,车身很小,但是每台车得坐28个人,车下面装大米,上面放背包,28人分坐四排,每排7人坐在自己的背包上,边上两排背靠车厢,中间两排背靠背。三月的青藏高原还比较冻,新兵们都穿着军大衣,坐在车上非常拥挤,人挨人坐着基本上没有什么空隙。那时人年轻,肾功能也好,没到指定兵站停靠时,基本上没有人提出下车解大小便什么的。

初涉青藏高原,或者说刚刚踏入青藏高原的门槛,大家伙对高原的一切都感觉新鲜、好奇,并没有感觉到与内地有什么异样。虽说知道自己是工程兵了,未来的艰苦正在等着自己,但那时都年轻,也没有去想的多复杂。坐在敞棚车上很是兴奋,说不上一路欢欣一路歌,但龙门阵吹的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一个接着一个的吹,天南海北、儿子儿孙吹了个遍。

那时的青藏公路几乎全是土路,坑洼不平,加上是车队,或许是新兵师有硬性规定约束等,车队行走的非常的慢,一天的路程就是在100公里左右,有时就行驶七八十公里。从西宁出发,经湟源、翻日月山,晚上宿营“倒淌河”。

日月山、倒淌河,西游记里边的故事又在眼前浮现。据说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时叫做赤岭,是北魏和吐谷浑、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很早以来,它就是祖国内地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也是汉藏人民友好往来,互市贸易的纽带。早在汉代,日月山已成为我国“丝绸辅道”的一大驿站,唐代时期,日月山更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相传文成公主误解父王赠镜之意,一气之下把宝镜抛在两座小山上,东边映着落日的余晖,西边照着初升的月亮。东边是雨打芳草萋萋,西边是雪压枯草惨惨;东边是烟雨飘摇枝新,西边是玉鳞纷飞草叶枯;东西两侧的气候反差在国内很罕见。

唐代开元年间,唐王朝和吐蕃王国还在日月山顶树立过汉藏和好碑,藏汉两族以日月山为界,和睦相处,并把日月山作为茶马互市之地。

第二天,我们从倒淌河启程继续向西,不多时我们便进入了水天相连的青海湖地区。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简直就是一幅诗一般的画卷。凝目细观湖水,近处为绿色,远点为墨绿,再远为浅蓝,更远处则与天相连,一片蔚蓝。极目远眺,波光潋滟,湖水连天,大伙禁不住异口同声发出了一声赞叹:青海湖好美啊!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除盛产全国五大名鱼--青海裸鲤外,还有斑头雁、棕头鸥、鸬鹚、凤头潜鸭、大天鹅、黑颈鹤等200多种鸟类。青海湖不愧为高原神湖,无愧于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午在江西沟兵站用餐,稍作休息启程继续向西,晚上宿营黑马河。从西宁出发两天来,在倒淌河那晚餐有点牦牛肉炖萝卜外,其余餐都是吃压缩干菜加粉条,米饭供应也少;早上的稀饭馒头泡菜,稀饭很清,馒头是“死面疙瘩”,与双流新训的伙食差的很多,农村兵还将就能吃,城镇兵怨气很大。

第三天我们从黑马河出发,中午在茶卡兵站用餐,大米饭、菜还是压缩干菜加粉条、汤还是紫菜加白开水。让人头痛的不仅仅是高原反应,而是相伴的饥饿造成的心结。新兵进藏、老兵出藏,兵站怕老兵闹事,就全力克扣新兵的伙食去讨好出藏的老兵。10人用餐可能不到1公斤米饭,菜也非常的少,根本就填不饱肚子。新兵们每餐饭后就向连队抱怨,连队也感到很无奈,有时候就给各班补充点饼干。几天下来,矛盾越积越多,大有厚积薄发之势。

从黑马河到都兰有200公里路程,车队加速赶路到都兰兵站还是晚了,我们是第二梯队用餐,兵站象征性的弄了点饭菜出来应付,饭是冷的、菜是凉的,而且份量严重不足,每人只有半碗饭。第二天早餐,兵站厨房明明有很多的大米饭和萝卜红烧牦牛肉,他们仍旧只给我们两格子(高压锅蒸饭的容器)米饭,菜还是压缩干菜,汤还是酸萝卜白开水。没盛到饭的就去找兵站要,话不投机难免恶语伤人,兵站炊事员提着菜刀站在门口向新兵们示威。正是兵站炊事员这一举动激怒了新兵们,结果就和兵站炊事班干上了。新兵连人多势众,再加上还有同行的新兵十六连助威,兵站终因寡不敌众弃站而逃。新兵们便开始了吃饭竞赛,萝卜红烧牦牛肉、大米饭管够。这次群殴事件,连队召开了军人大会对参与肇事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由于是兵站人员持刀威胁先动手,连队没有追究参与个人责任。折腾完后已是午后了,连队也没有在都兰兵站停留就启程前往香日德。

“都兰事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新兵与兵站打架惊动了西藏军区新兵师,同时也惊动了青藏兵站部,最后听说是各打五十大板。虽说没有追究个人责任,但连长、指导员在全连大会那态度,“没有下步为例”的警告,还是让新兵们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规矩了许多。当时新兵连长刘凡兴就怀疑过是我们新兵连先动手,但是没人承认。

第四天下午从都兰县前往香日德,一路起伏爬坡,前行30公里左右,可以遥望到高峰云集的昆仑山,这是途中第一次遥望昆仑山,厚厚的积雪像一层绒白的毛毯,包裹着昆仑的身躯。翻过垭口一路下坡抵达香日德,兵站已为新兵们摆上了饭菜,战士们填饱了肚子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五天,车队从香日德出发、夜宿诺木洪。从早上启程,整天都是行驶在茫茫沙海中,基本看不到绿色,沙海的另一边是什么也不知道。听老兵们说,在诺木洪乡有解放后中国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文化遗物,数量近数千件,考古学家称之为“诺木洪文化”,对我国羌族、吐谷浑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诺木洪有一个农场,盛产小麦和枸杞。农场是1955年解放军转业干部来支援青海建设开恳建设的,军转干部们携妻带子艰苦创业,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柴达木,有的为这片土地献出了宝贵生命。特别提及了诺木洪的蚊子特别多特别疯狂,飞来时象团团烟雾,咬得人手脸红肿,奇痒难熬。但诺木洪的蚊子与内地的蚊子却不一样,它们不进屋内咬人,只是在外面追逐猎物。傍晚你可以看到一团团蚊子在屋门口上方飞舞,你不出门就没事,你一出门它们就会俯冲下来包围你,向你轮番攻击。

第六天从诺木洪启程前往格尔木。“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海第二大都市。部队给我们放了1天假,自行安排游览格尔木市容市貌和走亲访友。格尔木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辖区面积很大,市区面积小,街道宽敞整洁。那时的格尔木虽然是青海第二大城市,但远不如内地一个县城繁华,能留给人们记忆的两个地方,就胡杨林和万丈盐桥。

我们在汽车3团的老乡带领下,上午去浏览了胡杨林和万丈盐桥,下午就和他们一起去“打柴禾”。汽车拉着我们跑了可能三四十公里才到达“打柴禾”的地方下车开始“打柴禾”,先由人工用铁锹把树桩上面的泥土刨开,然后用随车携带的钢丝绳套住树桩,发动汽车开始拉动,随着汽车的轰鸣声,不知何朝何代开始生长并被埋藏于地下的一颗颗树桩拔地而起,然后装上汽车,拉回连队炊事班作做饭燃料。汽车3团的老乡晚上为我们接风,大肉罐头烧萝卜、鱼罐头、扣肉罐头、腊肉炒莲花白、油炸花生米、皮蛋;汤菜是罐头炖黄花。还上了泸州二曲酒,我们几个新兵都没有喝,这餐饭是我们新训以来吃得最好的了。

(未完待续)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雪域浪人:本名龙建春,1972年12月入伍,曾在西藏军区56190部队服役。1986年12月转业重庆永川税务部门工作至2014年退休。在这古稀之年,倍感自豪是生命中拥有当兵的历史,最骄傲的还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

作者:雪域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兵站   新兵   陇西   昆仑山   格尔木   青海湖   青藏高原   西宁   都兰   炊事班   连队   青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