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存款激增8万亿,个人房贷余额几乎零增长!大家只存钱不买房?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有两个数字颇为引人关注,一个是住户存款增加额,一个是住房贷款余额。


住户存款即家庭储蓄,是家庭现金状况的直接体现。据统计,2022年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全国住户存款分别增加了7.82万亿元、10.33万亿元、13.21万亿元、17.84万亿元。而2021年,全国住户存款仅增加9.9万亿元,可见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从这一数字来看,似乎是老百姓手上的钱越来越多了。


但同期的个人房贷余额数据却不容乐观。2022年3月末、6月末、9月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38.84万亿元、38.86万亿元、38.91万亿元,几乎是零增长。2021年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7%,到了2022年9月末同比增速已降至4.1%。目前2022年12月末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尚未公布,预计也很难有大幅增长。


这两个数字似乎有点打架。老百姓手上的钱多了,为何买房的却反而少了?事实上这并不矛盾。在过去很多年中,购房都是很多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随着市场的变化,买房的人少了,自然家庭储蓄得以继续增长。


CFP供图


放眼全国楼市,2022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据统计,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了24%和27%,跌至2015年的规模。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万亿元,相比2021年足足降了4.9万亿元。正因为如此,最近有专家建议全国居民拿出三分之一的储蓄额买房,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在2021年2月单价首次突破1万元的全国平均房价,2022年又跌回到了1万元以下。“房住不炒”之下,市场预期急转直下,房子的金融属性也在弱化,购房意愿大幅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去年3月以来各地陆续出台新政,取消或者放宽限购政策,并且房贷利率一降再降,目前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以此刺激更多首套房和改善需求入市。目前看来虽有成效,但市场尚未完全回暖。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收入预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购房以及其他消费方面显然也较过去保守了很多。央行于2022年四季度进行了一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8%,与上季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5.5%,比上季减少3.7个百分点;同时四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3.8%,比上季下降了3.2个百分点。


CFP供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楼市的这一轮深度调整,叠加了市场周期以及疫情因素等多方影响。楼市要逐渐复苏,除了限购政策逐步退出之外,恐怕也有赖于经济形势的好转。好在,中国经济将在后疫情时代蓄力远航。这也意味着,中国楼市艰难度过2022年的困难期之后,有望在2023年迎来一丝春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住户   余额   存款   月末   疫情   百分点   楼市   居民   家庭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