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女博士患癌死亡,死前写下10万字遗言:这2个忠告震撼人心

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


对于娟来说,她一开始选择的是不断的工作,用忙碌去填充她的人生,不断攀登人生巅峰,而她确实也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在顶峰的时候告诉她,这一切即将戛然而止,因为她的身体已经无法负荷。


到此时,再来思考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她用自己短暂又绚烂的一生,给了世人两个忠告,也用生命最后2年时间,去完成她一直忽视的事情。


而对于世人而言,她的离去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来看看于娟的故事,看看她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关于生命的忠告?

01 成长


1978年,于娟出生于山东济宁,父亲在酒店工作,母亲在政府部门上班,作为家中的独女,她从小就备受宠爱。


可是,就算如此,她也一点都不娇生惯养,反而学习刻苦,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要求。于是,从小到大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反而性格活泼,有很多爱好和才艺,十分讨人喜欢。

高考后,她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就读工业外贸。大学里的她也没闲着,一边参加社团活动,一边刻苦学习,也就是那个时候她认识了一位学长,叫赵斌元。


当时赵斌元是一位研究生,两人相差六岁,但丝毫不影响互相吸引,没多久两人就在一起了。


赵斌元硕士毕业时,他决定留校读博,究其原因是因为于娟。那时的她还没有大学毕业,所以赵斌元想再陪陪她。


到于娟毕业,已经是2000年,她应聘到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入职,而赵斌元也在这个时候向她求婚,此时于娟欣然答应,不久后两人就结婚了。


当时他们住在一套亲戚借给他们的房子里面,本以为日子就这样稳定下来,赵斌元也在计划着攒钱,给俩人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如果日子这样下去,倒也是平淡而温馨。


而这时的于娟,心中有个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她想去复旦读研,复旦大学一直是她的梦中情校,只是一开始选了理工科,所以才去的上海交大。


可是,毕业后时常路过复旦,这个梦想一直忘不掉,她决定了,考复旦的研究生!却不曾想,这个决定后来竟让她……


02 攀登


刚开始赵斌元是不支持的,他觉得两个人已经挺稳定了,不想妻子太辛苦,可是拗不过执着的妻子,他选择支持爱人追寻梦想。


第一次,因为准备时间太短,于娟没有考上。于是她在复旦边上租了一间房子,全力备考,终于在第二次顺利考上了复旦社会学院。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这竟然是往后日子里最轻松的一段岁月。


刚开始读研的她和本科一样,一边研究课题,一边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家里的事情都是赵斌元一手包办,维持着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


2002年,赵斌元决定在交大附近买一套房子,当时优惠后只需要38万,首付8万就可以,沉迷学业的于娟当时还没有收入,于是从买房到还贷,都是赵斌元在办。

但丈夫没有一点怨言,看着妻子如此忙碌,反而十分心疼。到了2004年,于娟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公费到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


看到妻子能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赵斌元也替她开心,于是她去往挪威,和很多留学期间游山玩水的同学不一样的是,为了攻读博士学位,于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图书馆和自习室。


就这样,直到她后来回国,于娟为了能考上复旦的博士,每天从闵行到学校,40多公里的路,她就这样坐三四个小时地铁来回,路上的时间也从没停止看论文


2007年底,于娟终于快要毕业了,她一边准备论文答辩,一边找工作机会,而此时的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个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喜忧参半,他们既欣喜能迎来家庭新成员,又有些担心此时于娟的身体,不过好在还没有显怀的时候她就通过了毕业答辩。


当时,取得了博士学位的于娟听从丈夫建议,选择留在复旦任职,而此时她也剖腹产剩下了一个儿子“土豆”。

可是,这个习惯了奔跑的女生,清闲了没多久,就在生下孩子几个月后,咬咬牙断了奶。


此时的她,不过30岁,有房有车,结婚生子,自己和丈夫都是大学教师,可以说妥妥的人生赢家!


日子一天天过,她又有了新的目标,想争取学校访美哈佛学者的资格,如果从美国回来,再生一个女儿,此生也算是圆满了,于是她又开始新一轮的奔跑。


03 患癌


前行的路上纵然不平坦,可是这一次出现的不是小石头,是一块巨石,直接拦下了她往前的道路。


2009年的一天,于娟下课后突然觉得腰部十分疼痛,在办公室休息也缓不过来,去校医检查也不知原因。


当时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细查一下,可是想到自己准备访美的材料,一时间就忘了这个事情,只当自己是缺少休息。


可是一个多月时间,腰痛越发频繁,甚至睡觉都成问题,直到2个月后的一天,她直接晕倒在讲台上,被人送往了医院!


经过60多个小时的急救,终于将于娟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可是,此时一直守着的赵斌元却得到一个残酷异常的消息:于娟已经是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到全身,错过了手术时间,已经回天乏术,最多有2年的寿命。


这对这个家庭而言是多大的打击。丈夫赵斌元赶紧请了好假,每天陪护照顾妻子。


癌症的治疗非常痛苦,于娟曾一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看到眼前的丈夫和儿子,又咬咬牙坚持着。


身体上的煎熬,还有精神上的毒打,家里花钱如流水,一个星期注射药物需要8000,进口药一天1000,没多久就耗尽了这个家庭的存款。


无奈之下,赵斌元卖了刚还清贷款的房子,于娟的父母也卖了老家的房子,一家人租在医院附近20平的小房子内照顾于娟。

也许是病急乱投医,那时的他们偶然间打听到一个安徽的“神医”,可以治疗癌症。顾不得想太多,竟然带着于娟停止了医院的治疗,去到安徽山里。


可是,命运又开了个更大的玩笑,那是一个骗子,在他的“指导”下,于娟一天就吃几颗葡萄和芋头,身体没有营养摄入,病情迅速恶化。


直到2011年4月,于娟转到北京一家医院治疗,可是此时的她已经奄奄一息了,4月2日是她的最后一个生日,她打开微博,留了一句祝我生日快乐,没过多久就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04 此生未完成


自从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于娟就开始在微博记录自己抗癌的点滴。在最后的这段岁月,她只要能坐着活动,就坐在电脑前更新,共写下10万余字。


这段时间,她也和别的癌症患者一样,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会生病,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癌症高发年龄是45岁以上的妇女,可是于娟还这么年轻,家里也没有遗传基因,按理说不应该会这么严重。

经过自己多日的思考,还有赵斌元日复一日查看各种癌症的书籍,她把自己的病归因于前半生的执念和欲望。


她有太多想完成的事情,想让父母过上好生活,想让儿子获得好教育,想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读研、读博,每天让自己忙得像一个陀螺。


从22岁大学毕业后,基本没有一天是12点前入睡,没有一天是6点后醒过来。


这样的努力,让她在30岁就获得了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复旦博士,还有数不清的国家级、省级奖,可能马上也能获得副教授的职称。


可是,如此金光闪闪的成绩,却换不回她想多陪陪家人几年。


而现在,她才明白,家人并不想她赚大钱,不需要她买大房子,只想有一个健健康康的女儿、妻子、妈妈。


她的朋友张雪松看完了她在博客上更新的文章,潸然泪下,联系出版方集结成了一本书《此生未完成》,一经发行就在市面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于娟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大家两件事:

一、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爱自己。

二、多和爱的人在一起,爱家人。


“在生死临界点上,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是于娟留给世人最后的分享,也是希望能唤醒更多迷茫的人洞悉人生的意义。那么你觉得,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

参考资料:书籍《此生未完成》


作者:beliber

编辑:洛子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挪威   复旦   遗言   震撼人心   癌症   忠告   丈夫   妻子   房子   孩子   时间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