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往事:蒲各顶一片山上只有一寺一僧

很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讲,蒲各顶还是有很多寺庙的,也出过一些出名的僧人。比如,解放初期,蒲各顶的亚真曲批,曾在康定一座寺庙担任主持。

比如,传说中的斯雅神山中的惹萨寺,据说是远近闻名的大寺庙,金碧辉煌,香火旺盛,信众很多。后来因为说不清的原因,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现如今,据玛洛阿甲他们说,还有一个大的废墟,废墟前方是一条宽阔的石梯大道。

又比如,现在蒲各顶小学的校址处,原来是一座萨迦寺庙。


山谷中的古碉(2021年)

自我记事起,蒲各顶就只有一座寺庙,那就是位于泽周村龙若通的龙若寺,它是一个苯波教寺庙。老人们讲,龙若寺原来不在这个地方,最先它是建在大渡河起点那个地方(曾经是军民瓦厂),后来毁于一场大火,搬迁到了宋达的崩麦,最后才迁到了现在的位置,取名龙若寺。据说当年修建龙若寺的时候,新龙县益西寺的阿拥活佛给予了很多关心。记得当年,时任州政协副主席的阿拥活佛,亲自到龙若寺视察。那天,整个蒲各顶像过年一样,穿着节日的盛装,沿途都是手捧哈达的老百姓,至今记忆犹新。

文化大革命期间,龙若寺成了泽周村的晒场,经常在这里开大会等。当时,蒲各顶唯一的一僧西绕喇嘛就在另一个晒场务农。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群众的宗教需要,龙若寺重新开放,西绕喇嘛也回到了寺庙。

那段日子,龙若寺还是十分闹热的。

整个蒲各顶锅庄表演,在这里举行。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欢快舞蹈很久没有表演的锅庄,记得那天,歌声排山倒海,舞蹈惊天动地,一直到太阳西下。

那段时间,寺庙的法会也是比较多的,每年的大年初五是必须要举办法会的,每家每户都要到寺庙点酥油灯,磕头祈祷。

蒲各顶唯一的僧人西绕班却(2020年7月)

现在蒲各顶仍然是一寺一僧。现在的僧人俗名折洛则考,是西绕喇嘛的徒弟,西绕喇嘛去世以后,他到西藏日喀则学经多年,取法名西绕班确,学成归来后一直在寺庙。目前,整个蒲各顶一片山的宗教活动,全都由他一人负责。

蒲各顶一片山,200多户人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一部分信仰苯波教,一部分信仰的是格鲁教。现在平时的宗教活动不是很多,寺庙很久没有举行佛事活动了。这几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大年初五的法会也停止举行了。剩下的就是死了人要念经,每年春节前,要给去世了的先人们供奉(有点类似汉区的清明期间)这些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宗教活动民俗化了,比如“策祭(初十)”。阴历每月初十都有念经的习惯。现在每个村子每家每户轮流举行,其中重要议程虽然还要念经。但更多的是老年人聚会的一次活动。轮到那个家,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早早的准备糖果、鲜肉蔬菜,在外的子女都要回家,亲戚邻居们都来帮厨。村子里的爷爷叔叔们坐在楼背上,念经敲鼓吹锁啦,点灯磕头吹蟒号。还要抽出时间,谈论国际国内天下大事;婆婆奶奶们则坐在锅庄边念经,边吃果品,中间更多的是谈笑闲聊。

策祭仪式(2021年6月)

这一天,成了村子里盛大的民俗节日。

记得是2020年的夏天,我陪着老母亲到龙若寺。一直在康北地区工作的我,看到过太多金碧辉煌的寺庙。比较下来,龙若寺相差十万八千里。大殿空空荡荡,寺院也是冷冷清清的。寺内三座佛像,院坝一个香炉,在寺管会办公室里只有西绕班却一人守护着。

妈妈在香炉里点燃了柏树枝丫煨桑,寺院里一下就充满了柏树香味,煨桑的烟雾弄罩着寺院,远处的墨尔多圣山俯瞰着这片大地。

时至今日,在我眼前时常浮现出一座寺、一个僧,在柏树香枝的烟雾中......

寺院内的煨桑(2020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晒场   活佛   柏树   喇嘛   金碧辉煌   僧人   寺院   寺庙   老家   宗教   节日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